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盈刘邦萧谨吕雉: 13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刘盈刘邦萧谨吕雉》 130-140(第10/17页)



    如曹参在齐国所做的那样,在生产力低下时,对休养生息而言,一位有本事有抱负的地方官,可能不如一位鲁钝但心善的地方官。

    刘盈在南阳郡小住了几日,检查南阳郡守的工作。

    他只工作半日。剩下半日,南阳郡守自己要工作,他则躺在府邸的走廊地板上,借着白日的光看书。

    刘盈翻看的是叔孙通整理的孟子学说。

    孟子的“弱政府”理论,在后世的中国人看来很可笑,但是孟子看多了战国乱世中的悲剧,所得出的符合他所在时代情况的治国良方。

    修路、修水利、整治河道等确实是促进生产的事,但前提是有多余的生产力可做徭役。如果人口和生产力低下到在赋税不高、风调雨顺的王朝都会饿死人,尽量让庶民少被种地果腹之外的所有事打扰,可能真的是唯一的治国良方。

    刘盈将书卷丢到身旁,砸出好大一声响。

    纸张产量太低,刘盈每日看书,都像是在拿着哑铃锻炼腕力臂力似的。

    他笑话宋之前的书生各个能提刀上马,恐怕就是用看书锻炼身体,看的书越多,身体就越强壮。

    读书破万卷,就等于举了一万遍的哑铃,能不强吗?

    刘盈曲起一臂,遮住眼睛。

    “好羡慕隋炀帝,可以有那么多人口,那么多粮食霍霍啊。”

    汉圣宗圣皇帝想成为一代开疆扩土的雄主。无奈破破烂烂的大汉,配不上汉圣宗圣皇帝的雄才大略。

    刘盈翻了个身,睡午觉,在梦中当他的雄才大略皇帝,顺带欺负小孩。

    后几日,刘盈没有再用降智光环。他认认真真和南阳郡守讨论了民生、缉盗等问题,又督促南阳郡守做好察举的工作,才继续南下。

    南阳郡的南端,便可到达汉水。

    从汉水入长沙国,虽然绕了道,但在这个时候,坐船远比车马劳顿舒服,也更省粮食。

    刘盈自然在南阳郡换船,继续南下。

    南阳郡守在刘盈离开后,很激动地将这几日见闻写了下来,带进了墓葬。

    他能吹一辈子,死后都要吹!

    南郡郡守也是这么想的。

    太子和善,出乎他的预料。他对太子大胆亲昵,也出乎预料。

    我的胆子居然这么大吗?!那可是垂髫之年就能单驴破城的凶残太子啊!!

    南郡郡守吓得辗转反侧了半宿。

    但第一日他都和太子相谈甚欢了,第二日若是过于拘束,反而会惹太子不快。于是第二日,他只能硬着头皮与太子继续相谈甚欢。

    幸亏太子与其父一样,颇具游侠习气,只要吹捧到位,相处不难。

    “淮南王可还老实?”确认了南郡郡守也是个鲁钝但老实的人,刘盈便开口提正事了。

    南郡郡守脸色一变。

    刘盈叹气:“见你面色,便知道他不老实了。不用顾虑,分封诸王的时候,全天下都知道,诸王肯定会反。我只希望他晚点反,让大汉多休养生息几年,多攒几年粮食。”

    南郡郡守其实也想报告淮南王的动向。

    南郡与淮南国比邻,他与荆王刘贾一样,都是派来监视淮南王的人。淮南王在国内固城池,修兵甲,虽还未有反意,但实具反形。

    “英布不会想直接和大汉作战,若反,定会先攻打东边大汉宗室为王的荆国、楚国、齐国,断大汉一臂。”刘盈看出了南郡郡守很惧怕英布,安慰道,“你只要做好防备,及时固守,他不会来南郡。”

    南郡郡守相信有赫赫战功的太子的推论,心安了不少。

    刘盈离开南郡时,却让人给刘邦送信,将南郡郡守换人。

    淮南王还未反,南郡郡守便已经惧战。在淮南王真的谋反时,恐怕他连出兵捅淮南王的屁股都不敢。

    让一个懦弱的人监视反王,阿父是不是脑子有病?

    哦,阿父还让懦弱的伯父当代王镇守边疆,与凶残的匈奴对峙。阿父确实脑子有病。

    不知刘邦得到刘盈的信会生多大的气,又会派谁来接替南郡郡守,刘盈终于到了长沙国。

    吴臣虽刚遭遇父丧,也在边境迎接刘盈。

    “兄长,我来迟了。”刘盈身穿素服,没有佩戴任何珠宝。

    他握住吴臣的双手,称呼吴臣为“兄长”时,吴臣的眼眶立刻红了。

    “太子怎么来了?”吴臣哽咽,“路途遥远,若父亲知道了,定会担忧太子的身体。”

    “还需要问我为什么来?抱歉,我来晚了。”刘盈道,“不多说了,我先去拜祭伯父。”

    吴臣哽咽着点头。

    路上,刘盈询问吴臣,南越王和淮南王可有为难他。

    “长沙国恐怕也在担忧,淮南王若反,大汉会不会对长沙国动手。”刘盈十分直截了当地对吴臣道,“兄长不用担心。因大汉现在无力对南越国动手,大汉和南越国之间需要长沙国这个缓冲。且大汉现在无力管理长江以南。长沙国自己不反,大汉就会保留长沙国。”

    吴臣听着刘盈全是利益的话,竟不觉被冒犯。

    他苦笑道:“我知道。其实若是大汉找个理由削了长沙国,我也无怨。”

    刘盈道:“伯父是大秦的县令,见识与旁人不同。我知道你们无所谓这长沙王的爵位,是大汉非要把你们按在王座上。若无你们,大汉要稳住闽越和南越,就十分困难了。我和阿父都知道你们是大汉的功臣。阿父会封你的兄弟为彻侯。待我为帝,也会封你不能袭王爵的儿子为侯。”

    刘盈这话半真半假。

    谁不想当诸侯王?刘盈知道吴芮肯定想当长沙王,不是无所谓这诸侯王的位置。

    但保留长沙国的理由,和封吴臣的兄弟、儿子为侯的考虑是真的。

    不过吴芮是深受大秦官僚教育的县令,见识、思想确实与英布等人不同。且吴芮深知刘盈的本事,明白大汉会越来越强大。

    所以他死前叮嘱儿子,一定要忠于大汉。若英布谋反,不仅要主动出兵帮助大汉,还要寻到机会交还诸侯王之位。

    吴臣虽舍不得诸侯王的位置,也知道自己的斤两。

    若说他之前心中还有憋屈,得知父亲去世,不仅皇后多停留了一月,太子竟也匆匆赶来。

    现在太子向他推心置腹,不仅看出了他们的苦楚,还为吴家找好了退路,吴臣深受感动,心中不甘便淡了。

    用纯粹的利益安抚好吴臣后,刘盈又和吴臣拉起家常,说起了自己在匈奴的“趣事”。

    吴臣听刘盈得意地炫耀自己与韩王孙信、冒顿那殊死一战,吓得脸色都白了。

    “太子竟然只带着五百人,亲自身赴险境,截杀冒顿和韩信?!”吴臣的声音都变尖锐了,“太子!你怎能如此冒险!”

    刘盈一愣。

    (“太子,我知你纯孝,但你怎能孤身进入彭城?太冒险了!”

    “唉,太子,你既然从彭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