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少爷竟被假少爷逼着科举: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真少爷竟被假少爷逼着科举》 50-60(第6/51页)

—寡母白日下田熬夜绣花攒钱督促儿读书,这儿子考上状元了给母请表彰。

    苏敬仪憋住儿子不会赚钱没用的吐槽,认真封建思维,挥笔打草稿。

    聚精会神写完一篇辞藻华丽的姘文后,苏敬仪完成前面两题。等一气呵成后,他才有心思吃饭。

    吃完饭,他便立即交卷了。

    拿着敲印的浮票,苏敬仪再一次核对完传说中贵的印泥后,便无视其他人的眼神,静静等待。

    等了又等,第一批只等到凌敏一个人。

    于是他们两就出门等待。

    万万没想到孔睿还没走。

    因此三人一起等,边等边闲聊答题情况。

    “按着咱们战略,这一场我的文风我自己都认不出来。”

    ——避免被家讳踢出去,所以他们一行人干脆“模仿”世家子弟了。

    孔睿闻言比考试的还激动无比:“我现在要是能进阅卷室,看到考官们的表情就好了。”

    凌敏嗯了一声,也有些感慨:“这回考试真是长见识啊。”

    “你府试还考吗?”

    苏敬仪默默远离。

    孔睿跟着远离:“咱们聊点别的。”

    “对。”

    “这个印泥也是学问啊。你们到底怎么辨认出级别啊?”

    “我二叔狗鼻子,他在官印局待久了,这气味……”

    得了个知识点,苏敬仪等到其他三人了。瞧着三人表情都有些亢奋,便狠狠狠狠吁口气:“走!回家补眠!接下来就不是我们的事了!”

    这个阅卷战场要是不公平,老一辈直接能掀了整个科举的规矩!

    就在苏敬仪感慨时,贡院内主考官顺天府尹瞧着被推荐到他手里的卷子。

    辞藻华丽的,可运用平仄却不是很和谐,但也无伤大雅,只是……只是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

    “大人,这篇骈体章奏形式瑰丽、情文并茂,行文流畅,颇有三十六体之韵。如此深厚功底,实乃人才。”

    这顺天府尹精通诗词歌赋,颇有三十六体遗风——温庭筠与李商隐、段成式骈体齐名,因为三人都排行十六,人称“三十六体”。

    闻言,顺天府尹看着笑得乐呵的同考官,点点头,落笔一个中。

    他认同推荐。

    这……这骈文他也想起来为什么不对劲了!

    他写的!

    绝对是仿照他写的!

    曾经翰林院呆过,写的诏书之一!

    是哪家诰命夫人来着?

    算了,先聚精会神阅卷!

    这一阅卷,两天时间一闪而过。

    随后便是最为刺激的核对环节了。

    负责阅卷的某些考官们都想歇口气了,毕竟这最后一场选的都是文采极佳的,没十年功底写不出来的姘文。

    众人喝口茶,慢慢悠悠等着最后的排名。

    可万万没想到,一个小时后核对完五场座号五场成绩以及避讳等关卡,众人望着榜单的排名全都惊呆了。有小年轻更是脱口而出:“这怎么可能,苏敬仪一个目不识丁的,怎么会排第八名?”

    第52章  是真的。五个,不,六个都上榜了!

    周遭诡异的寂静一瞬。

    顺天府尹横扫了眼开口的小年轻。当然这个小年轻只是相较于场内的阅卷官而言,显得年轻气盛,不会遮掩傲慢的偏见。

    感慨着,顺天府尹飞速回想自己进贡院前看过的履历表,而后眉头一拧。

    大意了!

    从翰林院调来了东华书院派系的学生。

    此人名潘昌栋,前一科的二甲进士。求学履历与东华书院无关,但其外祖父却是东华书院的夫子。

    潘昌栋迎着众人落在他身上的视线,尤其是撞见了顺天府尹拧眉不喜的模样。见状,他默念一句“富贵险中求”后,张口缓缓且笃定道:“得亏这是草榜!”

    草榜,顾名思义为避免榜单出错所诞生的榜单。

    因此核对的流程规定的颇为详细:

    第一步、登记座号的书吏需按照榜单名次再次核对五场座号是否该考生名下。

    第二步、书吏核对结束后会当着全体考官的面,将名次和考生姓名以及亲供(为避免有重名者)按序念一遍。

    第三步、主考官验证登记册整本册子是否有缺损、印戳是否完好;考官协同主考官验证考生五场座号印戳等是否完整。

    第四步、双方验证座号、姓名、亲供籍贯和名次的确一致后,再由主考官填写正榜!

    因此眼下还有机会校正“错误”!

    毕竟目前才进行到第一步!

    潘昌栋想着核对的流程,眼角余光飞快闪过几个面容相熟的官吏。琢磨着自己进考场前得到的指令,他紧张的吞咽了一下口水,话语却是说得掷地有声,甚至隐含些亢奋:“大人,下官斗胆。这苏敬仪名次实在出乎意料!”

    肯定有猫腻在,否则怎么越过那么多世家子弟直接摇身一变成第八名?

    这简直是对像他们这样寒窗苦读二十几年的侮辱和蔑视!

    光想想甚至心中都燃烧出愤怒的正义之气,潘昌栋抬眸望着顺天府尹身侧记录贡院点滴的监察御史,加重了音调:“昔年公审时他的言行举止,是大家有目共睹甚至记录在册的。又不是苏琮,少有才名!下官冒昧得罪大人得罪诸位恳求再一次核对,总比榜单公布后我等遭受滔天非议要强!”

    闻言众人互相对视一眼。有人顺着潘昌栋的视线看了眼记录的监察御史,不急不缓开口了:“府尹大人,此话也有理。咱们总归妥帖仔细些为好。毕竟眼下是大比之年。全国人杰皆汇聚在京,文辩议论免不了。这些学子对于一鸣惊人之事也总会格外关注。苏敬仪不过三年苦学却越过京城原本素有才名的读书郎高居第八,或许都会被好事者视作整个京城的文教水准,从而断章取义引发纷争。故此下官斗胆,不如朱卷墨卷和草稿,三卷一同核查。如此审核妥当到位,日后若有纷争,我等也有底气应对!”

    听得要三卷一起查,拿出查舞弊的架势来,其他阅卷官们纷纷开口附和。

    作为阅卷官,他们敢确保自己推荐的卷子是真真实实有水平的。因此出问题的或许就在外帘的那些人身上。

    相较而言,外帘巡逻、受卷、弥封、誊录、对读这些人员,可是大兴县书吏、以及秀才亦或是他县的名师大儒担任。不像内帘,能经历阅卷、搜落卷、录取、发榜四大环节的可都是正儿八经的官吏。作为官吏他们自是更加爱惜羽毛的。

    被腹诽的外帘考官们自问也不是个傻的。这明晃晃的一顶“舞弊”的帽子往他们头上扣啊!

    当即负责登记册的书吏面色沉沉,想着县衙内某些时,唯恐有人真脑子糊涂了干出违法乱纪的事情来,到时候连累到他们。因此他直接越身而出,朝顺天府尹一弯腰,道:“诸位大人说得也对!府尹大人,卑职斗胆,除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