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人下人巧善》 01-10(第2/16页)
“这上边有糖,化了黏黏糊糊,脏手。你要走了,我怎么拿?”
赵家禾得意坏笑,扬长而去。
早起潮气重,灶房又热又闷,她才干一会活就憋不住,又咳了两次。
虽说每回都侧身避开了,黄嫂子仍旧皱眉,打发她去廊下拣蘑菇,下工之前,又叫小英给她取了一块橘饼。
这回没用帕子接。
小英多嘴问一句,巧善小声说了缘故。
小英好打抱不平,气道:“他在别处受了气,怕事不敢还手,专挑你欺负,是瞧准了没人为你做主。最好别让我撞见,哼!我给他两棍。”
巧善感动到不知所措,连声道谢,又怕她真为了自己出头做出祸来,跟在她身边絮叨,意图让她明白:这是小事,不用在意。
小英气得快,散得也快,用手拨着筲箕里的黄豆,将干瘪的拣出来扔在脚边的碗里,高高兴兴说起了别的。
“下月十五,我们都要跟着去庙里,正好十二派月钱,先前攒了一些,再加这一百钱,够数。”
巧善惊讶,问道:“去庙里要花这么多钱吗?”
花一个钱买香不就够了?
小英喜气洋洋,反问她:“舍不得香火钱,叫菩萨怎么保佑你?天底下那么多人,这个跪那个拜,她老人家忙不过来,想要替你操心,少不得要些花费,打点下边的人跑腿。”
巧善听来的故事,都是菩萨手一扬,降下神迹,有缘人所求之事即刻圆满,只需一句“阿弥陀佛”!不曾想菩萨办事,也要花钱找人通融。
原来都这样为难。
她暗自叹气。
小英善解人意,笑道:“不要紧的,多少是你的心意,要是过意不去,就诚心诚意多磕几个头,先求件小事。”
巧善一心想着早些回家,可是白纸黑字红手印,铁板钉钉的事。二十两买她五年,小英有月钱,她该是没有的,身上只有娘给的十二个钱。
十二个铜板应该办不了二十两的事,不要为难菩萨。
她想不到别的,只好问:“我先想想。小英,你求的什么?”
小英抿嘴一笑,左右瞧一遍,伸着脖子凑近些,头挤头,压声说:“求菩萨保佑我下辈子投个好胎,也能做回千金小姐。”
“不是说行善积德就好?我们多拜拜,多念佛,这也不行吗?”
“行善积德也得花钱呀!你看故事里的大善人,铺桥修路,施粥布善,才会流传下来,没听说谁扶了谁一把,就被记住了。你想啊,不论男女,不论老幼,都想求点好事,舍不得下本钱,那好事只怕轮不上我。这话是我姐姐教的,她是大太太院里的翠英,你知道了吧?好生记住这话,准没错。”
“你家还有别的英姑娘吗?”
“没有,连我也不带英,进来伺候才改的。先这么叫着,等主子再赐一个好的。”
第2章 一个奴婢的诞生(二)
巧善每月初一十五都要跟着去烧香,庙里的老师傅从来不提钱,只说心中有佛便是缘,因此她并不认同这些话,偏又不知该从哪说起。
人家是好意,她记住就是了。
“好,我听你的话。”
小英是老么,自来是要听话的那个,自打认识了巧善,便有了些做姐姐的威仪,因此爱得不得了,做什么都要带上她。
逢八的日子,照例要往家庙那边送素鸡、莲蓉糕和新鲜果子。
黄嫂子指派干女儿去,小英带上了心爱的跟班,一路走一路教,老气横秋感慨:“你瞧,我都叹多少回了,果然是谁带孩子谁老气。”
巧善抿嘴笑,想了一会,认真道谢:“多谢,叫你费心了。”
“我嫂子生了娃,成日里吐怨气,脸拉得老长,像我娘那一辈。”
弟妹出生后,都是巧善姐妹照看。她深知其中艰难,柔声劝道:“养娃娃不容易,夜里要醒好几回,他只管哭闹,照看的人睡不成觉,头疼。想必她是太难受了,才会如此。”
“怪道眼下一片乌青。”
“你们要当差,也不容易。她不想扰到你们,只能一个人苦撑。肝郁气滞,就像你说的那样了。”
“那倒是我错怪了她,幸好先同你说了,没跟她吵。”小英叹道,“巧善,你是个好孩子。下辈子我们或是做亲姐妹,或是做主仆,我一定对你好。”
巧善含糊应一声,隔着月洞门,远远瞧见几个仆从打扮的男子往这边来。
这些人个子高,走路疾如风,四个成排,气势汹汹。
巧善腿软心慌,抱住小英胳膊,颤声问:“不是说男女不不……”
小英早就看见了,引着她往侧边的小院里走,藏起来才答:“小姐少爷们有忌讳,我们没那么多讲究。都是替主子办事,这避讳那避讳,事就办不完了。你不要怕,路上遇见了,认识的,打个招呼,不熟,那就让一让,不耽误爷们的事就成。能进到里边的男子,指定身上有要紧事,他们也耽误不起,不会随便停下来为难人。”
巧善仍旧担忧,但她深知凡事不由她来做主,只得抓住紧要处,再问她:“那就是说,他们并不常进来?”
“对呀,这玄色衫子,是外院的人。能在里边走动的男人,只有老爷和少爷跟前跑腿的那几个,日子久了,你就记住啦。”小英想起先前的事,气道,“下回再遇上那小子,只管打。”
巧善一想起那块条石就膝盖疼,喃喃道:“他也不容易。”
人要活着,头一件事就是填饱肚子,他接连被人陷害,饭都吃不上,太苦了。
小英听见了,赶忙叮嘱:“他不容易是他命苦,又不是你造的孽。不要随便发善心,被缠上就不好了,将来还不知怎样呢!”
巧善看着就好欺负,她不由得沉声再叮嘱:“你听我的!”
“哦。”
家庙里供奉着祖宗,那是要紧的地方,女人不能随便乱闯。她们奉命来探望的三太太,并不住家庙里边,只是家庙西北角的一个院子。
院子小,统共只有六七间屋子,一眼望得尽。两个跟她们年岁差不多的丫头在廊下踢毽子,门帘边站着个穿戴素净的女人,正为她俩数数。
小英领着巧善,先自报姓名来意,再喊居士,接着要磕头请安。贞光居士转头,摆手阻拦,柔声说:“免了免了,快过来吧,这里凉快。”
满面春风,轻言细语,叫人自然而然地喜欢。
巧善不再局促,跟在小英后边,等着被居士摸额头。
贞光摸摸两人的脸,念了几句经,叫她们在外边等着,转身进屋去了。
踢毽子的丫头过来将篮子收下,当着她们的面,叽叽喳喳做安排:这个什么时候吃,那个怎么分,这是谁爱吃的……
她们也叫两人等着,抬着篮子跑去倒座房,没一会又回来,将带来的枣糕分给两人,催着快吃,还邀她们一块踢毽子。
贞光隔着窗吩咐:“用心踢。谁拿第一,有奖赏。”
小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