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真少爷竟被假少爷逼着科举》 25-30(第3/22页)
衣卫,我们这些嘴笨的只会拍案挥刀的倒也不用害怕担心了连累主子您的英明。”
瞧着如此大逆不道的钟刑,武帝冷哼一声,却也没怪罪,反而抬手指指文章,道:“朕以为你会琢磨苏琮这个商贾之子。毕竟有些天赋。”
“这……这样的天才,若是得了主子的青睐,自然是主子您安排。卑职也就瞎琢磨这些讲究点屠狗辈道义的事情。”
武帝屈指在桌案上轻轻一点:“天才过目不忘让人震惊,但你自己捋一捋前因后果,很显然引子可是由苏敬仪引起的。派人去把苏敬仪还有苏家那点事,尤其是有关苏金氏的经历,查得再清楚详细些。”
钟刑一怔,抱拳颔首:“是,卑职领命。”
“还有你亲自去苏家走一趟,朕这位表叔仗着有两个儿子,今天可够威风的。借着锦衣卫的查案的名号——”武帝话还没说完,就听得一声巨响,带着些沉闷,又有些庄重,具有穿透力的鼓声传来。
“这是?”
武帝眉头一拧:“鼓声?”
“是……”钟刑面色一变,紧张的抽口气:“是登闻鼓的声音。”
登闻鼓的声音,他可记得格外清楚。昔年主子安排被奸妃迫害的家眷敲击过。鼓声便是如此洪亮,庄重,带着律法的赫赫威严,带着帝王为民而设的初心,亦也是代表所敲击之人的冤屈够悲恸,才让声音能够上达天听。
武帝闻言一字一字重复:“登、闻、鼓?代表有重大冤屈的登闻鼓?”
正感慨着,他就听得字正腔圆的,似乎能够响彻云霄的呐喊声——草民苏琮拥太、祖爷钦赐儒商墨宝和锦衣卫有关真假少爷结案的文书为证状告生父苏承衍不忠不孝气死祖父母,败坏祖宗血汗。此等人渣,不配为父,不配享草民之祭,不配为苏家人!
武帝硬生生气笑了:“锦衣卫的结案文书,好一个锦衣卫结案文书!苏家这个小缩头乌龟也厉害了,老的说锦衣卫,小的也仗着锦衣卫!”
“锦衣卫成立这么多年,还第一次见这么热心薅锦衣卫威严羊毛的!”作为锦衣卫的缔造者,武帝再一次扫过御案上的两份一模一样的海外种子种植推广,眼里簇着些火焰:“苏家,够行。还楞着干什么,按律公审啊!咱们一起听听苏琮这位天才,这位……”
话语一滞,武帝回想先前传入耳畔的喊冤话语,面色一冷:“当众告生父,告一个死了多年的生父不孝?这是要连挑孝道和人死为大两大礼法啊。”
第26章 我等按律都可以不受理此案!
闻言,钟刑吓得脖颈一缩,只觉杀意扑面来袭。
毕竟……毕竟苏琮很明显就是……就是借着败家子搞荣玉娇啊!
再深思一些,都有借苏家替武帝爷澄清的架势了:生恩算什么?败坏祖宗家业的亲爹(先帝宠妾灭妻,信奸佞,还自毁城墙,连杀三位戍边大将军,导致战火四起,贪官污吏横行,百姓民不聊生),作为儿子可以不孝,可以进行反抗。甚至必须为了祖宗家业进行反抗。
所以这公审结果必须得胜。
但自古以来就是以孝治天下。
不管实质情况如何,以孝治天下就是摆在明面上根深蒂固的理念。所以苏琮拿什么赢?
