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孟祝明春晰: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卿孟祝明春晰》 120-130(第5/16页)

量解决鸟类的问题。

    赵和曦也惆怅:“这个要怎么解决?它们不怕稻草人,人又不能全天候地待在田里驱赶它们。大鹅、小獭和小狐它们虽然能驱赶一定的鸟类,但是我们的农田面积太大了,它们也驱赶不了。”

    卿孟祝:“其他农户怎么办?”

    赵和曦:“就让鸟吃,算正常的损耗,实在不行就套袋。”

    卿孟祝:“套袋会影响植物的生长,这个不行。”

    赵和曦:“那要养小动物吗?我看养狗就挺好的,它们基本不吃菜,在农田里活动,可以赶鸟。”

    卿孟祝:“它们是不吃菜,可会拆家啊。要是赶兴奋了,也会祸害菜的,毕竟不可能每只狗子都像护法、护卫它们那么聪明。”

    赵和曦想了想:“养猫头鹰?你们家竹林里活动的那只猫头鹰赶鸟也挺厉害。”

    卿孟祝:“猫头鹰是保护动物,而且它习惯夜里活动,顶多加上晨昏出来活动一下,根本没办法全天候赶鸟。”

    赵和曦:“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要怎么办哦?”

    卿孟祝:“我再想想。”

    第124章 我们种桑葚吧

    经过综合考虑之后,卿孟祝他们在农田里安装了拦鸟网,还喷了驱鸟剂。

    拦鸟网和驱鸟剂的效果非常明显。

    用了之后,过来他们农田里啄菜苗吃的鸟儿果然少了很多,就算有鸟儿,也经常被挂在拦鸟网上。

    他们每天早上到田里的第一件事就是将挂在网上的各色鸟儿给解救下来。

    鸟儿作为野生动物,包含的细菌病毒比较多,他们也没有当法外狂徒,吃野生动物的习惯,所以每次他们都会将鸟儿放生。

    不过,他们没有吃鸟儿的习惯,有些捕食鸟儿的动物却会专门在拦鸟网下等着,比如鹰、狐、獭等,每一次都会将场面弄得特别凶残。

    多来几次之后,野鸟也知道他们家的农田大概不是什么好地方,渐渐对他们的农田避而远之。

    赵和曦看着总算解决了的野鸟问题,松一口气:“我还以为要跟这些野鸟做长期的斗争。”

    野鸟虽然会吃掉一部分昆虫,但它们会吃掉更多的蔬菜,对于商业种植来说,还真顶不住它们的祸害。

    卿孟祝:“还好,实在不行我再想点别的办法。”

    他这几天已经去星际商城看过了,星际商城也有专门的驱鸟仪器,是来自科技位面的产品,有点像小型飞行器和驱鸟剂的结合。

    要是他们的拦鸟网和驱鸟剂还搞不定这群野鸟,他就要购买那款产品,再让明春晰帮忙找公司生产出来了。

    那款产品应该挺好用的,就是价格比较贵,一架就要上万星币。

    卿孟祝估计这里面也包含了专利费,避免他们仿制,要不是非常必要,他还挺不想交这个费的。

    说完鸟儿的事,赵和曦将打印好的文件递给他:“现在我们来说说水果。”

    卿孟祝:“什么水果?我们不是种草莓了吗?”

    赵和曦:“还有树上种的水果,反正现在稍微有空,可以多种一点水果。”

    卿孟祝:“我看看,蓝莓、樱桃、桃子、杨梅——都是本地比较常见的水果?”

    赵和曦:“对啊,你不是说,未来要将水果也安排上?反正种水果不像种蔬菜那么麻烦,管理成本也比较低,投资一次可以生产好几年,我觉得可行。”

    卿孟祝想了想:“我们这里好像没什么特别出名的水果?”

    他们镇也有种水果的,不过就是一些普普通通的梅子、桃子、李子、橘子,因为品质比较一般,很多时候水果成熟了也没人去摘——今年的梅子就这样,卖不上价,人们不愿搭上人工费。

    赵和曦很乐观:“没事,我们自己选优良的品种,种出来之后就出名了。”

    卿孟祝摇摇头:“不一样。”

    卿孟祝现在的辣椒、番茄和莲的种植水平都达到了初级,对种植有自己的理解。

    在种植方面,种植者固然可以通过选种和管理来培育优秀的品种,但那些最棒的品种肯定跟当地的气候水文条件相关。

    他们这里没有特别出名的水果,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这里不适合种水果。

    赵和曦:“那你想怎么办?”

    卿孟祝:“另外找地方吧,看看附近有没有哪个地方比较适合种什么水果?”

    赵和曦收起文件:“我还以为你们只想在村里种。”

    卿孟祝:“我们将目光放长远一点,现在物流那么发达,也没必要局限村里。”

    他种竹子的时候改造过土壤,改造的时候花了多少成本,做了多少事情,他心里一清二楚。

    与其费劲巴拉地改造,不如去寻找比较合适的地方,反而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卿孟祝跟赵和曦商量过后,让赵和曦收集一下资料,看附近有没有什么适合种水果的地方,同时,他也寻找合适的种植地。

    卿孟祝把相关计划跟明春晰说了之后,明春晰问:“你大概想种什么?现在有目标了吗?”

    卿孟祝:“还没有,正在考虑,不过可能会倾向于夏季水果和秋季水果之类的。”

    卿孟祝解释道:“现在我们已经有草莓了,草莓算冬春水果,夏秋的水果还没着落,希望能有合适的地方种夏秋水果,到时候可以放到蔬菜包里,一起配送给客户。”

    明春晰听他这么说,问道:“桑葚算夏秋水果吗?”

    卿孟祝对桑葚还真不太熟:“我查查。好像桑葚是春末夏初的水果,算夏季水果。”

    明春晰:“我们之前去团建的时候,有一次在泾南山里团建,它那山上的桑葚就挺多,又大又黑,吃起来很不错。”

    卿孟祝想起来了:“他们那里的丝绸是不是特别有名?我小时候,我妈还有一条他们那里出产的丝绸裙子。”

    明春晰:“对,以前产丝绸。”

    卿孟祝:“为什么现在不产了?”

    明春晰:“可能因为不挣钱?家庭作坊养蚕现在已经拼不过工厂?加上深山里许多人搬出来了,现在就没什么人留在山里养蚕。”

    卿孟祝:“也有可能。”

    卿孟祝被明春晰提醒,立即上网查泾南那边的桑蚕。

    那边的桑蚕一直很有名,直到近代才没落。

    他看了好些资料,资料说,除了现在的手工养殖比不上工厂养殖之外,还因为蚕对各种农药和杀虫剂太敏感了,有时候喷过花露水的人去蚕房走一圈,蚕都会死掉大半。

    养蚕的风险大,收益差,慢慢地,大家就不养了。

    现在泾南的人大多数已经搬出来了,只有一些老人还留守在村镇里。

    因为人少,现在泾南的环境变得非常好,里面还开了好些民宿,好些旅游团会去那边徒步旅行。

    看资料,去泾南种桑好像还真可行,不过究竟怎么样,他们得去现场考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