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360-380(第10/27页)
……
【公元768年,五十七岁的杜甫似乎察觉到自己大限将至,想要落叶归根,北上洛阳。他顺着长江东下,出三峡,到江陵,过公安,年底抵达湖南岳阳。】
【在岳阳,杜甫登上了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想到自己晚年漂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不由得感慨万千:“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登岳阳楼》”】
高适:“这首诗虽低沉抑郁,却吞吐自然,雄浑大气,气度超然!”
杜甫:“哎,眼见国家离散而又无可奈何,空有一腔热忱却报国无门……”
元稹:“杜工部念念不忘君王,不忘国家,不忘人民,却音信断绝,不知国朝的情况,这是一种被全天下忘记的孤独感,他在精神上无疑是痛苦的!”
白居易:“全家挤在一条小船上飘泊度日,消息断绝,年老多病,孤舟漂泊,何其凄凉……”
韩愈:“孤舟虽小却装着整个天下,衰老多病的躯体中,仍然跳动着一颗忧国忧民的至诚之心。杜工部总是能将自身的遭遇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到一起。”
第368章 诗圣杜甫
【公元769年,杜甫到达了潭州(今长沙),在这里他遇到了“乐圣”李龟年,没想到曾经的大唐宫廷乐师居然流落在外,与自己一样境遇坎坷,不由得感慨:“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开元之时,李龟年是著名歌唱家,在各家贵族豪门唱歌,杜甫也是“开口咏凤凰”的豪门少年,来往于高官权贵的门庭。可以说李龟年就是盛世的象征和标志,杜甫看到李龟年就想到了他无忧无虑的青少年时期!】
【几十年后,他们在江南再次相聚,却境遇姝异,杜甫“疏布缠枯骨,奔走苦不暖”,晚境极为凄凉。李龟年也流落江南,“每逢良辰胜景,为人歌数阕,座中闻之,莫不掩泣罢酒。”】
李龟年:“ε=(′ο`*)))唉!”
【从祁王宅到江南,两位历经磨难的老人在飘流颠沛中重逢了,中间隔着的是四十年的沧桑巨变。“江南好风光”本是文人墨客畅游的好时节,诗人眼前却只有凋零的“落花”和皓首白发的流浪艺人。】
【诗人怀念的不仅仅是李龟年,也是曾经的“开元全盛日”,那几乎是他梦中才能再见的场景了。】
【对于这些经历过盛世的人来说,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更加可悲,他们怕是终其一生都走不出这一场动乱了……】
流落江南的李龟年也在看着天幕:“当时天上清歌,今日沿街鼓板……唱不尽兴亡梦幻,弹不尽悲伤感叹,凄凉满眼对江山。”
杜甫:“一个人的命运便是一个时代的命运……”
【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战争的烽火却没有完全消弭,公元770年,潭州爆发动乱,杜甫不得不南下衡州避难。】
【他打算改变计划,到郴州去投奔舅父,行至耒阳,突遇河水暴涨,他只能暂时将小船停在这里。此时的杜甫贫病交加,穷困潦倒,连续五天水米未进,还是当地的县令听说此事后,派人送来酒肉,他们一家才终于得救。】
青少年时期一掷千金,从未因为金钱而烦恼的杜甫:……
【从耒阳前往郴州,需要逆流而上两百余里,再加上洪水阻隔,杜甫不得不放弃这个计划,他再次顺流而下,返回潭州。】
【在公元770年的一个寒冷的冬日,杜甫在潭州到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了,终年五十九岁,他至死都没有回到心心念念的故乡……】
杜甫眼泪都流下来了,没想到自己的将来这般坎坷,晚景如此凄凉!
好在,一切都不同了——
开元天宝年间很多人因为天幕的介绍喜欢上了杜甫,杜甫再也不必担心日常生活,无数人想要与诗圣相交,在他的诗中留下自己的名字!
就连李隆基和李亨都想要将杜甫征召为官,当做自己礼贤下士的榜样!
……
【战乱年间,音讯不通,诗歌的传播也很困难,因此杜甫直到去世都没有达到李白、王维等人的名气。不过幸运的是,几十年后,他遇到了自己的知音——中唐诗人元稹!】
【元稹偶然间看到了杜甫的诗,顿时惊为天人,他将杜甫的诗歌收集起来,仔细品读,很快便成了杜甫的铁粉!】
【在杜甫的影响下,元稹与自己的好友白居易写了许多反应时事的乐府诗。杜甫的孙子见此情况,特意拜访元稹,请求他为自己的祖父撰写墓志铭。】
【元稹爽快的答应了,他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志铭并序》。】
【在墓志铭中,元稹理顺了诗歌的脉络,从尧舜到《诗经》,从《楚辞》到《汉乐府》,提出了自己的文学主张,他推崇“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建安文学,“曹氏父子鞍马间为文,往往横槊赋诗,故其遒壮抑扬怨哀悲离之作,尤极于古。”】
【而杜甫的诗更是尽善尽美,“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古傍苏李,气夺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
一句话,就将古代的诗人都得罪了……
杜甫表示,粉丝行为不能上升偶像,这个锅我不背!
【为了推崇自己的偶像,他连李白都要拉踩一下,“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李白也就写景与乐府诗可以与杜诗媲美,长诗还差得远呢!】
杜甫急了:“不许这么说我偶像!”
【元稹将杜甫推崇为天下第一诗人,“苟以为能所不能,无可不可,则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
【白居易也力挺好友的观点,“诗之豪者,世称李杜。李之作才矣、奇矣,索其风雅比兴,十无一焉。”说李白也就想象力还行,其他方面比杜甫差远了。】
李白倒是不在意,有更多的诗人与他唱和,饮酒做诗,才是他最高兴的事!
【中唐文坛领袖韩愈、白居易、元稹一致“贬李扬杜”,再加上中唐战乱不断地社会环境,杜甫的名气越来越大!】
【他们虽不曾见面,却算是跨越时空的知己,若是杜甫知道,想来也会感到欣慰吧。】
韩愈:“独有工部称全美,当日诗人无拟论。《题杜工部坟》”
元稹:“杜甫天材颇绝伦,每寻诗卷似情亲。怜渠直道当时语,不著心源傍古人。”
杜甫:“没想到吾也能成为后人学习的对象……”
【杜甫的诗之所以被称为“诗史”,便是因为杜甫的眼光始终关注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他的哀痛不仅属于个人,而是属于整个民族!】
【在唐王朝那段最黑暗的岁月里,我们民族的心灵依旧跳动着——在杜甫的诗歌中!】
【杜甫的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