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尘: 280-29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凤尘》 280-290(第12/17页)

  凤杞道:“我虽不喜欢读书,四书好歹是启蒙,都是背得滚瓜烂熟的童子功。他的意思我一看就明白了:郭承恩还想两头骑墙,给应州驻军的幹不思那里,送的信是表忠心,把他自以为知道的太行军的消息透露了些许过去,特别说会以我的名义下旨给高嘉树,命他到磁州备粮。离开山岭和陉口,太行军的优势必然大减,幹不思从太行东一路疾驰,可以在磁州给你夫君致命的一击。”

    凤栖脸色冷冷的,倒一笑道:“哼,他好‘聪明’,投靠了东又投靠了西,哪一头都留着活路呢。而且这招驱狼斗虎的法子,主要是为了削减嘉树的实力,甚至以擒贼擒王的战术彻底灭了嘉树。这样,你原本还能凭倚嘉树,现在只能独倚他了,他掌控了并州的军权,再架空了你,很快就能成为献帝时的曹操、高贵乡公时的司马昭了。”

    凤杞说:“我知道啊。但妹夫他留下四个字‘将计就计’。”

    凤栖一把抓过他案前高云桐的信,娇蛮地说:“不成,得让我看看,他到底在想什么?”

    凤杞拿妹妹哪有办法,只在一旁无奈地笑。

    凤栖原有些生气,不知高云桐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但看完他写给皇帝的那封由四书拼缀的信,每句里意思隐晦,但点画似“随意”地散布,实则构成了简略但完整的方略。确实是将计就计。

    凤栖看完,征询地看了一眼凤杞,等凤杞点头,便把高云桐的信在烛火上烧了,说:“他此举实在犯险……但若是成了,可以一举两得。”

    那张信纸大部分成了灰烬时,凤栖把手里捏的一小团纸一起丢进了火盆,盯着突然燃起,又渐渐熄灭的最后一点火星,说:“汴梁那边,是不是也有郭承恩派去的斥候?”

    “是的。也没有拦。不仅他派斥候,好像幹不思那里也从东边驿路派了人往汴梁赶。”

    凤栖说:“如此,我要给温凌写一封信。”

    凤杞张了张嘴,最终说:“也只有你能忍常人之不能忍。”

    凤栖诧异地笑道:“这些有什么不能忍的?温凌以前放我一马,现在又是可以利用的敌人。郭承恩能耍心思驱狼斗虎,我便可以釜底抽薪了嘛!”

    第 288 章

    高云桐时不时会接到并州来的密信, 看完也均付之一炬。

    “靺鞨贼子要往磁州去,我们也到磁州会一会罢。”

    磁州是座小城,墙不高而濠不深, 对付压境而来的幹不思大军, 只怕有些困难。

    他手下的太行义军不由也问:“这……是不是有点冒险了?我们在八陉对付他,倒不好?”

    高云桐譬说:“我们在八陉对付他,诚然是胜多败少, 但是八陉都是险窄之路, 自古闻名,幹不思也有警惕, 不会跟我们在八陉里决战, 不会把主力放在八陉或陉口,我们没法剿灭他的大部队;即便把他诱到八陉里面,道路那么窄,行军肯定也慢,到时候排成一字长蛇,我们想一口气拿下他的主力也很难,反倒让他有了首尾呼应的能力。”

    但是在磁州以万人对抗人家几十万, 感觉是以卵击石。

    高云桐笑道:“磁州城虽小,好歹有城,可以护住我们的主力,而主力之外, 则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了。”

    因为并州和太行八陉基本都掌控在南梁这个新政权的手里,所以密信虽密, 其他随斥候人马而来的还有好些东西:山寨里队伍最缺乏的盐巴有好几袋,蒸过的烈酒有几坛, 还有弓箭弩张、火药坛子之类的消耗性武器,还有一身秋天的夹袄和一袋子铜钱,是特为交代是“送给高将军”的。

