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难撩: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太后难撩》 50-60(第5/14页)

    “所以…”姬蘅抬起头,这一次,她的眼里不再平静,“这才是你拥立太子兴的理由?”

    从不畏惧人言的子冉,却作出了与自己相背的抉择。

    “这是我和燕国,欠你的。”她道。

    大周宣平二十九年,燕国燕王裕崩逝,由太子兴继位,尊王后姬蘅为王太后,并以长兄云中君子冉为大宰,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

    由于新君年幼,所以燕国的军政大权,由子冉一人独揽,子冉虽未继承王位,却成为了燕国的实际掌权者。

    第054章 变法

    一年后,为先王守孝的燕太子兴正式继承王位,而在这一年期间,燕国的朝政完全落入了其长兄云中君之手。

    根据舅舅辛吾留下来的书简,针对于燕国的弊政,子冉开启了对燕国朝堂的整顿。

    不但延续且加大了黄金台对于人才选拔的重要地位,还修改了一些规则。

    设于蓟城的黄金台,正式向天下征召有才能之士,不论出身,并且由燕国大宰子冉亲自策问。

    凡是进入燕国为官,不管曾是哪一国之人,皆可凭借政绩与功勋升迁。

    除了亲自挑选人才,子冉又令大司徒邹衍与上将军乐易坐镇黄金台,主持选拔。

    二人皆非燕人,却都位列燕国的上卿,并握有实权。

    此举很快便吸引了各国在其本国无法施展抱负的贤才。

    ——燕王宫——

    “云中君。”乐易踏入殿内,并奉上了一简竹书。

    近侍接过乐易手中竹简,转呈与子冉。

    “这是?”子冉接过竹书。

    “一名赵人呈至黄金台的。”乐易回道。

    “赵人?”子冉遂将竹简打开,“赵国最近不是发生了大事。”

    “是的,赵王之死引起了赵国的内乱。”乐易回道。

    “所以他是赵臣。”子冉又道。

    “大司徒看了一眼,说云中君对此人,一定会感兴趣的。”乐易道。

    “哦?”子冉将信将疑的打开了竹书,“大司徒总是神秘莫测,难得听他会对谁做出评价,阴阳家都是这样的么,洞悉天地与时分,”但看完书简的内容之后,她的神色顿时大变,“这个人在哪儿?”她问道。

    “在黄金台附近的馆舍。”乐易回道,“云中君最近政务繁忙,大司徒便将人替您留下来了。”

    子冉很是高兴,“老师总是知道我想要什么。”

    大司徒邹衍入燕十余载,曾担任过子冉的老师。

    随后子冉起身又道:“我要见他,你替我安排。”

    “是。”

    ——黄金台——

    燕王裕所设立的黄金台,名为宴饮之所,但实际是为燕国招贤纳士。

    驱车前往黄金台的路上,子冉又端详了一遍竹书上的策论。

    而此刻的馆舍中,上将军乐易所派的人也已到达,并请出了献策之人。

    “上将军说,大宰要于黄金台会见先生,车马已备好。”

    跪坐在竹席上的人望了一眼窗外,“好。”

    至黄金台,士卒将他引进会客的宴厅,接见他的人,就坐在宴厅的主位上。

    随着推拉的木门被关上,他走上前,却没有立马行礼,而是环顾了一眼四周。

    主位的身后立有一张屏风,宴厅的两端垂下薄帘,夏日的风透过窗户卷入厅内,吹起了两侧的帘帐。

    “我要见的,是燕国的王。”他看着主位上跪坐的人,昂首挺胸道。

    “燕国的新王年幼,朝政暂由我代理。”主位上的人回道。

    “不,我说的不是王座上的那个。”他道。

    就只是看了一眼,甚至都没有交谈,他便否认了主位上的人。

    直到子冉从屏风后走出,坐在主位上,穿着贵族服饰的章平这才松了一口,连忙起身让位。

    “赵人剧昕,见过大宰。”剧昕遂向子冉弓腰行礼。

    “你见过我吗?”子冉问道。

    “我没有见过公子,但神态与气质,是骗不了人的。”剧昕回道。

    “可你说要见王。”子冉又道。

    “您不正是吗?”剧昕回道,“天下人的看法我不知道,但至少在我们这些欲投奔之人看来,您才是燕国真正的王。”

    子冉遂走到君位前跪坐下,她没有否认与反驳剧昕,“先生请坐。”

    章平搬来一张席垫,剧昕遂于子冉前盘跪对坐。

    子冉仔细打量着剧昕,他原以为会是一个样貌粗鲁的武夫,但却恰恰相反,唇红齿白,让人将他与武将无法相连。

    “你刻在竹书上的字孔武有力,却没有想到,竟是个书生模样。”子冉说道,“我听过你在赵国的事迹,你原是赵国武将。”

    “臣是武将不假,但如今已不侍赵,至于样貌,应该没有人规定,武将应该长什么样子,同时,臣也喜好读书。”剧昕回答道,“若公子非要追问,也许是因为生在战乱不休的赵国,自知读书无法救国。”

    “投笔从戎吗?”子冉说道,“怪不得你有那样的见解,同时又不乏文人的谨慎。”

    “你既是为救国,又怎想要赴燕呢,你应该知道我立黄金台之意。”子冉继续问道。

    “作为国人有救国之心,但作为自己,空有满腔抱负,无处施展,而为了自己,抱负能够在哪里实现,这并不重要。”剧昕解释道,“如今的天下分崩离析,各国朝堂站着各国的人,公子您的母亲也是赵人之女,对于赵国,公子应该不陌生。”

    “幼年常听母亲提起,”子冉毫不遮掩的回道,“听过很多赵乐。”

    “如今周王室衰微,再无力掌控天下,列国的一统,最终会落在经过战乱存留下来的几个国家当中。”剧昕说道,“天下迟早要凝一,只要能实现自己的价值,生于哪一国,侍于哪一个国就变得没有那么重要了。”

    子冉听出来了剧昕的雄心与抱负,还有野心,“关于燕国如何图强,先生可有详解?”

    “唯有变法。”剧昕拱手回道,“方能图强。”

    ——中宫——

    “王太后,大王来了。”

    由于新王年幼,所以作为王太后的姬蘅,仍然居住在中宫。

    成为燕王的子兴搬进了阳华殿,但每日早晚都会入中宫请安。

    子兴虽然在国丧过后正式继承了王位,但除了重要的场合,必须要由国君出面,余下的,就连朝议几乎都不曾参与过。

    “姨母,我什么时候可以加冠?”黄昏时刻,子兴入中宫请安时,忽然问道王后。

    姬蘅看着子兴,“男子二十而冠,大王如今才九岁,怎么突然问起这个了?”

    “加冠之后,我就能亲政了,”子兴回道,“先生说,天子与诸侯为了早日执掌国政,都会提前举行冠礼,文王是十二岁加的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