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秦皇汉武直播长寿秘诀: 172. 专题:华夏黑月光3 刘彻:11年完成……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给秦皇汉武直播长寿秘诀》 172. 专题:华夏黑月光3 刘彻:11年完成……(第2/3页)

 然而头铁的始皇是不会听的,只要大秦这辆战车还能开,他就会继续开下去。

    至于刘彻……

    刘彻百思不得其解:这话怎么感觉哪里听着有点耳熟啊?

    失忆的刘彻当然不知道,他觉得耳熟是因为他当年打匈奴的时候,朝堂上也有人吵吵这个。

    但当初的刘彻能坚持打匈奴,现在的刘彻也能坚持灭六国。

    其他玩家里有不少担心大秦撑不住,选择了休养生息,这一修养就做了白工,但刘彻可不会。

    刘彻:寡人要当天子,天底下的地盘都得是寡人的,所以灭六国肯定要灭!

    癌让刘彻觉得只当个秦王不太行,这样显现不出他和历代秦王之间的区别。

    正好大秦往上数好几代秦王都想着当老大、甚至是一统天下。刘彻觉得自己这么做还能顺带达成先祖的夙愿,他可真是太孝顺了。

    一箭双雕,他喜欢。

    于是等到成功一统天下之后,刘彻目标达成了,有点空虚。

    接下来该干什么呢?

    就在这个时候,朝堂上有人提议分封诸位公子。

    刘彻刚开始还听着,因为毕竟朝臣们提议的是让他给自己儿子封地。都是自己的崽,疼一些也没毛病。

    但是听着听着,刘彻开始觉得有问题了。

    “诸侯王权力太大,朕觉得不太行。”

    刘彻心说他才刚把天下所有土地都收拢到自己手心里,个小兔崽子就想分他的权、从他手里分走几块土地,你做梦呢!

    如果分封的不是他儿子,而是别的什么人,这不就和他好不容易抢到了完整的拼图碎片,却愣是要分几片给别人一样么。

    朝中就没有几个强迫症的吗?看着拼图上缺几块不觉得难受吗?

    刘·权癌晚期·彻,表示拒绝。

    先秦时期分封的诸侯国权利实在是太大了,各国可以在自己国内搞小朝廷。上到丞相下到普通官吏,应有尽有。

    一个国家内有n套完善的领导班子,你还指望诸侯王不会造反?想什么美事呢,你都把权利送他手里了!

    哪怕真要给封地,也不能允许他们在封地里设立什么丞相之类的,否则就是饮鸩止渴。

    可是朝臣表示,如果不搞分封,那么地方不好管理。

    刘彻反问:

    “为什么会管理不过来?朕多派几个心腹去地方不就好了?”

    信儿子不如信心腹,儿子会造反,心腹不会。

    朝臣:???

    不是,为什么陛下你会觉得儿子会造反但心腹不会?儿子造反好歹皇位还在自己人手里,心腹造反就成别人家的了!

    刘彻嗤之以鼻。

    都是造反,谁比谁高贵呢。而且儿子不是个个合他心意,心腹却是他考量过人品的,他就是觉得心腹更可信一点。

    朝臣:那您要给心腹分封吗?

    刘彻:怎么可能?朕顶多给他封个高官!

    朝臣:……

    为了把所有权利拢在自己手里,刘彻开始了丧心病狂的改革。

    他想要官员治理地方,而不是藩王。但是官员不一定靠得住,他也没有那么多心腹派到全国各地。

    问题不大,制衡朝堂,他擅长。

    派一个人去不太保险,那就多派几个。只要他们不会结盟联合在一起坑骗中央,那么刘彻就能够把控住局面。

    不能全派有仇的到一个地方,互相扯后腿也不是他想看到的。所以该怎么挑选官吏,这是个大学问。

    群臣真的很想和陛下说,您搞的这制度好是好,就是太考验皇帝的本事了。如果继任之君没您那个本事,地方还是得脱离掌控。

    谁能保证后代皇帝都能给地方完美选择最佳的官员搭配?

    刘彻:所以朕还在搞改革啊!

    多弄点监察官,能限制一些是一些。这种事情很难杜绝的,不过只要他们闹出的动静威胁不到中央就行。

    搞分封制,其实很大程度是因为没有轻便的纸张。各地奏折送往都城太麻烦了,不如直接就近处理。

    刘彻变不出纸来,但他能想其他办法。

    事有轻重缓急,那就让地方官员自己处理小事,大事再送往咸阳。

    要卡准那个度,不给地方官越界的机会。下放的权利得适当,太小和太大都不行。

    这不是件简单的事情,所以刘彻决定慢慢尝试,总有一天能试出合适的“度”。

    先一个小目标,十年内尝试出来。

    但是吧,刘彻很快发现了新的问题。

    六国文字、语言等等都不相同,更别提什么度量衡了。甚至就连马车,左右两个轮子之间的间距都不同。

    古代的土路夯得再实,马车轧久了也会留下深深的车辙印。

    要是车轮间距相同,那就可以直接在凹陷的车辙里前行。而间距不同的话,一不留神就会有一个轮子卡进车辙里,还得下来把车抬出去,很不方便。

    始皇为什么要修驰道、统一车辙?就是因为传送各地公文不方便。

    他需要新的、更简短的、没有留下车辙的道路,然后安排统一间距的马车。这样就算出现新的车辙,也是全国通行的车辙。

    度量衡就更不用说了。

    收税的时候说好全国各地都收同样的重量,比如一斗。那么韩国地区的一斗和赵国地区的一斗如果不同,就会造成各地百姓交的税不同,你说是不是要统一?

    可惜因为语言不通、官吏数量不足等问题,一统六国之后很多六国故地的官吏都是用的原来六国的小吏。

    这些人有的想借机牟利,有的则是单纯的憎恨秦国。所以不少人仗着百姓不识字、听不懂秦国话,就会故意乱说,欺骗百姓缴纳更多的税赋,再和百姓说这都是大秦的要求。

    刘彻原本想着大不了就派秦人去各地盯着那些官吏,只要监察机构人数足够庞大,就能照顾到所有地方。

    结果实操起来发现,秦国人就那么多,识字的秦国人更少,愿意远离秦国去六国发光发热的少上加少。

    天下一统之后,到处都是问题,任何一条政策推行起来都叫人头痛。

    幸好,文字本来就不用推行给所有百姓,只要官吏和贵族学习秦篆就够了。这些人没有反抗的资格,否则就可以打成六国余孽。

    至于语言,战国贵族之间有通行的雅言。也就是战国七雄至少有八种语言,其中只有雅言是贵族都会说的。

    刘彻决定直接推行雅言作为官方语言。

    正好平民百姓对贵族向往又畏惧,打着教授百姓“只有贵族才能学的雅言”的旗号,抵触者就会少很多。

    刘彻:要解决的问题太多了,时间不够用。

    光是一个语言的统一,就不是三五年可以搞定的。学一门新语言对很多人来讲,那是十几二十年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