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寒门首辅》 50-60(第6/16页)
“北方盛产小麦、谷子和棉花。要想吃白嫩嫩的大米,只能从江南用船运过来。但是掌握漕运水渠的人不多,而且往往结党抱团。最厉害的一个莫过于一个姓商的人家,拥有好几条私船。每月每年从江南运粮北上,卸货点就在这座城内。所以久而久之,这里的就成了一座人们口中所传的‘米城’。”周稚宁解释道。
茗烟瞪大了眼睛:“那这么说起来,那位姓商的老板不是富的流油?”
“富可敌国。”周稚宁道。
赵淮徽穿着一身蓝色襕衫跟在周稚宁身后,闻言,道:“你的目标便是他么?”
“当然了。”周稚宁指着拐角处一座宅子道:“哪儿便是商宅。”
古代的宅院要远超现代人在电视剧里所看见的那些院落,那些所谓几进几出的宅院说起来有多么阔气,其实在真正古代人的眼中,这些只是低阶官吏所住。真正的豪族,宅子都是用“街”来衡量。
就比如这位商姓商贾的家,就横跨三条街。前门在长街头,侧门在长街尾。来来往往的行人,都是人家家门口的过客。就是门口的两对石狮子也格外威武大气,门口站着看门的四个仆从衣着面料也是超过普通人家的儿女,可见商府是多么的财大气粗。
几个人中,由茗烟上前和仆从交涉。
茗烟知道仆从里面常有‘狗眼看人低’的情况,因此哪怕是自身有求于人,也将谱摆了出来,道:“几位小哥,我家大人想见见你们家老爷。还请劳烦诸位通传一声。”
但谁知这四个仆从却将眼睛一斜,问:“大人?可是前些日子上任辽东县的县令周大人?”
“正是。”
“且候着吧,我家老爷现下正与商会的几位股东商榷要事,轻易打扰不得。”
茗烟恼了,道:“我家大人来见你家老爷,这是你们家老爷祖上积德的事儿!你等不速速去报,还敢在这处摆谱儿?”
周稚宁见了,自是明白这商家多年经营,已成辽东县一霸,头上想必也有七八个靠山护着,轻易看不上她此等小官。
“赵兄。”周稚宁喊了赵淮徽一声。
赵淮徽立即明白周稚宁要做些什么,直接将自己手中的巡抚令牌递了过去,再由周稚宁抛给茗烟。
茗烟得了牌子,直接把鼻孔仰上了天:“一个个狗眼看人低的家伙!看清楚了,这可是巡抚大人的牌子!我家大人与巡抚大人一同来你家老爷府上,你还不快去通传?!”
巡抚的令牌一出,把这四个豪仆也惊住了,一个个不敢再耽误,小心接过令牌就急忙跑走了。
不过一盏茶的时间,就有三四个体态富裕,肥头大耳的中年男子满脸谄媚地迎出来:“草民拜见巡抚大人,拜见周大人。两位大驾光临,小人有失远迎,实在是该死。二位快里面请。”
因为赵淮徽的巡抚令牌,商老板一改倨傲神态,对着两个人十分殷勤周到,不仅和商会的股东们一起将人迎进了大堂,还为二人上了两盏好茶,就是茗烟、魏熊和程普几个,也得到了优待。
“巡抚大人和周大人请喝茶,这些都是上好的雪顶含萃,入口清香。”商老板搓着手,看向赵淮徽的眼睛仿佛在发光,“敢问巡抚大人莅临寒舍,所为何事?有什么地方是需要草民帮忙的尽管说,草民必然鼎力相助。”
周稚宁轻微咳嗽了一声,赵淮徽就道:“辽东县受异族侵害,受损严重。本官此次前来,是希望商老板能够慷慨解囊,捐十万两银子给辽东县,赈济百姓。”
“多少?!”商老板的笑容一下子僵在了脸上。
虽说十万两银子对他来说不算什么,但为了辽东县那群人,莫名其妙捐十万出来,他心疼啊。
“巡抚大人莫不是在说笑,这不是荒年,也没有灾祸,捐这么多银子做什么?”商老板讪笑,“更何况我府上的银子都投进商会里去了,草民虽然身为商会会长,却也不能做全体人的主啊。大家若是不乐意,就是草民愿意捐也没用。”
这言下之意就是推脱着不愿意捐款了。
周稚宁笑道:“ 本官听说过商老板的威名,年少时就勇于开拓,带着船只南下。短短几年,就创立了丰隆米行,生意越做越大,可以说是行业翘楚。”
这一番吹捧下来,即使商老板知道周稚宁是有意为之,面上也露出一丝笑,道:“哎呀,不敢当不敢当,大概是多亏了祖宗保佑吧。”
“商老板这般厉害,应当被刻碑列传,进入县志才是。”周稚宁笑眯眯的。
“周大人说笑了,就是草民再厉害,也只是个商人。”商老板面上不由有些遗憾,“商人哪儿有资格列传呢?”
像商老板这样的商人不缺钱,不缺名,缺的就是一份地位。皇上讲究士农工商,商贾的地位最低,可偏偏又最有钱。为了求人庇佑,商老板不得不捧着满手的银子去求官收下。一大把年纪了,却在外面当孙子。
就是像周稚宁这样的九品芝麻官,他虽然表面上嗤之以鼻,但心里也还是羡慕的。起码人家是官,有青史留名的机会。哪儿像他们商人,除却眼下的轰轰烈烈以外,百年之后,又有谁会记得?
周稚宁笑道:“商老板何必妄自菲薄?商老板在外声名赫赫,就是不入县志,也会有文人学子写文赞扬吧?”
“周大人莫非是在说笑?”商老板疑惑地看向周稚宁,“文人学子最是高傲,最是瞧不上我们这类商贾。若不是家中有困难,怕是都不肯低眉弯腰出来寻份工做。让他们给我写文赞扬,怕是绝不可能。”
“以前不可能,可现在未必,这不正有一个绝佳的留名机会摆在您的面前吗?”周稚宁笑着眯起眼,“您若是肯捐款救民,那定是一件大功德。文人墨客们还不笔墨丹青,满世界赞扬您的美名?更何况,若您肯捐款,我们巡抚大人愿意第一个为您执笔。”
“巡、巡抚大人?”商老板忍不住瞪大了眼睛看向赵淮徽。
官员一般都看不起商贾,更何况还是巡抚这等身份?他能与之攀谈一二就已经了不得了,哪儿还敢奢望请对方执笔?
可赵淮徽却默默点了点头,看的商老板一阵激动。
“商老板可知我们巡抚大人是何人?”周稚宁又问,语气非常神秘。
商老板心中一紧:“是了是了,聊了这么些时候,草民还未曾问过巡抚大人姓名。”随后眼神忐忑地看向赵淮徽,“不知巡抚大人是——?”
赵淮徽笑道:“本官琅琊赵氏,赵徽。”
琅琊赵氏和赵徽这两个名头,单拿一个出来都足以砸动所有人,更何况还是二者一同拿出来。
商老板立即意识到赵徽就是琅琊赵氏的嫡子,是名满天下的才子。有这样的人为自己亲手写传,这不比县志更能流芳千古?!
“捐!我捐!”商老板急得现在就恨不得把银子掏出来,“我捐多一些,赵大人能否替草民多写两个字?”
赵淮徽看向周稚宁,周稚宁一口爽快答应:“能!”
“大人什么时候需要银子?我这就叫人去准备。”商老板喜得直搓手。
这时,一直等候在旁边不怎么说话的商会中人,都看出赵淮徽和周稚宁关系不一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