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卿孟祝明春晰》 100-110(第12/15页)
土壤学对他来说是全新的东西,得到的经验就显得异常清晰。
两人并肩坐在一起办公。
卿孟祝飞快地打着字,刷刷地,一口气写了五千多字土壤调节方案。
等他写完,明春晰仔细看过,感觉他直接写了一篇数据翔实且操作简单的小论文出来。
因为文章特别简洁明了,看起来颇有美感。
明春晰看得赞叹不已,忍不住抱住卿孟祝亲了一下。
卿孟祝等明春晰看完,提完意见,兴冲冲地拿给赵和曦看。
赵和曦看得两眼都是蚊香圈,感觉自己的精神世界都受到了污染。
看了好一会儿,好不容易从头到尾看完一遍,赵和曦揉着眉心:“孟祝你来指挥吧,你怎么说我怎么做,绝无二话。”
卿孟祝:“你对这个方案怎么看?”
赵和曦深吸一口气,真诚地看着卿孟祝:“字我都认识,就是一点都没在我脑海中留下印象。你要问我怎么看,我没记住。”
卿孟祝:“……知道了。那就按这个方案操作吧,我个人向公司先买一批紫云英,麻烦冯姨他们帮忙撒到梯田里。”
赵和曦:“没问题,只要做好账就行。”
梯田属于卿孟祝的个人资产,紫云英属于公司资产,虽然只是左手倒右手的事情,但账还是要算清楚了。
卿孟祝用公司的紫云英,一是公司的田里用不了那么多紫云英,可以稍微挪一部分出来;二则他们公司的紫云英也是他亲眼看着种下去的,质量比外面的紫云英好得多,能达到最好的肥田效果。
卿孟祝跟赵和曦沟通好了,就打算租收割机回来收割紫云英。
刚好收割机收割的时候能直接把紫云英切碎,省得他们还要二次切割。
赵和曦对所有流程都没意见,只是提醒卿孟祝:“梯田那边的田租那么低,违约金也低,你改造好了万一有人毁约,就白投入了。”
卿孟祝说道:“没事,如果到时候田主人要收回去,我麻烦一点,让挖掘机过来把田里的耕作层挖走,换上普通的土壤就行。”
赵和曦:“还能这样?”
卿孟祝:“为什么不能?对方当君子我们就当君子,对方当小人,我们也当小人。”
卿孟祝说道:“不止梯田这边,我们所有的项目都这么干。我们吃亏点不要紧,主要不能让违约者占到便宜,要不然以后占便宜的人就会多了。”
赵和曦:“行,我记住了。”
卿孟祝很快就安排了人将收割好又切碎了的紫云英均匀地撒在梯田里。
除了撒紫云英,他还特地买了有机肥,也一起撒到梯田里。
现在公司的规模比较大,他们买了专门的耕田机。
自家的公司收费低,卿孟祝不惜成本,直接让耕田机开过去梯田那边深耕,将撒下去的有机肥和紫云英充分混合到泥土里。
冯凝香问:“这样弄了之后什么时候才能种这地啊?”
卿孟祝:“过几天就行,紫云英比较安全,有机肥又是腐熟了的有机肥,过几天移栽也不至于烧根。”
冯凝香:“那移栽花椒,还是我们来移栽?”
卿孟祝:“对,还要辛苦大家一下。”
谭文磊在旁边回道:“不辛苦,都是拿工资的。”
大家都笑,接着又打听是不是所有土都可以这样改造。
干活挺无聊,卿孟祝也不介意多说几句:“以后不知道会怎么样?现有的耕地基本都可以这么改造。”
卿孟祝解释道:“我们国家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偏低,除了东北之外,都可以这么来一遍。东北不清楚,他们那边的有机质可能不用补充,不过我也没亲眼看过。”
冯凝香:“意思是,反正现在的土壤不够肥,想要种得更好,可以给土壤补肥?”
卿孟祝:“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我们现在补充土壤的基础成分,等基础成分补好了,再进一步补其他的肥。”
冯凝香感慨:“你们读书人真是一套一套的,我们哪知道这些,怪不得种了那么多年也不挣钱。”
赵和曦在旁边喊道:“一般读书人也不知道这个,反正我就不知道。”
谭文磊喊道:“赵总你又不是学这个的。”
赵和曦:“专门学的人,种不好地的也很多啊。”
谭文磊:“那倒是,我看很多农学生也亏钱。”
大家随口聊着,心里倒是更坚定了跟着卿孟祝干的决心。
等他们给所有的梯田施完肥,已经过了三天。
施完肥的梯田跟之前完全不一样了,土壤的颜色不一样,气味也不一样。
哪怕没有经验的人,看现在的土壤也知道现在的土壤比之前好得多。
赵和曦站在田埂上感慨:“我看你施这个肥、那个肥,施了一大堆,还想着这些肥料会不会互相打架,没想到出来的效果这么好。”
卿孟祝:“那是,我现在可是专业人士。”
赵和曦不知道他说的是真话,只道:“那我也是专业人士,我现在算是个专业的农民了。”
卿孟祝拍着他的肩膀:“好事,专业人士都挺挣钱的。”
第109章 要给辣椒扣大棚吗?
土壤调理好了之后,卿孟祝他们开始移栽花椒。
花椒才刚出苗不久,枝条十分细弱,不过叶子倒挺油亮,看着还算精神。
赵和曦拿着育苗杯左看右看,有点担心:“这么小就移栽了吗?要不要等它们再长一长?”
卿孟祝:“移栽吧。再过一段时间天气冷了,反而不太好移栽了。”
赵和曦:“现在就已经挺冷了。”
卿孟祝:“没关系,直接铺一层地膜再种,不会有太大的影响。现在种下去,还能帮助它们尽早适应地温。”
卿孟祝为了保护土壤,特地在网上买了可分解的地膜。
这种地膜属于环保地膜,半年内会自动分解,分解后不污染环境,对有机农业比较友好。
唯一的问题就是这种地膜的价格比较贵,一卷地膜顶普通地膜十卷。
卿孟祝现在不是很缺钱,稍微考虑了一下,最终还是买了这种地膜。
种植的时候,冯凝香他们特地带了烫膜器过来。
这种烫膜器是带把手的金属圆盒子,圆盒子里面放着燃烧的木炭,他们用的时候直接提着把手把圆盒子往地膜上烫,一烫就能烫出一个洞,比人工挖洞要简单方便得多。
卿孟祝之前还想着他们人工挖洞算了,没想到有这种方法,看到工具的时候很为大家的巧思而惊叹。
谭文磊:“以前种田的小工具可多了,分得也细,我以前还做了许多,可惜后来都用机器了,那些工具就收起来了。”
卿孟祝拿着烫膜器翻来覆去地看:“都是谁发明出来的?也太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