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70-80(第2/14页)

皇太子,断了母亲和弟弟的念想。】

    【这个皇太子就是刘荣。】

    评论区

    “梁王——终究是我错付了(&·&)。”

    “刘荣——我就是个挡箭牌(Q^Q)。”

    “刘启——酒后的话为什么要当真~(^·^)~。”

    “有一种被老板画饼的既视感……”

    【为什么说刘荣只是景帝的权宜之计?】

    【刘荣虽然是长子,却不是嫡子,皇后薄氏无子,在所有皇子都是庶子的情况下,立刘荣没有人能提出异议。但刘荣被立为太子,却并没有给他的母亲栗姬带来任何晋封。对比刘彻被立为太子前,他的母亲先一步被封为皇后,便能看出差距。】

    吕雉笑道:“如此一来,刘彻便是唯一的嫡子了。”刘启确实是在为他的儿子铺路。

    刘荣苦笑:天幕说的对,原来我只是王叔的挡箭牌啊!什么长子,什么偏爱都是假的!

    【除此之外,在刘荣被封为太子的同时,景帝封年仅三岁的刘彻为胶东王。】

    刘邦:“若是刘彻年长一些,就没有刘荣什么事了。”

    【刘荣本就不是景帝属意的太子,后来被废也就顺理成章。一次刘启生病,他试探栗姬道:“我百年后,你要好好对待后宫其他妃子和他们的儿子。”栗姬却口出恶言,一句好话都不肯说。】

    天幕下的栗姬怒骂道:“我凭什么要好好待她们,她们都是我的敌人,她们的儿子都是跟我的荣儿抢皇位的乱臣贼子!”

    【栗姬的回答让景帝对刘荣母子彻底失望了,他要加快脚步立自己属意的继承人为太子,给他铺好通往至高皇位的道路。】

    【前元六年九月废薄皇后,七年,刘荣被废为临江王。七年四月,立王夫人为皇后,同月,立刘彻为太子!】

    评论区

    “如果这都不算爱……”

    “栗姬不作不死!”

    “刘家的皇帝都是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就算栗姬没说这些话,景帝也会找机会废了刘荣的。”

    栗姬骂不动了,她泪流满面的嘟囔着:“王氏算什么东西,你不是说只爱我一个人吗……我又算什么宠妃……”

    景帝最年长的三个儿子都是栗姬所出,她也曾独霸景帝的宠爱。可惜,帝王的感情是有时限的,如今的景帝最喜爱的是王氏姐妹,刘彻之后的四个皇子都是王夫人的妹妹所出。

    所以,所谓的后宫争宠,都是假的,汉武帝自幼便深受景帝喜爱,他的母亲与姨母也是后宫中最受宠的妃子。

    朱元璋:“培养太子就要这样才对,将来要继承自家基业的,怎么能假手于人,更不能猜忌打压。”

    刘彻看着年纪尚幼便已端庄稳重的儿子,默默地想:朕要不要也这样培养据儿?

    【两年后,刘荣被指控在宗庙土地上建造宫殿,召还长安,还因此事自杀了。】

    刘邦:“这孙子是给儿子扫清了所有障碍啊,一个被废的前太子都不放过。”

    刘邦只是感慨一句,但听到的人都觉得他在骂人。

    【刘彻成为太子后,景帝为他安排了卫绾为太子太傅,王臧为太子少傅。后元三年,景帝病重,自知时日无多的他,强撑着为太子举行了冠礼,让刘彻不必因为年龄问题而无法亲政。加冠礼十天后,景帝驾崩!】

    扶苏感叹道:“汉景帝是亲手将儿子扶上了皇位,还给他扫除了所有隐患。”

    始皇淡淡道:“怎么,你羡慕?”

    扶苏立刻收敛心神:“儿臣不敢!”

    大秦的王都是自学成才,能者上,不能者下!

    第72章 汉武大帝

    【年仅十六岁的刘彻成为了大汉的皇帝,一个新的时代即将拉开帷幕。刘彻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统一思想——尊崇儒学,定“汉魂”!】

    【建元元年,刘彻任命两位外戚魏其侯窦婴、武安侯田蚡为丞相和太尉,这两个人虽然是两位太后背后的势力,但他们却都推崇儒家。又任命儒者赵绾和王臧为御史大夫和郎中令,他们是鲁诗学和春秋谷梁学大儒申公的弟子,从这套新的执政班子就可以看出刘彻的崇儒意志。】

    扶苏神情专注,不知这位与父皇齐名的汉武帝会如何启用儒家,儒家能作为国朝的统治思想吗?

    咸阳宫中的儒家学子也兴奋的看着天幕,他们恨不得投生在武帝朝,一展抱负!淳于越捻着自己的胡须,忘记了动作;叔孙通也停下了记录的笔记。

    法家的李斯等人则有些不悦,就凭儒家那些天真的,仿佛停留在五百年前的学说,能适应现在的朝廷吗?

    他们都在等着汉武帝的下一步动作……

    【刘彻与他的父祖所面对的情况有所不同,经过七十多年,三代人的治理,大汉拥有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刘彻又是一个有信心,有胆量,有气魄,敢于征服一切的帝王。因此汉初“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无法得到新的统治者的青睐。】

    刘邦是没得选才定下了黄老之学,后代有能力改变自己的决定,他只会为自家子孙自豪,“也不知,这孩子会怎么做?”他要是能有这样的物质条件,也想跟匈奴干一场,也想快刀斩乱麻,废了所有诸侯王!

    吕雉道:“天幕不吝溢美之词的夸赞不就说明了他的成功吗!”

    【可惜,年轻的刘彻还不能决定大汉的走向,因为在他的头上还压着两座大山,太皇太后窦氏和皇太后王氏,刘彻处理任何朝政都必须向两位太后汇报。太皇太后窦氏崇尚黄老之学,阻挠儒学改革。】

    【御史大夫赵绾提议:陛下已经加冠亲政,不必将政务一一汇报给太后。被太皇太后知道后,利用她搜集到的证据,将二人打入大牢,赵绾与王臧死于狱中,窦婴、田蚡也被罢免,刘彻的改革还没有开始便被全盘否决。】

    刘恒叹了口气,吩咐侍人宣皇后前来,一起看天幕。

    真没想到,一个活的长久的皇后对朝廷的影响远比死去的皇帝重要,他要不要找机会开导皇后一番……

    等到皇后窦氏来到前朝,刘恒没有对她的所作所为提出批评,因为她也是站在稳定朝局的立场上做出的决定。就像刘恒自己,根本想不到自己的一项政策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刘彻的满腔抱负无法施展,只能韬光养晦,沉湎于微服出巡和狩猎。但他也不是什么准备都不做,刘彻发布了招贤令,召“贤良方正,直言敢谏之士。”组建自己的幕僚团队。又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希望能找到几十年前与匈奴征战的月氏国,将来与大汉夹击匈奴。】

    【建元二年(前139年),张骞与堂邑父率领一百多人的使团出使西域,当时谁都没有想到,张骞这一走就是十三年……】

    武帝朝所在的时间是元朔六年,张骞已经回到了汉朝,正位列朝堂之上。

    刘彻感慨道:“朕也没想到,十三年啊,朕还以为你再也回不来了!”

    张骞也想起了三年前,他历经千辛万苦回到长安的事,去时一百多人,回来时只剩下了他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