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30-40(第2/18页)


    “赵武灵王便是废长立幼。”

    “这难道就是赵国的传统?”

    赵武灵王:寡人被孽子饿死的前车之鉴才过去几年,你们就都忘记了!

    【赵国废长立幼已经成为了习惯,过去赵武灵王废赵章立赵何时,没有人敢反对。如今,赵悼襄王废赵嘉立赵迁依旧不会有人反对,因为赵国群臣已经习惯了。】

    “好可怕的习惯。”

    “这就是政治惯性,一位强有力的国君做的事,不论对错都会成为后世效仿的对象。”

    “就像自从玄武门之变后,唐朝的太子皇子政变就成了家常便饭。”

    李世民:这些不肖子孙,好的不学竟学坏的!

    【还有,当年长平之战,范睢行反间计,让赵王罢廉颇用赵括,没有多少人反对,如今王翦行反间计,郭开进谗言,诬陷李牧,也没有人会为李牧说话,因为赵国群臣已经习惯了……】

    【这个郭开也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里面的反派。廉颇功高震主,被赵悼襄王忌惮,出走魏国,但并不得重用。在秦国的军事压力下,赵悼襄王欲复用廉颇,廉颇也想回国效力。】

    【赵王派人去探问廉颇,廉颇一餐饭吃下一斗米、十斤肉,然后披挂铠甲,跃上战马,以此显示自己还可以率军去攻城陷阵。但使臣接受了郭开的贿赂,回到赵国后,向赵悼襄王报告说:“廉将军人虽然老了,但饭量还好。只是陪我坐着的时候,不一会就去了三次厕所。”赵王感叹,廉颇终究老了,不堪任用,便不再过问。】

    【战国末期,李牧是赵国赖以支撑危局的唯一良将,素有“李牧死,赵国亡”之称。深得士兵和人民的爱戴,有着极高的威望,而这正是李牧的催命符。】

    【李牧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在赵破匈奴之战和肥之战中展现了极高的军事指挥艺术,前者是中国战争史上以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的典型战例,后者则是围歼战的范例。】

    “秦赵各有两大名将,赵国却被秦国压着打,果然,一切堡垒都是从内部瓦解的。”

    【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李牧不是王翦,没有遇到一个能够交付全部信任的国君。所以,在秦赵最后一战中,王翦贿赂郭开,施展反间计,称“李牧和司马尚欲谋反”,昏聩的赵王迁一听到这些谣言,不加调查证实,立即委派宗室赵葱和颜聚取代李牧和司马尚。】

    【一直信守“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李牧接到这道命令,为社稷和军民计,没有听从,这更让赵王忌惮万分,王命都不听,他果然有谋反之心,赵王暗中布置圈套抓捕李牧并杀了他。】

    评论区

    “这里完颜构有话说。”

    “岳飞若是不回朝,没人能把他如何。”

    “可是一天之内接到十二道金牌,岳飞要是不听就是谋反实锤了。”

    “最好的选择就是直接反了。”

    “一提起大怂的皇帝就让人火大。”

    南宋之前的人都在看热闹,直到提起大怂,赵匡胤惊了,所以这个“完颜构”是大宋的皇帝!

    他到底做了什么混账事,让后人给他改了姓……

    【李牧死后只过了三个月,王翦大败赵军,攻下邯郸,赵王迁被俘虏,公子嘉逃往代地自立为王。】

    赵王迁嚷道:“寡人就知道,公子嘉图谋不轨。”

    对于他来说,前面的种种,都比不过最后一句,他被秦国俘虏,而公子嘉成了代王……

    评论区

    “战国四大名将中的廉颇、李牧都间接、直接死在郭开手里,郭开可谓用一己之力,助秦灭赵,堪称战国第一战神。”

    平行时空的古人:“战神”这个词从此要变成贬义了。

    【长平之战仅仅过去三十多年,便没有人记得四十万赵军的耻辱了,赵国总是在同一个坑里一次次栽倒。即便有再多的廉颇、李牧,遇到赵王这样的昏聩之君也无济于事。】

    【正如著名哲学家黑格尔说过的一句话: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没有从历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训。】

    评论区

    “历史是个循环。”

    “就像王朝周期律一样,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廉颇:哎!

    李牧:当年还曾为廉将军鸣不平,谁知自己也步了廉将军的后尘,被奸佞小人所害。

    秦朝的将领则是满心欢喜的看着自家陛下,还是陛下好,要是遇到赵王那样的昏君,死在小人诡计之下,就太憋屈了!

    【始皇帝二十年(前227年),秦王政派大将王翦、辛胜攻燕国。燕、代两国发兵抵抗,被秦军败于易水以西。次年,秦军攻下燕都蓟城。燕王喜迁都到辽东。秦将李信带兵追击,燕王喜听从代王嘉的计策,杀太子丹,把太子丹的首级献给秦求和。】

    评论区

    “太子丹死得不冤。”

    “本来没他什么事,非要多此一举招惹政哥。”

    太子丹:我居然死在父王手里!

    还有,什么叫死得不冤!

    【秦国定下的策略本是灭掉魏国,彻底打通东出之路,但因为太子丹的骚操作,给燕国带来了灭顶之灾。】

    【太子丹曾经在赵国为质,与幼年的小嬴政在赵国相识。只是,当时一人是燕国太子,一人是秦王都不知道的秦王孙,两人待遇自然不同。】

    【后来嬴政回到秦国继位为王,太子丹又被其父亲送到秦国为质,此时,一为秦王,另一人还是质子,太子丹的内心定是十分复杂。】

    【嫉妒使人质壁分离,太子丹逃回燕国后,一心寻找刺客刺杀秦王,他派出荆轲刺秦,又用樊於期的脑袋和督亢地区地图为礼,图穷匕见,荆轲持刀刺向秦王。说时迟那时快,秦王绕柱而逃,荆轲在后面紧追不舍。大殿之下虽有侍卫,但侍卫无召不得进殿。大殿之中,只有秦王腰间挂着宝剑,可是宝剑太长,一时拔不出来,有大臣大喊“王负剑”,嬴政将长剑转到身后,才将其拔了出来。太医夏无且将手中药箱掷向荆轲,荆轲的动作慢了一瞬,嬴政终于挥出了剑,砍向荆轲……】

    嬴政:天幕大可不必说的这么详细,史官怎么记录的,居然加了这么多细节。

    燕昭王:愚不可及!真不想承认这是自己的子孙。

    评论区

    “无且爱我!好想听政哥说这么一句。”

    “我想看王负剑,还想看秦王绕柱……”

    嬴政:天幕不是很喜欢朕吗,怎么会想看朕的笑话。

    有没有可能,正是因为受人爱戴,才会有这么多人想看始皇的窘态。

    嬴政:朕不理解,但朕大为震撼!

    “风萧萧兮易水寒,荆轲是个英雄,可惜他没有看到天下统一是大势,就算刺秦成功,燕国还是免不了灭亡。”

    “是太子丹太阴险,又急功近利。”

    “大概荆轲是想活捉始皇吧。”

    赢子楚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