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网红打卡APP: 200-21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美食网红打卡APP》 200-210(第2/15页)

主地抖起腿来。

    但很快,她便将自己的腿摁住。毕竟店里还有客人,不能将自己不耐烦的一面展现给客人看。

    目前店里有一位客人在进餐。

    这位客人进来的时间比较晚,恰好卡在店内结束接待客人的14:00之前十分钟左右。

    好些餐饮店会不喜欢在接近营业结束的时候接待客人,因为会影响歇息。

    只是对目前生意不太好的蓉姐来说,能在工作日接近午餐结束的时间接待这样一位客人,也算是小小惊喜。

    哪怕她有些墨迹,点餐点得慢,吃饭也吃得慢,还总折腾桌上的卡斯炉,将火势调完又调。

    在店里值班的店员好几次见她把火势调得太大,怕她崩着油,都过去给她将火关小了。

    不过要不了太久,她又会自己把火调大。

    蓉姐见了觉得有些好笑,摇摇头,便又低下头看手机去。

    眼看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小迟还没在店里出现,蓉姐愈发紧张起来。

    小迟该不会放她鸽子吧?

    有钱赚呢,应该不至于,而且两人之前刚加过微信。

    难道是没找到地方?

    这里要说一下,冯翠蓉烙锅店的位置确实不算很好找。选址位于鹏城市中心某工业园停车场后方的小巷里。

    小巷后面是待拆迁的厂房,所以这个地方严格看来,算是位于市中心的一块荒地里,一时半会找不到也很正常。

    所以蓉姐想了会儿,便直接向小迟发送:能找到地方吗,要不我去地铁站接你?

    大约过去一分钟,回复来了。

    ——不用,我在店里啦。

    *

    没错,店里这个老折腾炉子的墨迹客人就是禾嫒尺。

    拍视频不爱露脸的好处现在算是显现出来了。

    因为不管她到哪儿都没人能把她认出来,所以她在所有店里享受到的待遇,都会和普通客人一模一样,这样便能更容易发现问题。

    而她今天会选择提前进店就餐,目的其实就是为了再次确认冯翠蓉烙锅店的问题是否如她所想,这些日子是否仍旧未能改善。

    果然。

    消息发出之后,坐在木饭桌前的禾嫒尺将卡斯炉底下的火熄灭,用湿纸巾擦过手。站起身,朝刚从手机跟前抬起头来的蓉姐笑着挥手:“你好,我是小迟。不好意思,没提前通知你就提早来了。”

    俗话说得好,伸手不打笑脸人。

    蓉姐虽然之前对眼前这位美食博主有些意见,但实际见面之后,第一印象意外地还挺不错。

    她从收银台后的椅子站起,走到禾嫒尺跟前。

    “你好,店名冯翠蓉就是我的名字,你也可以叫我蓉姐。”

    两人握过手,便直接面对面在禾嫒尺刚就餐的桌子两边坐下。

    桌子中间的烙锅刚熄火,方才禾嫒尺点的牛肉和五花肉还没吃完,仍剩了不少在上面,瞧着其实不太好看。

    所以坐下后的蓉姐看着眼前的残羹剩菜,几乎是下意识地,便问出了平时常对客人们说的话:“怎么样,我们店的烙锅,有什么要改善的地方吗?”

    “嗯,这次来,我就是想跟你探讨一下这个问题。”说着,禾嫒尺从随身包包里掏出一台平板。

    她将一个名为冯翠蓉烙锅店的文档打开,递给蓉姐:“不知你们平时有没有看点评的习惯。为了方便查看,我截取了一些点评上的评价,你可以看看。”

    接过平板的蓉姐快速浏览着,脸色逐渐变得不太好看,因为截图内容基本都是中评、差评、没有好评。

    而禾嫒尺却还在她耳边说:“其实里面的评价内容我已经通过技术全部筛选过,都是真实评价,没有一条同行差评。你发现没有,大部分中评、差评、都会提到两个点,一个是油,其次是没味。”

    蓉姐听后,心想果然。

    只是她也没把情绪挂到脸上,便解释:“其实烙锅本身就得吃蘸水、蘸料的味道,所以食材本身调味不能太重,对食材本身的鲜度要求也会比较高。至于油——”

    “烙锅就是油的啊,不爱吃油……这我找谁说理去?”

    想着之前用邮件交流的时候小迟提过的要求,蓉姐便问:“之前你说过希望我们店配合你的要求改良出品,要不说说应该怎么做?”

    “好。”说着,禾嫒尺将平板内的文档往下拉,拉到她的提前写的问题总结,以及建议内容上。

    “其实大部分客人口中的油,并不是说菜里油放的太多,这里的油主要指口感,问题其实不在于油的多少,而是温度。”

    “所以你可以放心,店里的配方全部都不需要修改。只需要调整几个小细节就行。”

    这里要说一下蓉姐店里的烙锅做法,它属于熟烙。

    熟烙和生烙不一样,食材上桌之前,会需要先将它们放到锅里炒一遍。等熟了以后,给烙锅刷上一层油防粘,再放到烙锅上继续加热。

    这种做法的好处是食客不需要再自行烹饪,而且已经熟透的食材在再次加热的过程中,不会像生烙一样容易爆油。

    也相对更适合现在大部分不太擅长自己烹饪的年轻人。

    原本上桌前已经炒过一遍的食材,在砂锅上经过慢火细炙,便能将食物煎得越发焦香,配上店家特制的活油蘸水,每一口嚼起来都喷香。

    本来应该是这样的。

    前提是底下的砂锅够热。

    活油蘸水也够热。

    蓉姐的烙锅店在加热这块,有着相当致命的问题。禾嫒尺经过今天的观察,更加确定了这个要点。

    为了把准备做得更足,服务看起来更好,她们店里的所有活油蘸水会在每天开业之前已经提前调制好,并趁客人还没到店前将蘸水搁在未开火的砂锅中间。

    中间放上一碗红绿黄相间的活油蘸水,能让大黑砂锅看起来更好看、养眼,当然也更容易吸引到附近路过的散客。

    而且当客人进店就餐的时候,不用现配蘸水,也能让店员更少些活,在忙的时候,少一两个操作步骤还挺关键。

    所以提前配蘸水有什么问题呢?

    目前来看没有,因为问题在后面。

    蓉姐店里做的是熟烙,而且是全熟烙,严格说来,其实在厨房炒完端上来的那一刻起东西全都可以食用,不存在不熟需要再次加热才能吃的情况。

    关于这一点,所有店员都相当清楚。

    所以上菜的时候,甚至刷油的时候,店员都不会注意锅有没有热。

    相反,因为烙锅在吃的过程中,会比较容易出现多烟、炸油的情况,所以店员们会非常在意锅会不会过热。

    这个点真的太糟了。

    刚炒出来的食材,从锅里放到出餐的碗里,便接触了一次凉的碗。

    从凉的碗里放入凉的锅里,会再次接触一次凉的锅。

    原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