    高云桐拈一拈那件丝绵的夹袄,就知道出自谁手。

    外头只是大青布,里面却是细绢,贴身也柔软,丝绵絮得厚薄均匀,背脊和肚腹处软和轻暖,腋下肘部又方便活动,里襟还用红丝线小小地绣了个“高”字,峄山碑的笔意融合于针线之中。

    他试了试新衣服,感觉很舍不得穿。

    又提起一旁的袋子,里面沉甸甸的,一晃就响。

    耿大哥等人打趣道:“啧啧,还是有个浑家好!衣服嘛做得簇簇新的,还怕郎君钱不够花,巴巴地大老远送钱过来。有人疼啊,叫人羡慕不来!”

    高云桐笑起来:“瞧你吃啥醋呢!赶明儿把靺鞨人打出我们地界儿,你不还娶你那个‘在大名府财主家赁作厨娘的蠢婆娘’回来,热炕头上生十个八个孩子?”

    大家都笑起来:

    “哦哟,耿大哥志向不小啊!”

    “生十个八个,耿大哥不心疼浑家的?”

    “大名府也不远!过了黄河,出了磁州,马车摇一天就能到了!”

    …………

    耿大哥挠着头:“怎么说到我这里来……蠢婆娘还不知现在活没活着呢……”

    说完,四周突然安静了,耿大哥蹲在那儿,又挠了挠发痒似的头皮,想要打趣一句什么,但一股子酸楚气突然涌到鼻腔里大名府是汴梁失守后割让给靺鞨的,听说靺鞨士兵所到之处,略平头整脸的姑娘小媳妇都逃不掉苦命,那些敌陷区的普通百姓遭了多少劫难,死了多少人!

    只是心里有个念想,谁还敢真想?简直是妄想似的!

    高云桐自己盼来了妻子归来,运气是天赐的好。

    但也因此这会儿不知道怎么劝解才好,只能说一句“别担心,吉人自有天相。”隔靴搔痒似的,劝不到点子上。

    倒是耿大哥起身,带着几分豪迈劲儿说:“嗐!想那么多有的没的干嘛!高将军已经给大家伙儿指了明路了:赶明儿把靺鞨人打出我们地界儿,家里该团圆的就能团圆了,该续前缘的就可以续前缘了,实在运气不好的……咱自己总归平平安安地活过来了,能在这样的战乱里活过来,还有啥可以奢求的?哥儿们,咱就好好跟着高将军干就是了!”叔次

    高云桐到晚上时,摸着枕边那一口袋铜板才琢磨清楚自己一直感觉的不对劲是什么并州钱粮虽算不上很富余,但皇室有当年晋王府的厚积和晋王三婿的扶助,经济状况还是可以的。凤栖若真是要贴补他,给粮、给盐、给油、给肉……都比给铜钱划算;而且铜重的要死,却远不如金银值钱,一袋子铜板,可能不如一两碎银子价昂,她为什么叫人大老远地翻山越岭,送一袋子铜钱?

    事有反常必有妖。

    他一骨碌爬起身,把一袋子铜板倒在床铺上,想看看里面是不是夹带了什么消息。

    铜板有好几百个,新的旧的都有,但翻了很久都没发现夹带字条什么的,甚至把装钱的袋子都翻过来看了几遍,也没发现一条消息。

    她在随皇帝密旨而附来的家书里,除了叫他努力加餐饭之外,只在一直强调民心可用、信心可贵,郭氏翻覆,他嘉树亦可翻覆。

    但没写怎么翻覆,用什么翻覆他手下的太行军和并州军都是忠心于他的,唯有狗皮膏药一般的一千常胜军,天天颐指气使,简直还把他这个将军当做当年郭承恩麾下的小厮。

    高云桐想着郭承恩那些手下的嘴脸,一声冷笑,自语道:“我连章谊都不怕,流配都不怕,死都不怕,我还担心你们这些小喽啰?”

    拿起一个看不出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