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捡了作精主子逃荒种田》 100-110(第3/15页)
娘送出去。她觉得自己留在城里还有用但媛娘跟在身边一定会束手束脚,是时候让她去慕春那里躲一躲了……!
慕春那边再过五日便有人去老地方等着传信儿,到时候她直接将媛娘送出城外与那小李兄弟去投奔慕春即可。
想到这,冯青脑门上的川字便散开了,这日子过的好好的,怎就忽然成了“阶下囚”?
哎,真是世事难料!
慕春每一次派人去万柳城打探,或者采买东西的时候都会约定好下次的时间。
大概一个月一次的频率,有时候是自己去有时候是小李去,无论是万柳城的消息还是粗盐铁器,总会混到一些绝不空手回去。
慕春一直关注这边的动静,早就拜托冯青准备了几把连弩留着对付敌人。
冯青对连弩一知半解完全没有头绪,还是慕春使劲回想自己从前在“便宜师傅”那里看到的古籍,那老秀才就爱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
可他只在张家村住了三年便不知去向,慕春小时候还以为他很可怜,时不时的偷了家里的猪尾巴给他送去。
后来她一直怀疑那“便宜师傅”是瞧上自家的猪圈,才与她家做的邻居。
那时她主动去肉摊子上干活,也是为了养活那个连门都不出的怪人。
要说他怎么就跟慕春关系近的,这事还得从一根猪尾巴说起……!
不过在慕春十三岁的时候,老秀才留下一封书信便没了去向。由于这人不经常出门村里人大多对他没什么印象,只知道是个有些古怪的落地秀才,有些年纪且不爱说话。
可慕春却知道他就爱吃猪尾巴,每次她提了猪尾巴上门,小老头的眼睛都带着少见的亮光。
便会乐呵呵的将自己的家底都掏出来,画本子,故事书,人物传记,地域风俗,一堆有趣的书籍与笔墨纸砚。
慕春闲暇的时候,就会抱着书籍歪在老秀才家的摇椅上度过一两个时辰。
如今想来仿若是上辈子的事情,老秀才并没有刻意的去教给慕春什么。
慕春家里有两个读书人,她横竖也识得几个大字,只是碰到不理解的词句时才会去问他。
而老秀才开了堤坝一般滔滔不绝的讲个没完,从西头讲到东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来一圈。
慕春觉得他定然是这时候将言语都说完了,平日里才懒得多说一句话。不过对于那些自己没见过的没听过的奇闻轶事她非常感兴趣,就好像在听说书先生讲故事一般有趣。
后来老秀才离开张家村时,慕春还偷偷掉了两滴眼泪,不过“便宜师傅”说过山水有相逢,想来等自己长大后他还死不了,那么也没准来得及给他养老送终,毕竟老秀才只比张铁生大了几岁。
慢慢的这个人便消失在了张家村百姓的记忆里,除了慕春。
可有的时候,就连慕春也会怀疑自己的记忆,真的有这么一个人吗?
随着后来,她对一切事物都有了自己的认知,这份从容与智慧想来不是从张铁生两口子身上学到的,那必定是受了“便宜师傅”的潜移默化沾了皮毛。
再到能记得古籍里连弩制作的图样,她确信“便宜师傅”定是个山外的能人,与那故事里的世外高人一般神秘。
只是世事无常,谁知山水竟然是以这种方式相逢的,但她依旧坚信来日可期。
三个臭皮匠研究了好久,终于赶制出一批连弩。因为是头一次尝试又似盲人摸象般没有方法,所以第一次只做出了十把。
而弩机需要精巧的勾子与挡板,这些都得慢慢打磨,还要让吴木匠做出机身合二为一方可试用。
连弩一次可安装十发弩箭,纯熟铁的箭头闪着暗黑的寒光,连杆发射不但省时省力还威力极大,至少是正常弓箭的三四倍。
有了这东西,慕春的腰杆瞬间都硬了。只是单靠冯铁匠与吴木匠两个人忙乎,想要一百把的连弩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而且还要暗搓搓的弄来铁矿,不能大张旗鼓的让其他人发现,难度很大。
到了约定好的日子,慕春轻手利脚的等在城墙外,想看看冯青的第一批成果,最近风声太紧她决定自己过来打探一下。
漆黑的夜里,只有星星点点少许光亮,但这便足够慕春躲到老地方等着冯青出现。
她找了根长木抵在外墙上,借着木头的高度直接爬到了城内,蘑菇一样蹲在一角等着冯青过来。
“不是这怎么还带着一个大活人来呢?”一个时辰后冯青背着两个大包袱与慕春接头,一个里面装的箭头与弩机,一个是媛娘的厚衣裳与日常用品。
“她在这里待的不安全,还是去妹子你那里躲一躲的放心。”冯青没与慕春客套,好朋友就是该用得用。
一句话,慕春便明白了冯青的意思,直道叫她放心就好。
“你不跟着一起走吗?”
“我最快还得一个月吧,你们先走下个月底来接我,到时候我拿着东西与你一起离开。”冯青将妻子交给慕春。
“好,你要小心,下个月我带着人来接你。”慕春自然知道她说的东西是什么。
“当家的,你可要小心呀。”媛娘很担心冯青的安慰。
“你放心跟着慕春妹子走吧,她不会亏待你的。我没事等忙完了就去去找你。”冯青抓着媛娘的手腕说道。
“那我们就先走了,你放心我会照顾好媛姐姐,你自己也多加小心。”长话短说,不到一刻的功夫,慕春带着媛娘背着两个大包袱消失在了城门口的夜色里。
过了许久,到了林子的边缘才开始点上火把,脚下的路也有了光亮。
而被百姓咒骂的万柳方也没有过的很舒服,总是梦见城内生灵涂炭,民不聊生。
醒来后又觉得应该不会,虽然孙城主一行人确实禽兽不如,可是烧杀抢掠对他们又有什么好处,总不能杀鸡取卵吧……!
她是住的越安稳,内心就越烦躁,没几日眼睛下面都有了明显的黑眼圈。
与这边的心事重重,未雨绸缪不同的是慕烟小两口甜甜蜜蜜的日子。
松鼠一般忙了一个秋天,因为春天没准备所以在人家收秋的时候,这二人有时间便去林子里囤冬储粮食。
只要是能吃的,不管是毛栗子,榛子,还是树上的甜柿子,大枣,山楂,运气好些的时候野鸡蛋也能捡两窝。
慕烟用小瓦罐将二三十个鸡蛋都用粗盐腌好,这样才能保存的更长久。冬季里没菜吃的时候,煮上一个再熬些粗粮粥,加上一小碟腌菜便是一顿。
深秋,还没到要烧木炭取暖的季节,可待在屋子里也冷。还好村里分了棉花属她家的最多,谁让人口少呢。
厚棉衣棉裤两套,夹袄两件,加厚的被褥一套,这些东西做下来竟然还剩下三十斤,正好拿十斤做了棉门帘。省的家里的瓦罐,腌菜缸,水桶都冻坏了,能暖一层是一层。
这不大的屋子里除了两个大活人,都是囤下的过冬粮食。荒年看着一筐一筐的粮食心里格外满足。
江语过了近两年逃荒的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