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苦情剧炮灰兄长科举升官》 90-100(第15/16页)
觉得自己的人生不像昏沉沉的小屋一样,是还有希望的,而读书是唯一的路。
年纪大些,徐辞言就成为小县城里闻名远扬的好学生,顺顺利利地考上了好大学。
高考结束查到成绩那日,他的名字在县城里飘了整整半月。
日子渐渐过去,徐辞言始终记得自己是因为什么才能活下来,才有读书的资格,到了大学毕业,他一头扎进考公的浪潮里,最终死在了岗位上。
重来一世,徐辞言觉得,自己好像又走上了同样相同的一条路。
“无咎,醒醒——”
天色黯淡,殷微尘指挥着队伍停下,这一行人里大多是他的亲信,几个别人插进来的也被默契地围住,借着机会,殷微尘悄悄地溜到囚车旁边,撬开了顶上的缝。
“无咎,无咎!”他唤了好几声,才听见囚车内壁传来轻微的敲击声。
还好,殷微尘心底松了一口气,他指尖一动,一把小巧的钥匙便顺着裂缝溜了进去,还有小葫芦装着的一葫芦水和几个大白馒头。
“我让人都退开了,你先把镣铐解了,小心些,”殷微尘轻声地嘱咐,“快出陕西的地界了,可以放松些了。”
“多谢你。”徐辞言细小的声音从囚车里传来,许是长久未喝水了,向来清亮的嗓音沙哑得不行,殷微尘耐心听着,一阵窸窸窣窣的动静后,总算是传来喝水的声音。
大启律,官府是不给犯重罪被监囚的官员提供饮食的,除非是上面有人特别交代了。
一如当年的白巍,一如现在的他。
“京城怎么样了?”勉强填了两口肚子,徐辞言强撑着抬起头,将脸靠近顶上的栅栏,“都还好吗?”
“放心吧,”殷微尘凑过去,音量压到几近蚊蝇,“一切都好着,家里也没事,只有杨大人和出岫停职查办了。”
那就好,徐辞言长松了一口气,这一口气松下来顿时觉得手腕脚踝,还有脖颈腰背几处都火辣辣的疼。
啪嗒一小声,殷微尘又丢下来一小包药包,里面裹着几颗药丸和治外伤的药粉。
“快擦,”殷微尘声音远了些,接着又大声地开口说话,“行了,都辛苦了,上路吧。”
他站在囚车旁边不动,其他的衙役也不敢靠近这面慈心苦的上司,那些探子们见着情形,犹豫了半晌还是远远地退开了。
“大人留步!!!”
道路后方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还有接连不断焦急的呼喊。
“前面可是喉官衙的大人们,还请留步!”
“留步!”
“什么人?”殷微尘眉心一皱,拔刀向前,亲信们默契地围住囚车,皆戒备地瞪着道路尽头。
却不是他们所想的劫囚之人,几个一身短打,一看就是绿林好汉打扮的汉子骑着骏马,马上还带着个白发斑斑的老者冲了过来。
“我等是陵州府里的百姓,并无劫囚的意思,还望大人留步啊。”为首的壮汉翻身下马,远远地朝队伍行了个不太标准的礼,声音恳切。
“这位是咱们府里的耆老许老,”壮汉将老者半抱着下了马车,切切地看向殷微尘,“我等是受陵州百姓嘱托,护送许老来给徐大人送东西的。”
“什么东西?”殷微尘心底微动,面上依旧是幅笑模样,“没有陛下的允许,罪臣不能私下接受百姓的东西,几位请回吧。”
“咳,咳咳,”许老已过古稀之年,身子算不上康健,落地先是剧烈地咳了几声,才喘匀了气开口,“这位大人,草民懂这番道理,只是徐大人对我们陵州有大恩,草民是来给他送万民书的。”
万民书?!
这话一出来,衙役们齐齐色变,瞪大眼睛死死地看着那老汉擦干净手,小心翼翼地从怀里取出了一卷裹好的绢纸来。
那绢纸一拉开,除了最顶上的文章,下面便是密密麻麻的血迹,识字的人写名,不识字的百姓们按印,一寸一缕上,全是说不出的深情重义。
“这么多年里,只有徐大人把我们当人看,”许老汉热泪盈眶,“我们都听说了,徐大人为了不让我们饿死,做了大逆不道的事情!大恩大德哪怕是豁出咱们的性命,也报不了啊!”
许老汉哀切地看向殷微尘,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手臂高举,捧着那卷万民书递到他面前。
“这位大人,您长得像菩萨一样,求求您发发慈悲心肠,帮我们把这万民书交给陛下,陛下是位仁君,求他看在陵州百姓的份上,宽恕宽恕徐大人!”
“他真的是位好官啊!”
“…………”
几日过去,那绢纸上依旧残留了淡淡的血腥味,那甜腻腻的气息轻悠悠地上飘,被西北的狂风所卷,缠绕进山林深远的气息里。
但它代表的东西,就像屹立在此地亘古不变的黄沙高原一样,深沉而幽远,薄薄的一张绢纸,重如泰山。
殷微尘觉得自己有种说不出话的感觉,这种感觉不同于初见禁宫时的震撼,更加苦涩,又更加柔软。
他俯身将许老汉扶起来,神色凝重地搀着人往囚车处走,所到的地方,无论是自己人还是奸细,衙役们都纷纷垂头,风吹麦浪一样避开。
“陵州百姓的情谊,还
请您亲自交给他。“殷微尘解开囚车上重重的锁,徐辞言模模糊糊意识到了什么,攀着他的手,踉跄着爬了出来。
“大人!”见他的第一眼,许老汉声泪俱下,“您怎么成这样子了啊!”
京城来的监军大人打陵州城过的时候,许老也在人群中看着。
红袍官员面容俊秀,虽瘦削,一举一动里却是说不出的意气风发,气宇轩昂,只一眼,话本里说的名流仕子,清贵官员就都活了模样。
哪像现在这般不良于行,形销骨立的模样啊。
怕人站不稳摔着,殷微尘一直小心翼翼地扶着他,徐辞言面色苍白,虚弱地朝他笑笑,又不容拒绝地把人推开。
“老大人,”他整肃衣冠,郑重地朝许老汉行了一礼,双膝跪地接过那卷万民书,“陵州距此地近千里,需行四五日,此番前来,您辛苦了。”
“替我向百姓们道声谢,”徐辞言眼泪一滴一滴地落下,目光长长地看着西北的方向,“没能让他们过上安定的好日子,是朝廷的过错,此番行事,我亦未曾后悔。”
就像他入学那日,小小的孩童跪在赵夫子面前郑重发誓。
誓言道,学而优则仕,仕则为万世开太平。
……
初冬里,京城已然落雪。
朝野内外关于徐辞言的争论已经满城风雨的地步,而徐家宅子里确是一片安宁。
杨姝菱掌着中馈,从事发之日开始,对外关了京里的铺面,闭门锁户谢绝一切探访;对内则安抚仆役,那些想要走的,也不拘死契活契,通通放走了。
这么一来,留在家里的都是忠心之人,倒不怕外忧未至,内患先起。
徐出岫被停了职,不用到太医监去点卯,她担心家里,索性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