钟刑光想着,哪怕见多识广这一刻都克制不住心跳噗通噗通加快跳动。
武帝看着跟着他风风雨雨历经不少事的钟刑此刻像个毛头小子一般将情绪全都写在了脸上,视线不经意间就落在了皇家藏书阁的登记册上。
想当年,一个七岁的小子,按理说都有些狗都嫌的年纪,却是从早到晚,风雨无阻看书。甚至还颇有规划:看一个时辰书籍,打一套拳法。且为了节省来回的时间,苏琮还自带午膳。如此自律刻苦,看管藏书阁的博士赞誉有佳。
作为一个普通才智的人,他也无法理解苏琮这肚子里到底装了多少墨水。
“就你这武夫别琢磨了。反正按太、祖诰令得公审!”武帝一字一字,开口缓缓下令:“老福,下令小厨房赶紧备饭。朕吃饱了才好看戏!”
最后两个字尾音飘荡在御书房内,刹那间便似腊月飞雪,让殿内众人吓得浑身凉飕飕,唯有训练多年的本能下意识的叩首的行礼,恭敬道一句是。
与此同时,登闻鼓声似往平静的湖面上狠狠的砸入一块巨石,瞬间水花激荡外,还泛起一圈圈的涟漪,一圈圈的往外扩散。本办公地点就在皇宫前朝的阁老们率先清楚的听见了喊冤之声,也率先收到了帝王命令按律公审,也……也迅速反应,从容不迫的传令各部……
新出炉的礼部尚书“哇”了一声,昂头听得御林军按着程序重复传递冤屈的话语,听得萦绕京城上空久久不散的鼓声,眼里带着些炙热,问礼部左侍郎:“这鼓声穿透力强啊,什么材质做的?要是能够弄军中去,训练排场那阔气。”
礼部左侍郎瞧着琢磨“撬墙角”的礼部尚书,恨不得直接拉着镇国公往皇宫赶,顾不得官场礼节直接道:“国公爷您现在是礼部尚书!”
强调着官职,礼部左侍郎沉声道:“按太、祖诰令,登闻鼓响,乃是百姓有天大冤屈。在京官吏,四品以上必须在一个时辰内赶到皇宫御前广场。是帝王主审,三司为辅。咱们作为礼部,得协助御林军和三司做好教导前来旁听的百姓礼仪。免得百姓失了礼。”
“虽说百姓不敢旁听,也不知道规矩,但架不住万一有心人利用律法规矩进行设计,引了一大批学生和老百姓呢。”这一句话,礼部左侍郎只敢在心里默默念叨,并不敢当众说出来。更不敢对着武帝爷的姐夫开口说出来。毕竟登闻鼓被敲响,可是有些门道的。
这百年来,也就敲响过三回。
第一回,太、祖爷自己敲的,看看登闻鼓好不好用。
第二回,和合帝时期某位仁兄敲的。但事后是个正常人一复盘,都知道是武帝爷的人安排的。
眼下
第三回……
谁知道这里面有没有要命的斗争呢?
要在正常司法案件,老百姓就算有天大的冤屈,来京城越级告御状,去三司也就够用了。且还有肺石制度(允许茕独老幼的冤屈者前往色如赭石的石头上站立,向左监门表达冤情,并由其上报给皇帝),甚至胆子大一些,可去北镇府司,锦衣卫要是得闲,可得把官吏查个底朝天。
直接越过数级,直接敲登闻鼓,还是一个身高恐怕都够不着登闻鼓的十岁小屁孩敲登闻鼓,三岁小孩都知道其中必有猫腻啊!
光想想,礼部左侍郎额头汗珠都比黄豆大,不断往外溢出:“因此对我们而言,时间紧,容不得闲话家常了,要务必马上立刻去皇宫!”
“登闻鼓那不是三司的事情,还得有礼部的份?”真军户算莽夫出身的镇国公听得这一串规矩瞬间就觉得自己脑仁疼了,再看礼部堂堂二把手急的跟个没头苍蝇一样嗡嗡乱转。磨牙一瞬,他当即拍案:“我来干什么,你当官的自己有个数。老二遇事了你上啊。富贵险中求这道理等我一个门外汉教你吗?”
礼部左侍郎闻言瞳孔一震。
“本国公知道规矩的。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我一日当礼部尚书,会给礼部撑场子的。我现在去吏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