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卿的反攻略手册: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大理寺卿的反攻略手册》 90-100(第10/24页)

今日妾见了家中姊妹一面,得知她要嫁给高员外的小儿子,故而有些伤感罢了。我与她姐妹一场,这就各自成亲了。”

    “高员外的小儿子不是……”冯渊顿了顿,似想到了什么,犹豫了一会儿,“你的妹妹”

    吴朝暮没想到冯渊对吴映锦毫无印象,道:“是妾的姐姐。”

    “哦,”冯渊转了转眼睛,“那她出嫁那日,你代我送些东西过去,毕竟是你的姐姐,我总该有所表示。”

    他说得云淡风轻,看上去当真是不在意这桩事,吴朝暮的神色有些黯淡,“是。”

    冯渊也没有要喝粥的意思,见吴朝暮还站在这里,问她是不是还有话要说。

    “母妃似乎有了要再为殿下选妃的念头,前日还与我提了一嘴,而且像是要敲定正妃之位。”

    冯渊挑眉,道:“我怎么不知道你去回母妃,就说此事不急,我也没有心思再想这些。”

    “是,”吴朝暮先是应下,随即又道:“殿下就这般忘不了她”

    吴朝暮没有提“她”是谁,但二人都心知肚明,难言的气氛在屋内蔓延开来,粥的热气似乎在二人中间形成了一道屏障。

    “吴侧妃,你逾越了。”

    而吴朝暮知道他还没说完的话是:这不是你该打听的事。

    闻言,吴朝暮垂睫颔首,“殿下恕罪,妾先行告退了。”

    门被关上的时候,冯渊还在看着方才的方向,热气迷住了他的眼睛,让他有些不适。

    冯渊看着那碗燕窝银耳粥,神色不明,很快让人将它拿了出去,分给下人食用。

    ——

    秋雨连月,裹挟着寒意的风吹来了冬月,吹来了梨花树枝头的点点白蕊。

    距离裴晏去定远已经过去快一个月的时间,因为匈奴已和大盛开战,战况焦灼,驿站里的信都快发不完了,所以这一个月来黎霜只收到过一封信。

    “收到我的信,大小姐是不是很意外

    我只是不想让大小姐担心,所以写点东西让你有点念头。

    战况比我想象中的好一些,大皇子也没拿我怎么样,除了战事,我不会和他多聊半句,怎么样,我做的对吧

    这里的东西没有大小姐府上的东西好吃,干干巴巴的,还总是咬不动,不过些许风霜,我扛得住。

    我可不是来博同情的。其实我是想说,就算这里什么也没有,靠着大小姐和大小姐送我的玉佩,我也能在这里好好的。

    只是我发现匈奴那边有点奇怪,但暂时说不上来,大皇子似乎也有些秘密,我还没有打探清楚。

    不过很快我就能知道了,大小姐放心吧。不出一个月,这场仗就能打完了,那天大小姐没说完的话,一定要说给我听才行。

    大小姐最近如何,有没有不长眼的男人勾搭你我相信大小姐不会看上其他男人的,所以我最关心的是大小姐有没有吃好睡好。

    还有啊,要到冬天了,我送给大小姐的药膏一定要记得涂,别再长冻疮了,我心疼。

    别太想我了,我很快就回来。”

    这封信不长,一页都没写满,歪歪扭扭的字迹让她一眼就认出了是裴晏的手笔。

    黎霜甚至怀疑除了她自己,没有人能再识得裴晏的字,所以他的内容才这么“大逆不道”,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只是她至少知道了裴晏如今是安全的,没有发生什么大事,看上去精神状态也很不错,才总算放了一点心。

    定远传来过捷报,说击退了匈奴多少里,看上去大盛的确有很大胜算。

    但是在黎霜得到的消息里,大盛也不过两三万的兵力,而且大多都没有作战经验。

    而匈奴足足有五万余人,个个骁勇善战,真的会被大盛军队打得节节败退

    黎霜觉得自己可能太悲观了,于是赶走了这个念头,将裴晏的信和之前他写的两页东西一起放在了书案下的小柜子里。

    拉开柜子,黎霜就看到了里面躺着的一只骨哨和一把匕首。

    黎霜心下一动,将骨哨用细绳穿起,将它和腰间素白的荷包系在了一起。

    她看着腰间的两个小东西,甚至都能想象到裴晏看见时的语气。

    “大小姐,这么喜欢我送给你的东西”

    黎霜愣了一瞬,差点以为自己幻听,笑着关上抽屉,抬头看着窗外隐隐有着抽枝迹象的梨花树,心绪难得平和。

    这颗梨花树是黎霜幼时亲手栽在院子里的,她和梨花树一同长大,互相见证了对方的成长。

    幼时她还在树上用绳子扎过秋千,只是后来长大了,为了保护梨花树,秋千就被拆掉了。

    这颗承载了自己童年记忆的树,就这样陪着自己一年又一年,如今它已经成了大树,早就超过了院墙的高度,立在黎霜窗前,就像院子里的守护者。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①,这是自己遇到裴晏后,即将第二次看到那枝头好景。

    等裴晏回来的时候,这树梨花就开了吧。

    ——

    没等黎霜再多休息一些时日,沧州那边就出了情况。

    州府负责沧州的粮食调度,可是一夜之间沧州官衙“人去楼空”,再仔细查探之下,沧州官员们都横死家中!

    只有州府不知去向,他还是去岁皇帝亲自任命的朝官。

    皇帝派人去了沧州,一无所获,仵作都肯定了那些官员乃自杀,没有人谋害。

    若是命案,那还有调查的时间,可是这样一来沧州就乱了套,粮草堆积运不出去,而粮道也因为前些日子的大雨变得泥泞不堪,马车无法行驶,休整也得几日的时间。

    但是根据定远的消息,大盛军队的粮食已经撑不过七日,若七日之内再没有补给,后果不堪设想。

    “沧州是大盛的粮仓,每月的粮食可养活大盛千万人,怎能不重视”一官员道。

    “可是目前没有办法了!”另一臣子皱眉道:“若是再派人力去沧州查案,那谁来负责粮食”

    几位朝官正在金銮殿内热火朝天地讨论着。

    皇帝有些头疼,“那边说军晌不够了,粮食也缺乏,朕又不是不知道,目前粮道受阻,难道让粮食飞过去不成”

    黎霜转了转眼睛,看着正吵得起劲的几位官员,对皇帝道:“陛下,臣愿往沧州一探究竟。虽然陆路难行,但粮食可以走水路。”

    “儿臣也愿前往沧州!”冯渊站了出来。

    黎伯约本要阻止,看着黎霜认真的表情,心下思索了一番,也就选择了沉默。

    “水路……”皇帝沉吟着,不知道是在思考哪一个问题,“也罢。太子就先去代理沧州事务,大理寺卿正好去查查沧州官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一个个跟中了邪似的。”

    “是。”黎霜和冯渊齐声道。

    众人散去,黎伯约和黎霜还在殿外和冯渊商议。

    黎伯约看着黎霜,有些语重心长,“我知道你是个有主意的孩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