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120-130(第4/14页)

联合起来攻打自己呢!

    但堡垒都是从内部瓦解的,他的谋臣武将很多都是因为拥护汉室才聚集在他的周围的,尤其是荀彧,这可是他手下的王佐之才!

    “文若你听我解释,操从不曾有过僭越之心,操只想做大汉的征西大将军啊!”

    东汉的皇帝也不淡定了。

    刘秀疑惑道:“大汉之后不是晋朝吗?这个曹操难道是晋朝的开国之君?”

    刘庄用怀疑的目光扫视周围:“朕的大汉居然亡在一个宦官之后的手中。”他将自己的大棒棒对准了殿中的宦官。

    刘肇:朕感念宦官的拥立之功是不是做错了,但郑众真的是一个忠诚无畏,不朋不党的君子啊!

    邓绥:“朕记得,宫中是有个宦官叫曹腾,他谨慎厚道,为人正直,朕还想将他留给太子呢。”

    顺帝也想知道覆灭大汉的人是谁,但此时的曹腾还没有养子,他将来的养子也不一定与历史一样了……

    也有一些皇帝看到了不详的信号。

    始皇:“朕在位期间,哪个宦官敢假传圣旨!”只要朕活着,赵高也只是一个奴颜婢膝的小人。

    汉武帝:“他的惩罚也太轻了,根本无法警告不法之人。”将人贬谪出去还能再回来,皇帝的威信荡然无存啊!

    刘庄:“宦官为何能被封侯,为何能有养子?”

    利用宦官的力量扳倒窦太后亲政的刘肇:“……”他是第一个给宦官封侯的皇帝。

    邓绥:明帝不懂,宦官真的很好用!

    ……

    【顺帝在位期间,面对的外敌只有鲜卑,但鲜卑年复一年的犯边,对朝廷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永建元年(126年),辽西鲜卑入侵代郡,代郡太守战死。127年,中郎将张国击败辽西鲜卑。同年,辽东鲜卑入侵玄菟郡,很快就被乌桓校尉耿晔打败。接下来的几年间,鲜卑多次进犯渔阳、朔方等边境,中原朝廷也多次派兵出击,直到鲜卑首领其至鞬去世,大汉边境才终于获得了短暂的安宁。】

    邓绥:“其至鞬!他不是去年就被邓遵打败,率众归降大汉了吗!”

    其实早在永建元年(121年),邓绥去世,邓遵被汉安帝刘祜逼迫至死后,其至鞬就反叛了,他多次攻打大汉边境,又打败了南匈奴,在北方称雄。

    但刘祜根本没有重视,也没有派兵抵御……

    【被安帝刘祜派到西域的班勇也屡建功勋,永建二年(127年),班勇征服了西域的焉耆国,龟兹、疏勒、莎车等国迎风而降,西域都护府再次矗立在帝国的边疆!】

    【在文化上,刘保扩大太学,改革察举制。】

    【东汉时期,贵族操纵察举制,他们相互举荐,缔结姻亲,垄断了寒门上升之路,也为朝廷埋下了巨大的隐患。针对这些弊端,刘保为察举制打了个补丁——建立了考试制度。“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儒生考试经学,文吏考试奏章律令。】

    评论区

    “果然是考试。”

    “原来在东汉就有考试了。”

    “这真是自古以来最公平公正的法子了。”

    【对于察举制来说,考试是里程碑式的进步,所有人都能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进行竞争,将豪强世家相互举荐扼杀在摇篮里,汉朝的官吏择选制度为之一新,史称“阳嘉新制”!】

    汉武帝拍案叫绝:“此法甚妙!”

    想当年,秦朝只有军功爵制,士人想要了进入仕途,只能向高官显贵自荐,再通过他们推荐给皇帝。此法是春秋战国养士之风的延续,公卿士族门客成百上千,朝中官吏不是皇帝的亲信,而是公卿的拥趸。

    到了西汉初年并没有设置官吏选拔之制,所有官吏都被功臣勋贵的子侄包揽。

    到了武帝时期,他们已经形成了巨大的利益集团,贫民百姓即便再有才华也没有上升的渠道。

    武帝看到了其中的弊病,感受到了以丞相为首的利益集团对皇帝的辖制。于是他绕开丞相与三公,开创了中外朝制度,用自己的亲信幕僚组建中朝,此后中朝负责决策,丞相只有执行权。

    为了绕开已经固化的利益集团,他又开创了察举制,以地方举荐的形式,给了普通人一个进身之道。

    但,武帝骄傲的想,并不是所有的皇帝都像朕一样能够明察秋毫,辨别是非。

    后世的皇帝们被官吏蒙蔽,地方豪强互相举荐,地主家的傻儿子都能当官,贫民家的孩子即便再有才华也没有出仕的机会。

    汉顺帝刘保打上的这个补丁,正好完善了这个制度。

    就连秦始皇都眼前一亮,“李斯,上次的考核制度要长久的执行下去。”

    李斯:“遵命!”

    他仅剩不多的良心为那些不愿参加考核,想要另辟蹊径的士人默哀一秒钟……

    【总体来说,仅看执政能力刘保在东汉的皇帝中能排中上,他幼冲继位就能掌握大权,乾纲独断,树立自己的威望,这是很难得的。他有做皇帝的智慧与谋略,也有驾驭群臣的手段与心性,但他宠幸皇后与梁氏外戚,为大汉的覆灭挖下了一个大坑,这也是他不能回避的错误。】

    评论区

    “梁皇后的父亲梁商还是很不错的,知道自己因为外戚才当上大将军,十分谦虚谨慎,低调行事。他致力于为朝廷举荐各种人才,尽心尽责,在朝野内外名声很好。”

    “每当遇到灾荒年景,梁商就将自家的稻谷送到城外接济灾民,而且还不表功,只说是朝廷的接济。他还严格约束自家人,不能凭借权势为非作歹。”

    “梁商重病濒死的时候,吩咐家人死后薄葬,不要浪费朝廷的银钱,也不要大肆祭拜,怎么节俭怎么来。”

    刘彻:“这人看着就不错,有点仲卿的处事风范。”

    刘秀:“难道又是一个邓家。”

    刘庄:“若是邓家天幕便不会说外戚的隐患了。”

    刘保:朕重用梁商是因为他真的很贤明,不揽权,不结党,一心为公。所以,到底是什么事拉低了朕的评分!

    ……

    “但梁皇后的哥哥梁冀简直是大汉最坏的外戚。”

    “或许也能竞争一下有史以来最坏的权臣……”

    刘保心里咯噔了一下……

    始皇不屑的想,还能比得过赵高!

    刘彻则在想,比之王莽如何?

    只能说秦皇汉武还没有见识到人类的物种多样性,想象力太匮乏了……

    【梁商死后,刘保改立其子梁冀为大将军,这个大将军却与他的父亲完全不同。】

    【史书记载梁冀为人“鸢肩豺目”,他喜欢直勾勾地看人,目光毫无神采,说话也含糊不清。他出身高门显贵,妹妹又是当朝皇后,人生直接到达了顶点,自小便游手好闲,不学无术,只会简单地抄抄写写。他好酒贪杯,喜欢射箭、六博、鞠球等玩乐之物,擅长打猎斗鸡。】

    刘邦嗤笑道:“嚯,同道中人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