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满枝吴峥嵘: 190-20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叶满枝吴峥嵘》 190-200(第18/31页)

声说:“偏要跟着。”

    叶满枝接过他手里的门票,牵着闺女去门口检票,“宝宝,今天怎么不去太爷家啦?”

    “哼,”吴玉琢给她一个“休想丢下我”的眼神,得意地说,“电视机太小了,我来现场看演出。”

    “你怎么知道爸爸要来看演出啊?”

    以吴峥嵘的脾气,绝不可能跟孩子主动提这件事。

    吴玉琢嘻嘻笑:“我看出来的呀!”

    用手肘拐了拐走在旁边的吴峥嵘,叶满枝惊讶地问:“你干什么了?就让她看出来了?”

    吴大博士好似丧失了语言能力,半天没说话,见她一直盯着自己要答案,只好言简意赅道:“我回家换了件衬衫。”

    有言怕他炖了大花,所以每次去老宅看电视的时候,都要带上那个鸡笼子。

    今天从幼儿园放学以后,他先带有言回家,提上大花的鸡笼子,再乘车去太爷爷家。

    想着晚上跟叶来芽有约,还可能在室内脱外套,他就趁着有言抓鸡的时候,将出过汗的衬衫换掉了。

    只不过是换件衬衫的举动,没想到被这小崽看出了端倪。

    吴玉琢兴致勃勃地跟妈妈分享她的破案经过。

    “我爸爸下班回家只脱外面的衣服,从来不换里面的衣服,去跟周伯伯和姜伯伯喝酒的时候,也不换衣服。只有跟咱们一起去看《李双双》和《洪湖赤卫队》,才换过里面的衬衫。所以,爸爸今天肯定要来看电影!我就跟着他一起来啦!”

    叶满枝:“……”

    她闺女这破案能力太牛了。

    虽然不是看电影,但看豫剧也差不多吧。

    能被吴峥嵘带过来看演出,全凭有言自身实力过硬啊!

    两口子只有两张门票,但吴玉琢的身高没到一米三,可以免票。

    于是,一家三口很顺利就检票进场了。

    叶满枝买了两瓶汽水给自己和闺女,等待开场的时候,还见到了姗姗来迟的姜所长夫妻。

    她起身与自家男人的顶头上司打了招呼,重新入座后,她偏头问:“吴所,你们研究所的单身男女多不多?”

    “没注意。”

    “你怎么连这个都不知道?”

    “我为什么要知道?”

    叶满枝:“……”

    好吧,这确实不是他的风格。

    “那年轻人多不多,你总该知道吧?”

    “还行,20至30岁的青年男女能有30多人。”

    “我们厂最近要组织联谊会,”叶满枝说,“曙光厂以前是军工厂,厂里也有技术研究小组,跟部队研究所的研究员应该能有些共同语言。你回单位问问,要是有未婚没对象的同志,可以来参加我们的联谊会,找不找对象都行,就是凑个热闹嘛。”

    她觉得本厂职工,尤其是女职工相当有竞争力。

    仅凭无论男女都有住房这一点,就打败了全市99.99%的单位。

    而且能在833那种军工厂工作的年轻人,政治背景都很清白。

    这年头找对象,学历其实不太重要,有时候高中生和大学生没啥区别,很多家长要看工作和家庭出身。

    所以,曙光厂的未婚女同志们,还是有底气好好挑一挑的。

    台上常老师的《花木兰》正式开场,观众席渐渐安静下来。

    吴峥嵘微微点了点头,表示将她的话听进去了。

    叶满枝便没再多说什么。

    吴大博士不是什么热心肠,但是每次都能出色完成组织交办的任务。

    所以,小叶副书记对他还是很信任的。

    果然,吴峥嵘不负所托,看完演出的第二天上午,就给她来了电话。

    1062研究所有14名未婚同志,11男3女,其中有11人自愿报名参加联谊活动。

    另有三名男同志一心扑在工作上,暂无谈对象结婚的打算,被姜所长劈头盖脸骂了一顿后,终于意识到了家庭的重要性,最终自愿报名参加了。

    叶满枝忍笑与吴所道了谢,另外请他代为转达对姜所长的谢意。

    放下电话,她坐在原地笑了一会儿。

    没想到研究所的光棍还挺多的。

    *

    中午去食堂吃午饭的时候,叶满枝瞧见了曲知音,便将部队研究所的未婚同志也会参加联谊的消息告诉她。

    “曲主席,咱们曙光厂刚刚军转民,很多单位对咱们还不了解,这次咱把联谊活动办得热闹一点,多联系几个单位。一方面帮助年轻人找对象,另一方面,咱也对外展示一下曙光厂的实力。”

    曲知音高兴道:“那可太好了!我尽快组织人手把文化宫打扫出来,好好布置一下场地!”

    “对,要办咱就好好办,如果需要用钱,你就直接来找我,别去麻烦雷厂长了。”

    “哈哈,行。”

    老雷现在恨不得将一分钱掰成两瓣花,被工会的小干事起个外号叫“雷貔貅”,只能有进账,不能有出账。

    正被两位女同志私下嘀咕的雷万元,端着饭盒走过来,对叶满枝说:“叶厂长,我这几天要去一趟中江专区,厂里这边你受累都盯着点。”

    “没问题。”刚在背后说人的叶满枝心虚地笑笑,主动问,“厂长,你去中江那边干什么啊?”

    雷万元说:“我找人联系了中江专区那边的一个机械厂,他们厂有几辆解放牌5吨载重汽车,可能会转手。”

    “解放牌的车,满打满算顶多用了十年,才用十年就卖啊?”

    叶满枝在心里感叹人家的条件太富裕了。

    解放牌是56年投产的,哪怕是最老的一批车,车龄也才十年而已。

    这样的车放在工厂里还能用呢。

    雷万元猜测:“估计是人家想换更好的车了,我先去中江专区实地看看车况,尽快把咱们的车队重新拉起来。”

    说起曙光厂的车队,那可真是能抹一把辛酸泪。

    最辉煌的时候,厂里有二十多辆卡车,供运科管着的司机足有四十人!

    那一溜长长的卡车整天排着队在厂里进进出出,老气派了!

    可惜833厂离开时,要用卡车运输设备,顺带着将车队也带走了。

    只给曙光厂留了一辆破车。

    叶满枝赞同道:“咱们厂的确得尽快买车了,果酱厂招工结束,给工人做完培训以后,马上就能开工。果园没有卡车,咱们运输水果的时候,要用自己的车。”

    雷万元一拍脑门,“把果酱厂这一茬忘了,那咱们厂的车队,最起码需要五辆车才能周转得开,还得再采购四辆。”

    另外三位副厂长主要负责技术和车间生产,每人各管一摊子事。

    而对外联络、到处找钱、买车买设备的活儿,还得落在雷万元和叶满枝肩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