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叶满枝吴峥嵘》 190-200(第30/31页)
“等咱们在广交会上大卖特卖,我要买十辆卡车!叶厂长,康健,你俩这次去广州,可得加把劲儿啊!乡亲们都在家等着好消息呢!”
叶满枝和康健的肩上压力倍增,但面上都自信满满地拍着胸脯保证完成任务。
*
小叶厂长参加完外事纪律培训以后,要去广州出差。
而吴大博士比她晚出发三天,也要出差,目的地是上海。
爹妈同时离开,这可把吴玉琢气坏了。
一家三口,走了俩,她咋办呀?
小吴队长先跑去找最好说话的叶厂长。
“妈妈,你去广州出差能带着我不?”
“宝宝,妈妈是跟着领导和同事一起走的,带不了你呀!”叶满枝把闺女搂在怀里亲亲脸蛋,“你跟太爷太奶住在一起,顶多半个月爸爸就回来了。”
广交会要举办一个月,她一走就是四十天。
而吴峥嵘是去上海那边协助完成什么攻坚项目的,这种工作一般都归期不定。
但吴博士对项目难度心中有数,很肯定地承诺半个月就能回来。
反正他说半个月,叶满枝就无脑信了。
“去了老宅那边,你能看电视,还不用上幼儿园,多好呀!”
孩子一旦被送去吴家老宅,上幼儿园的可能性非常低,所以叶满枝干脆地拍板不用她上幼儿园了。
随便跟吴爷爷学点什么都行。
吴玉琢瘪着嘴不高兴,“我还想去广州看看良宇哥哥和良宸呢!”
“你可以写信给他俩,我帮你捎带过去,”叶满枝提醒她,“你刚当上小队长,还得好好表现呢,你可别忘了,上次去广州好几个月,儿童团团长就不让你当会计了!”
去广州的时间太长了,确实容易丢掉工作。
吴玉琢独自琢磨了一会儿,又跑去书房,趴在写字台上商量:“爸爸,我能跟你一起去上海不?”
她爸爸只去上海半个月,她跟着一起去,应该丢不了工作。
吴峥嵘没说能不能带着她,头也不抬地问:“我跟妈妈都不在家,你也不在家,那梨花和葵花的吃饭问题怎么解决?”
“可以送它们去我太奶奶那里,或者交给芳芳姨。”
“人家都有事情要忙,哪有时间天天给猫狗喂食?”吴峥嵘觑着她问,“家里还养着一窝鸡,你走了以后,那几只鸡怎么办?”
“就让我太爷太奶喂呀!”
“他俩没养过鸡,你就别指望他们了。”吴峥嵘最后总结道,“你是咱家家禽养殖业的中流砥柱,大花它们还需要你呢。”
“我我我……”
小吴队长的眼圈越来越红,最终成功被她爸气哭了!
*
叶满枝跟着省外贸局的队伍出发那天,吴玉琢小同志还在单方面跟她爸冷战。
同样是出差不能带孩子,叶满枝得到的是闺女的依依惜别,而吴博士只能得到横眉冷对待遇。
小叶厂长认为,这就是两人工作方法的区别。
她这个厂党委副书记,在说话办事上还是很有水平的。
嘻嘻。
时隔一年再次来到广州,叶满枝有点恍如隔世的感觉。
横幅上“出口商品交易会”的前缀从“第十七届”变成了“第十九届”。
她身边的同事,也从食品厂的余幽芳,变成了曙光机器厂的康健。
康健是第一次参加广交会,也是第一次来广州。
他跟叶满枝一样,中学学的是俄文,但他学的是哑巴俄文,能看懂俄文技术资料,专业名词都能背出来,轮到日常交流就歇菜了。
所以,这次在羊城宾馆的开幕酒会,他并没去参加,只有叶满枝陪着轻工业品组的组长一起出席了。
一回生二回熟,去年参加酒会的时候,她全程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只跟邻座和对面的几位外商聊天。
这次她总结了经验,与同桌的客商聊得差不多,酒足饭饱以后,便端着酒杯起身,去跟去年的老客户们打招呼。
去年跟她签过大单的几个客商里,有好几个是欧洲那边的中间商。
就比如西德的那位米勒先生,采购浓缩果汁的同时,还能弄来果汁生产线。
这样的中间商什么生意都做。
所以,叶满枝广撒网,将酒会上所有面熟的老客户都招呼了一遍。
其中最热情的莫属俄裔英国客商伊万诺夫先生。
伊万诺夫热情地与她握手:“叶,上一届大会,我怎么没见到你?”
“上次我去学校进修了,没来得及参加广交会。”
她去年秋天正在省委党校的理论骨干研究班学习呢。
“而且我今年变换了工作单位,以前我是卖罐头的,”叶满枝比了一个开枪的手势,玩笑道,“现在我是卖枪的啦!”
伊万诺夫惊愕道:“你们可以出口军火了?”
“哈哈哈,不是热武器,是射击比赛使用的汽枪!”
闻言,苏联老大哥开怀大笑。
“伊万诺夫先生,”叶满枝笑着说,“我现在卖汽枪、玩具手枪、电风扇和苹果酱,咱们是老朋友了,你要是有这方面的客户,可以介绍给我,佣金不会少的!”
“好的,叶,我会帮你留意的。”
叶满枝不知这些人里是否真的有人会给自己介绍客户,毕竟距离上次合作已经时隔一年,仅有的那点利益交情早就淡了,而且这些人大多是采购食品的。
但她还是尽量将每个能记住姓氏的客户都招呼了一遍,争取帮曙光厂拿到订单。
不用多,有一份订单就算她没白费功夫。
这次广交会的规模比去年大了一倍,客人也比去年的多。
酒会结束后,大家还观看了中央歌剧舞剧团表演的歌剧《阿依古丽》。
叶满枝经常跟吴峥嵘一起看文艺演出,但正经听歌剧还是第一次。
她不由在心里感叹,出差就是好,总能让她见到新世面。
广交会正式开幕,最初的几天基本没什么订单。
尤其是机械和轻工业品,下单的客商寥寥无几。
叶满枝有了去年的经验,心里还能稳得住,但新人康健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每天都说,“怎么还不开单啊?”
其实,并不是没开单,只是曙光厂还没开单而已。
他俩被分到轻工业品展厅当业务员。
这个展厅对叶满枝来说也挺新鲜,所以她这几天一直东瞧瞧西看看,见到了很多新玩意。
展厅里有一种万能电动缝纫机是第一次被允许出口,据说这种缝纫机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可以绣出三百多种花样。
叶满枝喜欢自己做衣服,对布料啊,缝纫机啊,针头线脑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