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落青松: 24-3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雪落青松》 24-30(第2/11页)

来。

    承阳县接济北上难民已两月有余,期间多次主动或被迫的捐钱粮食衣物,早已不堪重负。

    现下各家各户维持日常生计便是不易,自无热闹娱乐之事。

    是以,商铺闭门,街头冷凄。

    梁颂年沉思了好一会儿,方低头回应道:“本也诧异,后斟酌兄长所为,倒合理。”

    林知瑾有些出乎意料的看了他一眼。

    梁颂年道:“兄长滞留承阳数日,我才来便对人对事皆有疑心,明面上请旨封城,暗地里算计谋划,若我与兄长互换,也免不了此番试探。”

    他说罢,又补了句:“只是此举有些冒险,若是那陈县令心思多些,怕是会识破兄长已经不信任他了。”

    林知瑾见他将自己心思说的这般直白,一时应接不暇,默然前行好一段距离,才随着夏日热风开了口。

    “既能预想到这个地步,又何必先与我通了所谋。”

    “中丞既要入局清查,当知人心是如何叵测,又如何不择手段,也好以御史台清谏呈于陛下,叫奸佞巨蠹伏法,还朝廷清净,百姓安居,海晏河清。”

    梁颂年忽然严肃,以官职尊称,言之凿凿又无比决心。

    林知瑾一时错愕,继而眉头紧皱,“如今怀疑皆未落实,竟要你以家国民安来做说辞了?”

    “通货枢地,芝麻小官,绝不敢徇私枉法。可若阴云密布,骤雨急至,以蝼蚁之身想渡过湍急河流,当如何?”

    林知瑾怔了下,随即不答反问道:“你这是料定了陈县令与假-币有关?”

    梁颂年笑道:“兄长聪慧敏察,这蝼蚁求生虽为本能,却无力爬树寻叶。既如此,安然渡河,怎又会是风吹落叶的巧合。”

    林知瑾听多了只觉细思极恐,背脊寒凉,再开口之时,声音暗哑了不少。

    “以你之见,这假-币溯源不过是大树之落叶而已。”

    梁颂年话里有话道:“兄长适才还说我奉圣意而来,该是想得明白揪叶折枝是为开端,挖根焚毁方可终止。”

    林知瑾深思半响,终没再言。

    梁颂年遥望前方萧条大路,已能见到驿馆门楼,也没再说话。

    两人默然无声的走了许久,将抵门前时,梁颂年停步开口道:“兄长问我为何事先交代了谋划,我一路思忖,想此事直言不讳未尝不可。”

    林知瑾恍惚中抬头看向他。

    梁颂年堪堪续道:“以特使身份前来赈灾,为阴差阳错所驱。如若不然,我该是从假-币事入局,无论如何,总要和兄长相碰。既如此,交代早晚,并无差别。”

    林知瑾短促的笑了声,“如此费时费力绸缪,可想过后果?”

    梁颂年道:“尽人事而知天命,我既有想要得到的,当为之全力以赴。”

    林知瑾道:“我若先前不理会你呢?”

    “兄长聪慧敏察,如今坐的更是御史中丞的位子,”梁颂年重复刚才的话,并反问道:“怎会不理呢?”

    林知瑾长长的沉了口气,不再言语,转身先一步进了驿馆。

    25、上钩

    ◎“既铤而走险,自是没想着退路。” ◎

    皇帝敕令中,虽有言语婉转处,却也尽数允诺所求。

    是以,承阳信使返程路中,曾随宣旨钦差绕了一段路,为的是请驻冀州都督刘友淳派兵。

    梁颂年与县令陈育德协作将灾民移入城南时,刘友淳正点兵出发。

    待灾民转移完毕,兵至城门,承阳县闭锁,此地便成了铁桶一般。

    城内除听旨的数名官员,其他民众概不知自身正处瓮中之态。

    第三日,赈灾事已井然有序。

    林知瑾借梁颂年之口,与提刑司众人协商护送他与刑部归京事。

    “林中丞要在此时返京?”

    提刑司正使周辰对此略惊,转头与副使钟路对视一眼,复而对梁颂年劝道:“特使可否再行打算?这城门才关,便要出人,非易事。”

    林知瑾先前当着梁颂年与陈育德所说的,实为临时胡诌的言论,可权衡利弊下,已成了顺水推舟的必要事。

    梁颂年道:“林中丞要册在手,关乎国事,如今已耽搁多日,恐圣上亦急。我二人思虑再三,此时灾情稳住,更有我驻留应对,他多留无益,简行入京,也是时局使然。刘友淳非武莽,没有理由压人不放。”

    周辰听完蹙眉深思,钟路却似被说服,“灾事虽稳未平,特使请旨所忧之瘟疫,尚有隐患,若我提刑司走时有险情横生,岂不失职?”

    其他人面面相觑,也七嘴八舌的跟着道:“此时离开确实不妥!”“灾情稳住便可返程,林中丞何不再等几日……”

    梁颂年高声道:“圣上既任命我为此行主事,若有失职问罪,也是我来承担。再者城门已封,疫病发,则内行医治,最不济之果,便是疫病与城共焚。既能预见是何险情,又何必执着于此?”

    他说完,又揶揄一句,“还是两位提刑大人,抑或其他提刑使有行医治病之能,要留下预防帮衬?”

    钟路本已张开的嘴,终是无话可说,遂又闭上了。

    周辰则道:“提刑司此行授圣意全听梁特使差遣,自无可异议,只是此事来的仓促,望特使宽宥两日。一来给林中丞及各位刑部大人整顿时间,而来我等也可与刘都督提前商议出城具事。”

    梁颂年微笑道:“周提刑说的是,理应如此。”

    承阳县驿馆地宽不足,以致加盖了二楼。

    此次来了数名官员,暂按先后两拨人来分,二楼便是以林知瑾为首的巡查队伍,一楼则是梁颂年为首的赈灾特使。

    谈妥了归京安排,梁颂年便去敲响了二楼位置最佳处的房门。

    “进来吧。”

    林知瑾正负手于窗前远望,头也没回的应了句。

    梁颂年不紧不慢的进门关门,走至窗前茶桌,拎起砂壶,先是将已饮过的孤杯蓄满,才倒了自己的。

    “果如兄长所料,他们拖了出行时间。”

    林知瑾回过头,“多久?”

    梁颂年道:“两日。”

    林知瑾眉毛微蹙,两步走至桌前,矮身坐下,顺其自然的端起梁颂年方才给自己续的茶,抿了两口,又转头望向了窗外。

    “兄长在想什么?”梁颂年说着话,坐到了对面。

    林知瑾姿势没变,好一会儿才回道:“想提刑司谁有问题。”

    梁颂年道:“依方才交谈,我觉得……”

    林知瑾回头看他。

    梁颂年微笑道:“全都很有问题。”

    林知瑾略感无语,顿了顿又道:“你若失算,该如何收场?”

    梁颂年道:“既铤而走险,自是没想着退路。”

    林知瑾脸色立刻沉了下来。

    梁颂年侧头躲开了这不太友好的凝视,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