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捡了作精主子逃荒种田》 70-80(第5/16页)
日子在城外被风吹的够呛,一脸的黝黑干巴,慕春仔细瞧了一眼才认出来他。
“呦,宋老三你这是没在城门口待够,舍不得那碗稀粥,我瞧你瘦的都脱像了,差点没认出来!”慕春挑眉惊讶的看着青山家的老三,这人长了三斤反骨一般,见谁都想叫嚣两句,却没什么真本事全靠家里兄弟多。
“你少打岔,说是带我们去开荒能弄来粮食,如今却要我们自己花钱,我们哪里来的银子买粮食,没本事就不要夸下海口。”青山家老三逮着慕春不依不饶。
其他人也在看热闹,本来都想着慕春有了办法,大家跟着去便有了活路,可是一听说要自己掏银子便都不作声,继续观望着。
有的是不想拿,有的是真没有。
“宋老三,我是不是给你脸了?我是你爹还是你娘?要自己掏银子养活你?十文钱一斤的粮价,你自己去城里打听打听,你能买来吗?如今你就是有银子也不见得有人愿意卖!”慕春看着跳马猴子一般的宋老三,都不想搭理他,可是这其中的利害关系得给大家讲明白。
“那要银子的事,谁不能去做,那我们还凭啥听你的?”被怼的宋老三声音小了些,但还是不服气的嘟囔着。
“慕春,我们也不是不愿意拿银子,这不是都没有吗,十文钱一斤的粮食,开垦两亩地就得要二十斤的种子,那得两百文钱我们去哪弄呀!”一个四十来岁的妇人一脸苦瓜相的道。
“花婶子,我瞧着你没有二百文钱,可手上的银戒指带的还挺牢固的,要不拿去换了种子也行。”一旁的李狗剩指着花婶子的银戒指开口道。
“你你你,……你个小兔崽子,连我这点念想都惦记,我看你是没安好心。”花婶子将手指藏进袖子里警惕道。
“大家不用着急,我只是说粮食需要用银子来买,但哪家要是真的拿不出种子钱,我们在一起想想办法,总不会让大家掉队的。”慕春与那大娘解释道,没银子有没银子的办法,总之天上不会掉馅饼,一开始就养成伸手的习惯可不好。况且她一个人真弄来了那么多的粮食,到时候怕是有人起疑心反倒麻烦。
“慕春啊,你年纪还小,要不这事听听老张大哥怎么说?”花婶子将目光看向张铁生。
“就是,开荒这么大的事,哪能让你一个女娃子做主,你若是手里有银子就该交给铁生叔保管。”青山家的老二虽然话说的委婉一些,可还不如他弟弟那两句直来直去的。
“我本是好心,可看大家的意思好像不是很愿意,那就再说吧!”慕春起身一副要走的模样。
“慕春啊,你可不能走,他们糊涂你大伯我可不糊涂,打今个起我就将村长这个位置正式交给你,大伯老了管不了张家村的事了,你还年轻又有能力,大伯相信你!”
老村长抓着慕春的袖子不放,生怕她一走了之。
“大伯,这万万使不得,我还年轻可撑不起张家村的重担!”
第74章 喜提村长
老村长的话一出口, 众人也是一愣。
虽然一路上这老头没起到什么作用,可有他在大伙遇到事情起码能商量一下,如今老村长瞧着也确实到了力不从心的年纪。
他们张家村确实需要一个年轻且能干的村长, 带领大家找个一条出路。
大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表面惊讶其实心里都有数。这一路上风餐露宿时,靠着慕春家的几顿饱饭都勉强活了下来,虽然艰难但总有个奔头。
自从大家在城外落脚后, 虽然每日能领到一碗稀饭,但与行尸走肉无异看不见未来。如今有人出面打破这个局面, 多数人心里还是愿意的。
“慕春啊, 你就别推脱了, 从小我就看你是个好样的。他们可能都忘了,那年你还没有个裤腰带高,因为宋老三那个混小子拉着你二姐转了两圈,你便薅着他的脚在草地上转了一下午谁劝都没用,还是他二哥跑去找我告状,给了一只鸡才将人救下来的, 听说你回家就将那只鸡炖了,吃的老香嘞!”老村长说说还笑了, 忆苦思甜也要将人留下。
“不是,老村长你说这话啥意思?”宋老三面子上挂不住,撅着嘴巴不干了!
“啥意思?就是说打不过就消停着点, 别整天就知道找事,要有那本事你也干点正事让我瞧瞧。隔壁村子的都去林子里打了好几次野物回来, 你怎么不去?”老村长瞪着眼睛看着搅事精。
“还有这事吗?我怎么不记得!”其实慕春的潜台词是打的次数太多了,一次两次的哪能记得那么清楚!
“你说开荒的事情我同意, 我带头将家里老太婆的银簪子拿出来,给你去买粮食。都快饿死了,还留着银子做甚?”老村长第一个支持道。
张铁生没说话,这村长出在他老张家,他自然是高兴的,虽然不是老大也不是老四,可话又说回来老大老四也镇压不住这几个跳脚的,还得老三这个靠拳头说话的,他虽然不是很支持,但更没有反对的理由,于是闭嘴成了最好的态度。
再有一点,村长归村长,可要自家孩子去解决这么多人的生计问题,他还是怕慕春会应付不来成了累赘。
所以眼下他的态度有些矛盾,但想到慕春做了什么决定也不会听家里的意见,便只给个耳朵就好。
“那大家的意思呢?”慕春见大伙有些松动,用眼神扫视一圈征求大家的态度。
“慕春,我家也同意你说的法子,你当村长我们更是没意见,这一路上多亏了有你的提醒与帮助,这才安全的在这里落脚,如今到了不破不立的时候,有个可靠的人带着我们去开荒,我们全家都信任你。”吴木匠属于最早受益的人群,他用自己的勤劳与机敏换来家人的安定。更知道慕春在这当中起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她当了村长至少不会再次一个人离开张家村。
“就是就是,原是慕春一路带着我们逃到了这里,眼下开荒是最好的办法,自己不买种子,难不成天上还能掉馅饼?”也有明事理的村民开始替慕春说话。
“小春呀,你当村长我们也支持,就是……就是……种子的事能不能再想想其他办法?婶子手里真没有铜钱,哪怕……哪怕……以后我用粮食还账。你与那朋友说说能不先赊账,日后还他。”一个三十来岁面善的妇人为难的开口央求道。
慕春等的就是这句话,是借也好是赊也罢,总之想要种子自家不努力可不成,无规矩不成方圆想要好几十人老实听话不搞幺蛾子,总要小小的牵制一下,才方便日后一起干活。
“赵婶子,粮食到还在其次,我们张家村也就二十来户,七,八十口人。就算一家分了二十斤粮食,也才五两银子。这要是搁在往常,富裕点的人家自己掏了十两银子也不在话下。如今特殊时期大家凑一凑银子买点种子,明年也好能吃上顿饱饭。”
“就算我不收你们的种子钱,可是山上来回走路就要一天,若是开荒那城门口的稀粥注定是喝不上了,这两三个月的时间你们可有想过吃什么?”他们要解决的不单单是种子的问题。
“啊?……这……这要如何是好呀?”赵婶子一听吃不上救济粮,便有些慌了。
“慕春,那……这事你怎么想的?”老村长转头看向慕春,就觉得这孩子肯定能有办法,不然她也不会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