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七零,打卡躺赢: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身在七零,打卡躺赢》 50-60(第26/32页)

思摇了摇头:“我也是这么问她的,她不打算复读,说自己能考上已经是幸运,抢了一个时间差,等明年高考,更多知青有了充足的时间复习,她没准就要落榜了。”

    说罢姚思思也是一脸庆幸:“我们大队好几个知青分数还成,就是报太高了落榜的,幸好当初报志愿时,你给我参谋,还有你那答案,跟参考答案似的,太标准了,我按照你的来估分,都没差多少。”

    简双笑了笑,没好意思说考完后她心里差不多就有数了。

    再和乔明远一对答案,对自己分数在哪个区间都能精确到七八分以内,这还是担心如语文政治这样的主观题,评卷老师会扣得比较狠。

    没错,虽然简双报的是理科,但还是要考政治,政治这时没有划分到文综里面,是单独的一门,文理都要考。

    “对了,你报的是首都医科大学,首都那么远,录取通知书应该会很晚吧,赶得及去那边报到吗?你们两人都要去,这孩子要怎么安顿?”

    不同于乔家人都已经商量好了,姚思思是在考上后才想起之后的事。

    简双道:“我已经给我爷奶写了信,到时要麻烦他们了,我婆婆得留在大队这边,也忙不开,你呢?跟你男人商量好了?”

    “是,我们想的是我先去学校报到,把那一块地淌熟了,他在家带孩子,顺便在大队罐头厂上班,等差不多了,我看能不能在城里给他找个工作,哪怕是临时工也成。”她一咬牙,说,“再在那边买个房子。”

    她原先想的是租房子,这年头城里工人可以分房,买房的概念大家都比较陌生,可谁让她经常听简双说呢?

    这一说没法不心动,自己买的房子,就算将来从毕业分配的工作岗位跳槽了也属于她。

    简双给她比了个大拇指:“你以后一定会感激此刻的自己的,自己买房虽然苦了点,但一劳永逸,谁知道厂里什么时候会分配?而且分的房子大小、朝向、户型,也不一定满意。”

    “你这说得好像城里的房子有那么多,可以随便挑一样。姚思思失笑。”

    简双眨眨眼睛:“未来也许有很多人建房子,啥样的户型,啥样的地段,只要有钱就能买到。”

    “真的吗?”姚思思有点没法想象那样的未来。

    简双肯定道:“你想想啊,这房子可是必需品,这孩子大了结婚,小两口不想单独住一个房子?等生了孩子,儿子一个,女儿一个,这不又得要房子?然后书房客房……在咱们看来,这房子就是家,是避风港,哪能没有呢?”

    “说得夸张点,宁可背上债务也得买。”

    后来的姚思思回忆起这段过去,总忍不住想:难怪简双能有那么大的成就呢,她看的老准了,说的每句话都验证了,这目光长远得叫人不得不服。

    而她呢,也是天生命好,交了个能耐的朋友,跟着被带飞了。

    房价飞涨的时候,她手握几栋楼,连带着儿子女儿因为有家里支持可以随便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去肆意的过快乐的人生,百分之九十的因没钱而产生的矛盾在他们家都没有出现。

    姚思思和乐舒都考中了,简双便关心起了顾晴晴,她报的是沪市的大学,她是沪市人,沪市距离华南省要近一些,首都要远上一一大半,差不多有一倍了。

    她觉得比起录取通知书,更先知道的怕是在全省的排名,简双很期待自己能在全省考多少名。

    结果两边几乎是差不多到的。

    市里领导得知今年的高考状元竟然被他们下属一个不起眼的小县城给得了,非常惊讶,知道对方是知青才淡定一些,然后就被告知探花也在那,还是本地人,还跟状元是夫妻。

    市里领导:“……”

    愣了好一会反应过来,“快派记者去采访,这事值得好好宣传。”

    领导也觉得非常头疼,自从恢复高考后,这知青与本地社员的矛盾是越演越烈,什么知青抛家弃子,本地社员把人锁家里,一幕幕悲剧看得人头大。

    这不好不容易出一个正面例子,不得大宣特宣,让大家都向他们夫妻学习。

    就算要考大学要回城,像这样不也挺好?

    夫妻一起考,一起上大学,继续做革命战友。

    “……”旁边的秘书不想说话,不是每对知青与社员的结合都能像他们这么完美的。

    其实领导何尝不知道,但越典型的例子才越值得宣传,越美好的金童玉女才越令人向往。

    她好奇道:“他们报的是哪所大学,清北吗?”

    “不是,状元报的是首都的医科大,探花报的是首都的国防大。”

    领导眼睛一亮:“这俩人好!有觉悟!将来一个当医生,一个当军官,清北虽然历史悠久,但咱医科大和国防大也同样出色,绝不会辜负

    了两位天才的期待。”

    “这个也要写上去,重点宣传一下两位的爱国情怀,医生和军人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咱国家不可或缺的一环啊。”她感慨道。

    只是想搞制药的简双:“……”

    只是想研究武器、没想进部队的乔明远:“……”

    不过市里、省里的记者到底没能赶上,因为简双和乔明远拿到录取通知书后就马不停蹄的买了票,踏上了前往首都的火车。

    因为录取通知书上写的报到时间很紧凑,他们要去首都买房,还要去一趟榕城,接上简双的爷奶,再看时间够不够,够的话两人回来接上孩子,不够那就只能让家里人送过去了。

    因此行程很紧,连年都没有在家里过。

    简双严格学习她奶的智慧,把自己两人打扮的特别朴素,衣服上还都有补丁,大包小包都是用麻袋装,看着像是被褥之类。

    其实外面也确实是被褥,毕竟哪怕简双可以打卡到,但没理由拿出来呀。

    被褥要布票、棉花票,一时间可没法凑够一床新的,尤其是首都那边可比他们华南省冷多了,简双想办法给乔明远搞了一件军大衣,这下火车时才没冻得手脚都僵住。

    先去的医科大,辗转找人问的,听说她是新生,大妈大爷们都挺热情的指路,只是到了才发现他们来的太早了,这老师还没来,就门岗一个大爷守着。

    只好又打听了附近的招待所,拿介绍信、录取通知书、结婚证开了房。

    次日又去国防大,发现这两所大学虽然都在首都,但距离是真的远,坐公交要一个多小时,乔明远难得失去了平时的镇定,露出了天真的没见过世面的表情:“这首都可真大呀。”

    “那可不,咱们国家的政治中心,是不是很漂亮?等把房子找好了,咱花两天时间把首都著名的景点都逛一遍。”简双露出了几分回忆的神色。

    她前世自然是来过首都旅游的,相比那时的繁华,现在要不如一些,不过好多老建筑都还在,房子也没有那么高,看着更古朴、更厚重、更有历史人文气息。

    他们在两所大学附近都跑了跑,向招待所、向街道办打听。

    因为有介绍信和录取通知书,愿意介绍的热情大娘不少,不过也说现在房子紧,少有愿意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