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150-16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150-160(第5/15页)


    “即便郭嘉活着他们也不一定有公平比试的机会。”

    “战争不只是两个谋士的较量,而是综合实力的比拼。显然,刘备的整体实力远不及曹操。”

    “而且,若是郭嘉真能改变赤壁之战的结局,曹操就能一统天下了,更没有比拼的机会。”

    ……

    郭嘉一下子百年抓住了问题的关键:“赤壁在长江附近,难道是主公征讨江东之时出了什么问题?”

    曹操自信道:“江东孙策一死,剩下的皆不足惧。”

    郭嘉提醒道:“他现在还没死呢。”

    荀彧:“孙策也能看到天幕,他不一定会被刺身亡了。”

    曹操捂着额头,愁眉不展。

    天幕提供的信息就是一把双刃剑,他能想到的,孙策也能想到,现实的走向定会与历史大相径庭。

    但,也有了无限可能!

    【北征乌桓对曹操来说是一件值得铭记的大事,他在回师途中写了一系列诗歌诗:《步出夏门行》,第一篇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观沧海》,以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达诗人吞吐天下的志向。】

    天幕上出现了一行行文字,伴随着低沉雄浑的朗诵声——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始皇:“碣石!”

    此时始皇还没有东巡到海边,但已经有了这样的计划,前去探路的侍者已经带回了巡查后的路线图。

    扶苏:“虽已是秋风萧瑟,但岛上依旧草木繁盛,绿意盎然,好一副生机勃勃之景。”

    刘彻:“大海卷起波涛,接天连日,好生壮观!”

    司马相如:“虽是秋天,却无任何悲寂落寞之情。”

    卫青:“有吞吐宇宙之志向!”

    刘秀心里有些不是滋味:“虽是写景,却能在字里行间中品出曹操的满腔壮志!”

    刘庄:曹操争抢的是自家的江山,但他们却无法将曹操当做一个普通的乱臣贼子。

    如果是曹操继承了大汉的天下,似乎也不是那么难以接受……

    第154章 群雄逐鹿

    【第二篇《冬十月》,则是描述征讨乌桓胜利归来后途中所见。】

    “孟冬十月,北风徘徊,天气肃清,繁霜霏霏……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萧何:“有志于天下者,征战沙场,也不忘农事。”

    张良:“经历战争后的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真是一幅平静安宁的画面。”

    吕雉:“这就是他的理想吗?他想要守护这样美好的人间。”

    ……

    【第三篇《土不同》,写的是黄河以北的严寒和当地民风。】

    “乡土不同,河朔隆冬。流澌浮漂,舟船行难。心常叹怨,戚戚多悲。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刘恒:“曹操依旧在感叹生民多艰!”

    刘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刘彻:“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

    ……

    【第四篇《龟虽寿》,则是以慷慨激昂的基调,抒发了诗人老当益壮的豪迈,以及积极进取的精神!】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始皇:“便是神龟也有寿命终结的一天,他倒是豁达。”

    汉武帝:“腾云驾雾的腾蛇也会化为土灰。”我的茂陵啊,难道真的没有必要修建吗!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李广抚摸着花白的胡须:“千里马虽老,但他的雄心仍在。”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霍去病沉吟道:“人的寿命长短不是老天决定的,只要调养好身体就能长寿。”

    扶苏:“笔携风雷,古直悲凉!”

    刘恒:“气势磅礴,苍凉悲壮!”

    卫青掐指一算,“这一年,曹操已经五十三岁了,依旧能上马征战,下马治国。”

    这是很多人可望而不可及的一个年纪啊!

    始皇、扶苏、刘恒、刘启、卫青、霍去病:……

    评论区

    “曹操的诗既有壮丽的景色,又有吞吐天下的志向,想要认识曹操便不能不读他的诗。”

    “国家不幸诗家幸!”

    “意境开阔,气势雄浑!”

    “开创一代文风!”

    “他的政治家、军事家标签后面,还有一个文学家、诗人!”

    “我对观沧海的理解,始于教员的《浪淘沙·北戴河》。”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始皇:“好大的气魄!”

    苏轼:“这就是后世的词吗!”

    “能生活在这个时代是我们最大的幸运。”

    “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世界,而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

    话题很快便转向了最近发生的巴以冲突,以色列无差别攻击加沙地区的平民,轰炸医院和学校,让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看到了以色列的野蛮与残忍。

    ……

    天幕下平行时空,有的人在关注后世的战争,想从只言片语中窥探后世的战争模式。

    始皇:“何为轰炸?”

    汉武帝疑惑不解:“后世之人义愤填膺,是因为战争波及了平民!”

    李世民:“居然有专门的国际组织去救援战争中受伤的平民。”

    朱元璋:“打下一座城池,若是当地人心不服,屠城也不是不可取的,为何他们如此愤怒。”他能看出,战争双方与现代华夏没有任何关系。

    ……

    他们无法理解现代武器的杀伤力,无法理解现代的战争模式,更无法理解为什么有这么多人替世界另一端的人发声。

    更多的人已经放弃思考想不明白的问题,还是曹操的诗更好理解。

    即便是南北朝之后的平行时空也有很多人不了解曹操的诗,他们带着偏见的目光将曹操当作一个奸雄,根本不曾认真考察过这个人的生平。

    因此,不少平行时空都掀起了曹操热,很多人去故纸堆里翻找曹操的诗,将其整理成册,传之于世。

    【曹操顺利平定了乌桓,肃清了北方的割据势力,为日后的南征西讨做好了准备。】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废三公,设丞相,自领丞相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