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落青松: 50-6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雪落青松》 50-60(第8/15页)

封印,想必诸位心中明了,若非要事,朕今日不会明旨召各位前来。”

    众人心中各有所思,无人言语。

    紧接着,曹征便得奉元帝授意,将昨日康王子女于宫内遇刺,敏华公主重伤,刺客被伏自裁等一系列事宣出。

    众人无不震惊,唯梁颂年疑云满布。

    奉元帝拍桌怒道:“除夕年宴,宫内行刺,诸位听听,这究竟是多大的胆子!”

    众臣私语声起,有人上前进言。

    “陛下,派死士于宫内刺杀康王子女,是何居心,昭然若揭,依臣看,此事幕后之人,定与裴逆案脱不开关系。”

    不等奉元帝作出反应,又有人道:“臣不以为然,此事现状过于明显,或有刻意制造的可能。”

    “刻意制造?”有人高声驳道:“若不是狗急跳墙之举,又怎么会胆大包天到去宫中行刺?”

    “宫内行刺之举,非寻常祸事比之,放眼京都谁有这个本事和胆量?!”

    “哦?”奉元帝眉峰一挑,“魏御史此言是意有所指?”

    场面一时安静下来。

    魏御史眉头紧皱,似是十分纠结,须臾间,他身侧双拳握紧,在众目睽睽下扑通跪地。

    “年关下,臣本不该谏语连连,原想着年后上奏,但今日事发在前,臣明言也未尝不可。”

    众人之间,有几个敏锐者猜到了端倪,顿时提了一口气,其他人则是满是困惑不明所以。

    奉元帝盯着地上的人,淡淡开口道:“既然心中有备,早晚并无区别,说吧。”

    魏御史抬头道:“臣方才所言,却有偏疑。其人种种举止,已然越过本职权能,更有结党营私之嫌,一手遮天之势。因而,臣愿以身家性命参上一本,只盼除国之巨蠹,还朝堂之清明。”

    言之恳切,无人不心惊。

    奉元帝静默片刻,忽然摆了摆手道:“既如此严重,魏御史不如先呈折子,待朕看后再……”

    “陛下!”

    魏御史泣声道:“中书令之威势,人人闭口不提,可在这殿中的无数双眼睛里,谁人又看不到?!”

    56、谏言

    ◎“朝堂之上,只有君臣,没有父子。”◎

    窗户纸捅破的那一刻,满殿众人表情各异。

    奉元帝闭上了双眼,似是不想面对。

    梁颂年知道林仲检没来,便扭头去看林氏兄弟,正好撞见林知珩欲上前,随即被林知瑾拽住胳膊的画面。

    他下意识的松了一口气,紧接着便听奉元帝那边说道:“魏御史如此激愤,是想要朕怎么做?”

    “废相,彻查。”

    魏御史神情坚定,却用了好大的力气才吐出这两个词,他说完便叩头在地,不肯起身。

    屋内瞬间如沸水炸开,各派纷纷上前争论,有力挺魏御史者,自然有驳,总之是互骂忠奸,均不退让。

    奉元帝端坐在前,听了半响也没听出谁能站了上风,便一拍桌子,怒容而起。

    “平日朝会之上个个谨言,今日林相缺席,倒是涌出诸多不满,掀起这般风波!”

    奉元帝用目光一一扫视眼前,呵斥道:“诸位皆对党派口诛笔伐,现下行止又有何区别?在朕的御书房争辩要废相,是谏言于朕?还是逼迫于朕?”

    众人刚刚吵得激烈,冷不丁被打断已是懵头,听了奉元帝这番话,更是一头雾水,搞不清皇帝心思。

    “林相是朕的老师!更是国之柱石!”

    奉元帝越说越激烈,“他辅佐先帝,勤政于朕,劳苦功高不说,便是如今年迈体弱,仍苦心朝堂上下,尔等究竟是如何睁着眼睛说出这些狂悖之言的!”

    皇帝发怒之际,该是十分安静,可偏就有头硬者往上去撞。

    “陛下此言,恕臣不敢认同。”

    “你,你竟——”

    奉元帝气极,说了两声没个整句,便抬手召唤左右,喊道:“来人!将此人……”

    “陛下。”

    奉元帝话未说完,林知瑾已然上前。

    “御史台乃中枢监察,上审人主之衍谬,下纠臣僚之邪佞。御史们宁死谏也不肯苟活,除职责所在,更是对陛下对国家尽忠。如今虽言语逆耳,却未尝全错。”

    林知瑾挡在那名御史前面,行礼道:“若陛下论惩处,臣身为御史中丞,该首当其冲。”

    在场众臣无不愕然,连奉元帝也满脸不可置信。

    “林中丞,你可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回陛下,臣十分清楚。”

    “你要参自己的父亲?”

    “朝堂之上,只有君臣,没有父子。”

    眼看亲儿子都这么勇了,方才那些匿声的人们,又纷纷上前,个个谏言泣声,死而后已。

    林知珩在众臣身后瞧着这一幕,猛然想起除夕夜宴之时,林知瑾同他说的那些话,忽觉头晕目眩。

    奉元帝哽言在喉,眼泛泪光,似左右为难,终落座拍了一声桌子,喝道:“够了!”

    再度安静,奉元帝艰难开口道:“朕在封印期间唤你们来,不是听你们逼迫的……”

    听到这话,几个情绪激烈的御史同时开口道:“陛下!”

    “住口!”

    奉元帝斥了一声,方继续道:“今日林相不在,朕断不会做出任何处置,急召尔等,尔等便只管顾眼前行刺之事,有则言之,无则默之。若有不满者,尽可回家去准备举证,待开朝之时,与林相在朝阳殿对峙,到那时,朕……”

    奉元帝沉了一口气道:“到那时,朕自会给你们个交代!”

    言罢,再无人冒进。

    奉元帝起身,亲自去扶林知瑾,“林中丞公而忘私,朕明白,林相为国费心劳力,朕也清楚。待开朝之时,朕定还林相清白之身。”

    林知瑾躲之不及,便顺势起来,低头顺言道:“陛下仁爱,是臣下之福,国家之福。”

    奉元帝满意的点了点头,转身朝其他人道:“这年关下,天寒地冻,老师近日又常卧病榻,朕不希望有些闲言碎语传扬起来,扰了他老人家休养,诸位可明白?”

    众臣左右互看了看,齐声应道:“臣等遵旨。”

    此事过后,众臣又回归到刺客这事上。

    因源头难寻,奉元帝又不准再提疑林相,经过一番讨论,最终商定先彻查禁军上下,再做打算。

    垂暮渐下,寒风呼啸。

    奉元帝见大致有了结果,便吩咐退朝。

    众臣纷纷拱送相送,继而有序撤出御书房,其中不乏三两结伴,窃窃私语。

    梁颂年故意放慢步伐,眼神递去江淮景那边,后者意会,与他一道而出。

    “临川兄进宫一趟,真是掀起好大的风波。”

    江淮景斜他一眼,“拜子渊兄所赐,险些有来无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