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150-16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150-160(第11/15页)

“孙合肥!孙十万!”

    孙权满脸不可置信:不会是说合肥之战吧!

    第158章 群雄逐鹿

    【孙策平定了江东的大小割据势力,建立了自己的基业,却不幸被刺客刺杀。他死后,留下遗言,由他的弟弟孙权继承江东基业,周瑜、张昭等人作为辅政大臣辅佐孙权。】

    周瑜忧心的看向好友孙策,孙策只能再次保证,自己定会注意自身安全,再也不会行险了。

    这时,孙权也来到了兄长身边,他年纪尚幼,虽已经担任县令,参与政事,但却没有跟着兄长,而是在后院陪着母亲、妹妹们一起看天幕。自天幕提到他后,孙策立刻命人请弟弟到前院,跟他们一起探讨。

    孙权担忧的看着长兄,“兄长,母亲很担心你。”

    孙策:“……先看天幕,稍后,我再去向母亲解释。”

    孙权坐在孙策的下首,周瑜的对面,专注的看着天幕。

    将来有机会继承江东的基业,施展自己的抱负,孙权自然很是兴奋。但如果这是建立在兄长去世的基础上,就很难受了。

    他尚未及冠,兄长一去,孙家只剩下孤儿寡母,江东岂不是任人欺凌!

    周瑜神色复杂的看了孙权一眼,人心难测,不知江东的文臣武将会不会有人抢先一步与孙权交好,寄希望于将来能够得主公青睐……

    蒙恬:“果然是孙策的弟弟继承基业。”

    蒙毅:“兄长的眼光果然精准。”

    他们的赌约尚未分出胜负,但蒙毅因支持袁绍已经出局……

    【孙权是孙坚的次子,孙坚战死的时候,他年仅十岁。他年少时便崇尚侠义,性度弘朗,仁而多断,结交贤才,渐渐与父兄齐名!】

    评论区

    “孙权十五岁就被举孝廉茂才,跟着兄长处理江东事务,能力很强。”

    “他跟孙策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性格。”

    孙策:“举江东之众,决机於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周瑜满心忧虑:如果说主公是锐意进取的开拓之君,仲谋便是平衡四方的守成之君。可……这是大争之世啊!

    【孙策去世那年,孙权年仅十八岁,当时江东刚刚统一,各地人心不服,局势动荡不安,庐江太守公开反叛,山越趁机作乱,他的族亲也私通曹操,企图夺权……】

    孙策怒道:“庐江李术,好贼子,真是狗胆包天!”

    周瑜:“山越也不安稳。”

    孙策:“还有孙家那些不安分的,他们也不想想,若不是我父子创立基业,哪里有他们这些蛀虫的荣华富贵!”

    ……

    【幸好有孙策留下的张昭、周瑜一力扶持,孙权重用老将,选贤任能,逐步平定诸多叛乱,稳定了江东的局势。】

    评论区

    “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张昭敢于直言劝谏,是孙策最信任的谋臣,孙策领兵在外的时候,将江东大小事宜都托付给张昭。”

    “孙策将张昭视为自己的管仲。”

    “就连喷子祢衡都认可张昭的才华。”

    曹操想起祢衡击鼓骂曹的恶行,对喷子二字有了深刻认知!

    “孙策死的时候,将江东托付给张昭,还说如果自己的弟弟不堪辅佐就自领江东。”

    “三国托孤是有模板的吗?”

    孙策:这话有什么不对吗,不如此如何能体现某对子布的信任!

    “可是江东的兵权是在周瑜手里吧……”

    “只要有周瑜在,江东就乱不了。”

    周瑜:“天幕过誉了,瑜远不及子布之才。”

    孙策:“公瑾、子布都是国之栋梁,公瑾更是我情同手足,是可托付未来之人啊!”

    “张昭处理江东内政还不错,但他对很多军事上的判断都不及周瑜,孙权想西征黄祖的时候,张昭就踟蹰不前。”

    孙策:“子布为何不同意西征?”

    “还有赤壁之战,张昭决策失误,与孙权对立,被排挤出江东的政治中心。”

    孙策看看向自己的弟弟,颇有些不赞同,“为人君者怎能计较一时得失,子布是大才,不可怠慢!”

    最重要的是,若是主君听不得不同的意见,将来还有谁会说真话。

    孙权可太冤了,“兄长何不听听张先生做了什么?”

    周瑜想着,还好伯符没有召集麾下文武一起看天幕,不然得多尴尬啊……

    【孙权广招贤才,聘求名士,诸葛瑾,鲁肃,步鸷、陆逊、顾雍等人都被招揽,他又三次进攻江夏,击杀黄祖,为自己的父亲报仇雪恨!】

    孙策:“做得好!”黄祖可是他的杀父仇人,是江东上下欲除之而后快的眼中钉。

    周瑜:“此举当可立威!”

    孙权也松了一口气,看来自己将来做的还不错,也算对得起父兄的托付了。

    孙策想着天幕提到的人才:“这些人才对东吴有好感,或可提前招揽,公瑾可曾听闻他们的名声。”

    周瑜:“鲁子敬是东城人,吾在袁术麾下任居巢长之时便与其相交莫逆,他出身豪富,却不置家业,而是散尽家财接济流民,深得当地乡民爱戴。当年,吾与其第一次相见,便借到了三千斛粮草,其人豪爽大气,颇有才德。若吾前去邀请,他定会提前出仕。”

    孙策:“原来还有这样地渊源。”

    孙权:“陆逊是江东四大姓吴郡陆氏子弟,乃是陆康之孙。”他们年纪相仿,故而听说过此人的事迹。

    孙策有些尴尬,当年陆家家主陆康时任庐江太守,而他奉袁术之命围困庐江整整两年,这两年间,陆家死伤过半,算下来,陆逊与他还有仇怨呢。

    一时间三人不知该如何说下去,只能继续看着天幕……

    【但孙权毕竟年轻,江东的文臣武将对他虽有尊重,却更多是看在他父兄的面子上。孙权本身并没有多少威望,他急需一场大胜树立自己的权威!】

    【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军南征,荆州不战而降。曹操特意给孙权写信,宣战意味极其浓烈,江东群臣立刻分化为主战主降两派。】

    【主战派以周瑜、鲁肃为主,主降派以张昭为首,当时周瑜在外领兵,鲁肃出使荆州,朝中大臣都支持张昭的意见:江东的实力不足以与曹操相抗衡,不如投降曹操,另求出路。但孙权本身是不想投降的——】

    孙策拍案:“江东三代基业,怎能投降曹贼!”

    天幕放出了电视剧中几方代表劝说孙权的画面。

    【张昭:“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据朝廷大义,我们的抵抗名不正言不顺。况且,江东仅有长江天险可作为屏障,而曹操得到了荆州水军,长江已经无法阻挡他的脚步了。”】

    孙策:“只顾自己家人,不顾江东基业,子布私心太重!”

    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