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情剧炮灰兄长科举升官: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苦情剧炮灰兄长科举升官》 30-40(第5/19页)



    梁掌柜有心,怕扰了他休息,他的院子离其他院子远,安静。

    徐辞言抬眸一眼,院中松柏常绿,翠竹直挺,一弯流水从院外引进来,潺潺直到窗沿。

    他收拾一番,就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做最后的准备。

    第二日一大早,徐辞言就到试院门口等赵夫子出来。

    与院试

    相比,秀才的考试又是另一种残酷法了,等到放牌的时候,徐辞言左右看了一圈,考过了的,面带笑容,含蓄地等着童子来接,没考过的,面如金纸,战战兢兢。

    赵夫子出来的时候,面上笑容不变,想来明年也是可以保住廪生的名号了。

    “辞言啊,多亏你给我透了消息,”一到住处,赵夫子就忍不住眉毛一扬,露出笑来,“这大宗师啊,今年可没少往心学方面用力。”

    说完,他又取了纸笔把考题给默下来递给徐辞言,撵他回去复习去了。

    一过四五日,三月初九一大早,试院方向就依次响起了三声泡响。

    徐辞言再检查了一次东西,就收拾着出了门,梁掌柜和赵夫子一路把他送到试院外面,直到府衙拉的隔离带外才止步。

    “别紧张,好好考!”

    徐辞言进去前,两人殷切嘱咐。

    试院门口,有衙役高举着写着县名的牌子,徐辞言过去时,石县令和刘教谕等人已经站在那了。

    不同于府试,院试关系到一县生员名额,更是学政监考,石县令是要亲自来带队的。

    石秋昨日就赶到了府城,待会开考,几位县令将和刘学政一起坐在上首。

    祁县学子聚在一处,见徐辞言来了,几人相互问好,之后就是教谕嘱咐他们仔细检查自己的考篮和衣服,倒不是怕自己带小抄,是防着被人陷害。

    往年县试就出现过这种情况,有人趁考生不注意偷偷往他篮子里塞了张小抄,等到衙役搜身时才发现,一时间百口莫辩,最后也没考成。

    等到锣鼓响的时候,他们就要进试院了。

    内搜,外搜,唱保……一系列流程走过后,徐辞言终于见到了本省的学政。

    张仕伦看上去年纪不大,四十来岁的样子,面白无须,穿着官服站在那,很有气场。

    一省学政必须是科甲出身,并且在翰林院历练过的官员才可以担任,张仕伦年纪不大就能走到这个地步,可见也是官运亨达,能力了得的。

    学政任职学院衙门,这也是为什么会有院试的说法。

    领了答卷,徐辞言一排一排地看过去,找到自己的位次。

    院试以县排坐,一个县的学子坐在一处,最打头的位置就是府案首的,其次是县案首,考官一眼看过来,虽不知道名字,也知道身份。

    等到卯时,鼓声响起,院试就正式开始了。

    第一场,只考两篇四书文,没有贴经等题,盖因到了这地步,普通的考生大都已经被筛下去了,考官要的是拔优。

    第一道题,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中的第一句话,相当有名且经典的句子,写出容易写好难。

    徐辞言仔细琢磨了片刻,在了解心学相关之后,他对这句话也有了新的理解,半响提笔落字,以格物致知为落脚点破题,有了思路,一篇文章很快也就落于笔下。

    第二道与第一道差不多,等到写完了,徐辞言便出了考房等着放牌。

    赵夫子等人等在外面,见他头牌就被放了出来,心底就有了底。

    徐辞言把考题和自己的破题思路一念,就见赵夫子沉吟片刻,笑着开口。

    “不错!”

    “想来这廪生功名,辞言是有九成九的把握了。”

    第34章 小三元 院试结束

    启朝院试一共考四场, 但实际上考中不中主要看前两场,后两场主要是用来防替考等等意外发生的,一般不会再罢免人。

    第二场考完, 徐辞言走出试院的时候,饶是他颇有把握,也不由得露出点劫后余生地表情来。

    这张学政果然不同凡响, 第一场考得全是写出容易写好难的经典题,到了第二场画风截然一转, 出现的全是些偏题怪题,但凡知识面窄点不懂变通的,就被他考下去了。

    可谓虽不是截搭, 甚是截搭。

    好在徐辞言考到现在,做过的考题写过的文章不说上千也有八百了, 偏题怪题也没少做,比起其他活像是吃了屎的考生, 他显得淡定很多。

    赵夫子也听说了这第二场的难度, 有些担心地凑过来, 见徐辞言神情虽有些疲惫,但也还好, 心下大松。

    “有把握吗?”倒是梁掌柜忍不住问。

    徐辞言微微朝他们点点头,笑了一笑, 几人就回身往府里去,第二日再放榜,又有一批童生落榜,但徐辞言的座次号还好端端地待在上面。

    招覆,总覆,很快院试四场全部结束, 还留在松阳府的童生,除了已经榜上有名等着看最终名次的得意者,就剩心有不甘等着看看还会不会有转机。

    但这种情况实在难有。

    距离放榜前的两日里,学政将会派人核对考生县府院三试的考卷字迹,若有不一样的则会立即逮捕考生,逼其招供。

    替考可是大罪,换个说法,抓到人替考,还科举清明,那也是考官的功绩之一,每个主考官都是可了劲地查。

    若是有被抓到的,他的位次自然也就空下来,学政或是会派人从副榜中挑选,或是组织复试,种种情况,都是考生的机会。

    只是余下考生等了又等,直到正式放榜前一夜都没见消息,才遗憾离开。

    …………

    安乾五年,农历四月二十,壬寅年的院试正式放榜。

    一大早礼炮齐鸣,丁知府身着朝服,一脸肃穆地带着仪仗敲敲打打地从衙门出发到府学的文庙。

    只有在文庙中展示了院试的榜单,白纸上的童生才算是正式考中秀才,拜入儒学门下,成为生员。

    早有机灵的报喜人等在文庙外面,一得了消息就赶忙往四处赶。

    梁府。

    徐辞言一大早就收拾妥当起身了,梁掌柜连带着梁正富等人也都一脸焦急地等在院内。

    “兄长!”梁掌柜有些心焦,他家世代经商可没出过个读书人,对这院试上门报喜的流程还是特意打听才知道的。

    不然怎么说考中了秀才就算跨了阶级呢,县府府试的时候,考生们还要眼巴巴地去看榜。

    过了院试,只需安坐住处,自有人把好消息和秀才的生员正装送上门来。

    “你说待会有人报喜,我们给多少赏钱合适啊!”梁掌柜问。

    梁正富扎根府城多年,早早盘算清楚了,“天大的喜事,这赏钱自然是多了给的好!”

    “但是不能太多,日后贤侄保不住还会和其他秀才一同进学呢,你家多了我家少了,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