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60-70(第8/14页)
有归心。权臣与宗室不会服从一个没有能力,没有功绩的小皇帝,大汉也面临着二世而亡的局面……】
始皇心塞的同时眼前一亮,若是汉朝也二世而亡……那多好!
【吕后执政期间,用人得当,为政平稳,与民休息,社会安定,她对待功臣也很厚道,张良、陈平、周勃、灌婴都得到了重用。她拥有了无可辩驳的权力,本有机会登基称帝,建立独属于自己的伟业,但她始终守着刘氏天下,克制自己的欲望。她为后来的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础,为大汉初年的国策绘制了蓝图!】
吕雉微微睁大了眼睛,居然还能这样,女子也能称帝!她内心涌起一阵波澜,但她很快便压制了下去。
不行!我没有那么大的威望,也没有兵权,可以代行刘氏皇帝的权利,但不能自己成为皇帝!
这样一想,还挺遗憾的……
刘邦心里咯噔了一下,总觉得自己忽略了什么?
【刘盈的子嗣失去了继承资格,可是皇位总要有人来继承,以周勃陈平为首的大臣开始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选择继承人。】
【因为吕后的前车之鉴,他们将母族势力强大的皇子都一一排除了,至于与他们一起发兵的齐王刘襄,乃是刘邦长子刘肥的儿子,他年岁已长,又拥有自己的势力,不会听他们的话,自然也被排除。】
【这样选下来,代王刘恒进入了他们的视线。】
【刘恒幼年就藩代地,风评很好,他曾亲自为母亲尝药,极为孝顺,他的舅舅没有太大的能力,也没有跋扈的名声,比较低调。在代地为王的这些年,刘恒做的做多的就是与民休息,发展生产,勤俭朴素……总之,这是一个好掌控的皇子。】
【于是,在代地做了十五年代王的刘恒就接到了来自朝廷的offer,要他去做皇帝。】
吕雉微微敛目,果然是刘恒……
刘邦见陈平早已跪下请罪,周勃却一副理直气壮的样子,恨不得亲自踹他一脚。
怎么着,我大汉的皇帝,还要你们来决定是吧!
按着天幕的说法,刘恒是个不错的皇帝,但这并不能让刘邦高兴。只要有人开了这个头,便会有后来者群起效仿,大汉的皇位继承制就全乱了!
刘邦的预测很精准,两汉被权臣拥立的皇帝比比皆是……
【作为第一个被群臣选出来的皇帝,第一个以小宗继承大宗的皇帝,刘恒的表现,完全出乎了群臣的预料,也为后世的皇帝们展现了一个完美的范本。】
【刘恒没有被天大的馅饼炸晕脑袋,他冷静的派出自己的舅舅和亲信探查消息,步步为营,生怕一脚踏入陷阱。进京之后更是做足了姿态,三辞五让,确保万无一失才住进了未央宫。】
【成为皇帝的刘恒也没有立刻露出自己的獠牙,他先掌握宫中禁军,保证人身安全,然后封赏功臣,拉拢权臣。又以列侯就藩为名,逐步解除了周勃等开国功臣对自己的钳制,一步步掌控了朝廷实权。】
评论区
“刘恒是个体面的人,做什么事都不会让人抓住把柄,不愧历史上是有名的白莲花!”
刘恒有些疑惑,白莲花?是说自己一尘不染,还是如莲花一般崇高圣洁?
可是看天幕的语气,似乎隐含贬义……
“他的舅舅薄昭没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没有将刘恒当成皇帝,甚至杀了天子派出的使者,刘恒就让文武群臣在薄昭门前哭丧,提前为他送葬,薄昭知道自己没有活路,只能自杀了事。”
薄昭:“……”
薄姬:“兄长!”刘恒在她的怀里玩的不亦乐乎,她想揍他一顿,却下不去手。罢了,还是劝兄长谨慎低调一些吧。
“陈平及时抽身,周勃却不识时务,还想控制皇帝,嚣张跋扈,被刘恒以谋反之罪投入监狱,后来查明真相又将其放了出来,经过这一番折腾,周勃的态度就恭敬了很多,刘恒也获得了宽仁的好名声。”
周勃怒目圆睁,他还坚持自己所做之事是为了大汉的江山社稷,正要争辩喊冤,却被萧何及时拦住了。
萧何暗示他跪下请罪,没看到陈平都跪了那么久了吗!
周勃是个武将,对于政治敏感度不如这些文臣,但他还是听劝的。
“为了与原有的诸侯王抗衡,刘恒封了很多新的诸侯王,让他们彼此牵制,他便能稳坐钓鱼台,帝王之术玩得很溜。”
“他的第一任王后和四个儿子也死的不明不白,都猜测那个王后是吕家女,才会被他先行清理。”
……
这件事被翻出来,刘恒多少有些不自在,他已经尽量抹掉了代王后和那几个孩子的存在,怎么后世之人还是知道了。
【他励精图治,兴修水利,厉行节俭,废除肉刑,开启“文景之治”的发端。对诸侯王较为优厚,对匈奴维持和亲。他曾因为要耗费十户人家的钱财,便放弃建造露台,他的宠妃衣裙不得曳地……他的爱民之心不止露于表面,在文帝二年与十二年,两次减免天下一半租税,更田税为三十税一。文帝十三年,还免除了全国田税,开放山川田泽,以利天下之民。】
评论区
“爱民之心是好的,但这些政策真的能落地吗?”
刘恒心里咯噔了一下,这个问题也是他想要了解的……
【刘恒死后,谥号文帝,庙号太宗!他被后世朝代尊称为“三代之下,最贤明的帝王!”史书记载文景之治时“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这是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眼中的盛世,是后世所有皇帝和文臣推崇的榜样,但从人民史观的角度来看却恰恰相反!】
刘恒正要为后世对自己的肯定而欣喜,却突然听到后面的“但是”!
天幕,难道朕做的还不够好吗!
朕努力平衡朝中各方势力,日夜忧心百姓生活,多次减免租税,厉行节俭,难道还不能称“贤”吗?
第67章 汉初人杰
天幕下的平行时空也有很多人在为文帝站台。
刘渊:“太宗孝文皇帝重以明德,升平汉道。”
司马迁:汉既初兴,继嗣不明,迎王践祚,天下归心;蠲除肉刑,开通关梁,广恩博施,厥称太宗。
李世民:“文帝是朕的榜样,若将来能得个‘文’的谥号,朕便知足了!”
刘邦也喃喃道,“天幕的标准也太高了吧,朕虽然没见过几个皇帝,但刘恒做的已经够好了,远远超出了朕的预料。”
吕雉冷静的分析道:“陛下,天幕是站在普通百姓的角度评价帝王的,与我等看待问题的方向完全不同。”
定是这些政策没有真正惠及百姓,无法得到后世的认可……
【汉初,刘邦采取的黄老无为之道作为治国理念,只是不得已的权宜之计。刘邦建国后大肆分封诸侯,实行郡国并行制。实际上,大汉朝廷的政策只能覆盖郡县制所辖之地,无法通行全国。】
【既然管不了,那就不管了,朝廷无为而治,诸侯国却自行其是。朝廷规定三十税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