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黄赵璲: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姚黄赵璲》 120-130(第6/15页)

 贤妃笑容和蔼:“不碍事,我也是随口问问。”

    柔妃、福成长公主也都摸清姚黄的脾气了,能说会道的,便没人来挑她睡懒觉这点小毛病,毕竟挑了也赚不到什么好处。

    周皇后道:“今日是第一天,你们过来请个安就算了,以后逢五的早上过来一趟就行,平时就去北苑赏景游玩吧,难得今年皇上有闲情逸致带咱们出来,莫辜负了这边的秀丽山水。”

    王妃侧妃们齐声应下。

    落座之后,福成长公主看向自家女儿,笑道:“庆王那边送捷报来了,潭州山匪已被铲除,这会儿庆王应该正往回赶了,过个十来天就能到北苑。”

    郑元贞是真的惊讶:“这么快?”

    贤妃打趣道:“庆王文武双全,我们都知道他此行必然马到功成,你这个庆王妃与他朝夕相处,比我们更该清楚他的本事啊。”

    郑元贞害羞般低下头,她是很清楚庆王,文采有骑射武艺也不俗,更清楚庆王的自负自大,潭州府兵徒劳几次都抓不到的匪群,她推测庆王至少要用一个月的时间去部署,现在算来,除去路程耽误的时日以及捷报传来的时日,庆王只用半个月就打完了?

    意外归意外,庆王立了功也给她长了面子,郑元贞还是很高兴的。

    姚黄带着陈萤及时送上贺喜。

    贤妃暗暗点头,就算她不舒服庆王立了功,这会儿她跟儿媳妇也都得表现出高兴才行。

    等闲话聊得差不多了,周皇后放年轻人去玩的时候,姚黄说她要去珍兽园,问谁要同去。

    敦哥儿三个孩子最先露出向往之色,那陈萤三位母亲肯定要跟着。

    二公主看向大公主。

    大公主:“珍兽园走过去要四五里地,我叫人安排马车?”

    姚黄笑道:“可以啊,不过我要骑马的,马车实在是坐够了。”

    大公主、二公主便也选择了骑马。

    郑元贞想跟母亲、柔妃多了解庆王的捷报,没有出声。

    可惜柔妃知道的也不多,皇上体谅她们惦记着庆王的安危,看完折子后只让小太监来报了喜讯,更多的她得晚上见了皇上再问。

    姚黄在珍兽园逛了一上午,晌午回来吃顿饭歇个晌,就又叫上大公主、二公主去草原上跑马了。陈萤虽然比她小一岁,可康王府有个归陈萤教养的小世子,早早当了母亲的陈萤就没那么自由了,或者说她胆小谨慎的性子很难放开了去玩。

    至于郑元贞,姚黄单纯是不想去巴结,大公主、二公主也是上午游玩时顺便约好的。

    而下午正是永昌帝比较空的时候。

    都来北苑了,永昌帝自然要出去透透气,本想叫上两个儿子,然而想到老二坐着轮椅上下马不方便,永昌帝干脆谁都没叫,只带了一队御前侍卫。

    上马之前,永昌帝扫了眼候在附近的两排侍卫,全是他亲自选出来的健壮儿郎,年纪最大的也才三十出头,再大就会放出去做武官,换新的年轻儿郎进来。

    这都是要保护他的近身侍卫,永昌帝要信任他们,就得恩威并重,如此才能养出君臣之情,才能让侍卫们甘心为他效命。

    儿子们跟他们身边的侍卫应该是一样的关系,老三倒好,一口气害死了二十个近身侍卫,这让活下来的那两个怎么看他,让留在王府他没带过去的那些侍卫怎么看他?

    包括冤死的那近千潭州府兵,全是二三十岁的年轻儿郎,全是别家爹娘眼中的心肝肉,就因为老三的自大,全没了!

    诚然,与敌国交战时报上来的亡兵动辄成千上万,但那是为了保家卫国为了驱除外敌无法避免的伤亡,永昌帝心疼他们却也以他们为傲,潭州这一千府兵的死又算怎么回事?

    他们的父母、街坊会怪老三吗?会吧,只是他们怪老三的时候,大概也会顺便骂京城的老皇帝一顿,骂他派了个这么无能的王爷过去。

    骑在马上,永昌帝越想越气。

    跟着,他看到了一道骑着枣红骏马从远处山丘上俯冲下来的绿裙身影,骏马身姿矫健,流霞一般一直飞到了他坐在两匹骏马上等待的公主身边,随即又有清脆快意的笑声传来,正是他的二儿媳。

    认出父皇,姑嫂三个快马跑了过来。

    永昌帝训斥二儿媳:“你倒是胆大,就不怕马失前蹄摔了你?”

    再想到老二的残腿,想象夫妻俩都坐在轮椅上的画面,永昌帝的心情登时又跌落千丈。

    永昌帝的脸色很凶,但训斥的背后是长辈的关心,姚黄没啥好怕的,摸摸霓光的脖子,笑着道:“父皇,王爷说霓光是当年您赏赐他的千里宝马,我就是不信自己的骑术,也信父皇挑马的眼光啊,刚刚父皇亲眼瞧见的,霓光没辜负您的信任,跑得好着呢。”

    永昌帝:“……”

    他再去看那匹被赐名霓光的骏马,膘肥体健,果然是匹好马。

    所以啊,还是得挑好马,劣马硬抬举他只会坏事!

    作者有话说:

    霓光:谁是【小丑】【小丑】【小丑】

    第125章

    给两位公主修府邸的差事大体上还算清闲,所以酉时一到赵璲就离开了他在行官的公房。

    行宫这边圣驾来得少,为了避免铺张浪费,外朝官署建得远没有京城那边的宽阔气派,不过能随驾避暑的都是文武高官以及跑腿的小吏,本就不需要太大的地方,像工部这里只有前后两进院子,尚书严纶大人做主单独分了一大间给惠王。

    而早在永昌帝决定来行宫避暑时就给工部下了旨意,让工部安排工匠把行宫这边的门槛也都改了,严纶再以人手不够用为由让惠王爷自己出几个工匠去改他在行宫的住处以及公房的门槛……

    如此,惠王爷在行宫各处的走动如在皇宫时一般顺畅。

    青霭推着轮椅,飞泉锁好屋门,主仆三个不缓不急地离开了工部。

    在通往后殿的宫道上遇到了康王。

    康王一靠近,青霭便识趣地让出了轮椅,他知道自家王爷从不会在这种小事上与康王推来让去。

    康王让几个近侍离远点,单独推着二弟往前走,笑道:“三弟一到潭州就把那帮山匪剿灭了,这事二弟听说了没?”

    重要军务需要保密,似这等捷报,父皇阅览后官员之间就会传开。

    在工部待了一整日且除了严纶没人会来找他闲聊的惠王爷摇了摇头。

    康王:“……”

    想想二弟书呆子的性子,康王压低声音道:“别人只知道三弟打赢了,我看过中书省发过来让户部批抚恤银的折子,二弟猜猜,三弟这次剿匪一共出了多少伤亡?”

    赵璲配合地问:“多少?”

    康王:“七个荆州水军,九百七十七个潭州府兵。”

    赵璲皱眉,他记得之前朝会上提起此事时,称潭州匪群只有千人。

    康王继续透露彭大纪折子上的详情,说那些府兵都是被冯知府身边的小妾内奸害的。

    最后,康王叹了口气:“虽然匪患是除了,可这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