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13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130-140(第2/15页)

大,成为封疆大吏。

    哀帝时期再次恢复刺史制度,俸禄降为六百石。

    王莽为了应付各地此起彼伏的起义军,将权利下放,改刺史为州牧,改天下十三州为九州,州牧成为地方上的军政长官,实际掌控一地军政大权。

    光武帝刘秀时再次改为刺史,只保留监察权利,但俸禄和职权较西汉有所增加。

    【刘宏将军政大权下放到地方,给东汉王朝续了一口气的同时,却也让有野心的地方官员拥兵自重,自立门户,不听中央调遣,形成了诸侯割据的局面,为后来的军阀混战拉开了序幕。】

    始皇:“东汉的州牧与东周的诸侯有何区别?”

    扶苏:“只差世袭罔替了。”

    始皇:“分封真是个愚蠢的制度,只会给天下带来混乱。”

    东汉皇帝也要变成周天子了……

    【公元189年,刘宏驾崩,年仅三十三岁。他的长子刘辩继位,是为汉少帝。】

    刘宏:“朕……死了!”

    “朕才三十多岁,怎么会死呢……”

    “为什么是刘辩继位,朕要立刘协为太子,谁敢反对!”

    张让:“陛下,怕是大将军的意思。”

    刘宏面色变得颓然,何进这个大将军虽是他封的,却已经脱离了他的掌控。他的身边聚集了无数反对宦官掌权的朝臣,有何进的支持,刘辩上位也是顺理成章的。

    张让等宦官却惊恐莫名!

    有刘宏这个皇帝在,他们才是十常侍,若是刘宏死了,下一个皇帝必会更相信大将军何进,到时候,还有他们的立足之地吗!

    天幕之下,所有人都在寻找出路,有人打算扶持刘协,有人投靠何进,有人向何太后表忠心,更多的人疯狂的敛财,打算逃出京城……

    而这些事,沉迷于西园玩乐的刘宏是不知道的。

    评论区

    “要说刘宏一辈子一件好事都没做,也是不对的,他在位期间设置鸿都门学,这个学校不是研究儒家经典的,而是探讨辞赋、书法这些学科。”

    “这些都是刘宏喜欢的学科,他还特别重用鸿都门学出身的学生,因此,这些学生也被主修儒家的太学生们鄙视。”

    “鸿都门学算是中国最早的专科大学,打破了汉朝独尊儒术的学术氛围,为后来的文学艺术做出了贡献。”

    “而且还招收平民子弟入学,突破贵族对知识的垄断,是当时平民唯一的上升渠道,从这点来看鸿都门学是有其进步意义的。”

    “可惜,因为黄巾起义和东汉灭亡,鸿都门学很快便没落了。”

    “刘宏一辈子也就做了这一件好事吧。”

    “是啊,这可是连董卓都愤恨责骂的汉灵帝啊。”

    “刘宏其实并不笨,只是被左右蒙蔽,贪图享乐,不思进取,才成了亡国之君。”

    “后面不是还有刘辩、刘协吗?”

    “你能指望一个几岁的孩童挽救天下吗!亡国的罪过当然要归咎于桓灵二帝!”

    始皇感慨道:“朕见多了春秋战国昏聩的诸侯王,但他们造成的混乱远不及后世的皇帝。”桓灵二帝与胡亥不同,他们接手的是一个已经稳固运行三百多年的王朝,只要他们做点人事,东汉就不会灭亡……

    刘邦叹了口气:“朕的大汉又亡了!”

    这个又就很灵性。

    刘备恨铁不成钢道:“只要灵帝将中常侍尽数诛杀,重用皇甫嵩、卢植等名臣,本是可以挽救大汉天下的!”

    刘备心里爆哭,要将一个破碎的山河重新恢复完整可太难了啊!

    【灵帝刘宏死了,他的长子刘辩只有十四岁,皇太后何氏临朝称制,国舅何进与太傅袁隗辅政,朝中十常侍依旧在耀武扬威,而本属于皇帝的军政大权已经被灵帝下放到地方。宦官秉政,外戚专权,诸侯割据,东汉朝廷名存实亡!】

    【历史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接下来历史的中心不再是刘家皇帝,而是天下十三州拥兵自重的诸侯们,他们将在血与火中,遴选出下一位天命之子,承接大汉的天下。】

    【这片破碎的大地终将再次恢复一统,只是当时的英雄豪杰们并不知道,谁是那个幸运儿!】

    第132章 群雄逐鹿

    直播结束了,各个平行时空又恢复到正常的生活中,但这次直播带来巨量的信息还需要一些时间消化。

    始皇继续自己的选官制度改革,他吸取了汉武帝的察举制,再加上汉顺帝的考试制度,命李斯完善规章制度,允许所有人参加,已经初步有了后世科举制的雏形。

    汉武帝下定决心将自己的茂陵规格缩减,又暂停了一些不太着急的工程,减轻很大一部分百姓的赋税劳役,集中所有力量用来对匈奴作战。

    刘彻也看到了皇位传承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他决定亲自教养长子刘据,从小培养父子感情,将来他们之间若是产生了矛盾,也不必经过他人传递信息。

    刘秀更加坚决的实行度田之法,他已经将豪强地主当做国家动乱的主因,对他们的态度不会再像之前那么温和了。

    因为度田被杀的朝臣与豪强:您什么时候对我们温和了!

    刘肇直接下旨废除阴皇后,立邓绥为皇后,并允许邓绥参与朝政,百官莫敢不从!

    太后邓绥召集亲信在自己的殿中秘密商议,不许任何人接近打扰,这场秘密会议持续了一整天,直到第二日天色将明,邓绥才下定决心——她要废除刘祜的皇位!

    这个皇帝是她选的,既然他担负不起大汉的天下,那么她就要亲手将其废除。

    至于新皇帝的人选,汉室那么多宗亲,总能挑出一个能担当大任之人。

    汉顺帝刘保狠狠心冷落了梁皇后,他还是下不了决心废后,他总觉得梁氏是一个温柔善良,被兄弟连累的无辜弱女子。

    东汉前期的皇帝纷纷召集朝臣,商议接下来的改进之法。

    东汉末年的皇帝则依旧如故,若是他们会因为别人的几句评价便改变自己的作风,励精图治,勤勤恳恳,也就不是昏君了。

    三国前后的豪杰们则摩拳擦掌,纷纷将文臣幕僚召集回来,共商大计,武将则防守各方,以应对下一次直播带来的变故。

    西晋南北朝的百姓满心期待,期待着能有一位英雄豪杰,在天幕的剧透后,强势崛起,为天下带来安宁……

    唐太宗李世民意识到后世之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标准,就是看谁对百姓好,他自认为自己做的还不够,还要对百姓更好一些,才能对得起“太宗”这个谥号!

    赵匡胤却愁眉不展,郁闷不已,他至今依旧不知后世那些不肖子孙是谁的后代。

    朱元璋在审视自己的政策,按着天幕的评价,他的很多政令都是不可行的,但天幕也没有给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

    康熙雍正等清朝前期的皇帝则是在纠结要不要开海禁,听说东南沿海已经有不少人偷渡出去了,这禁海的政策能防住的只有那些老老实实的渔民,最应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