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小百姓: 230-238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民国小百姓》 230-238(第6/11页)

还是倭国人黑狱的狱卒呢,因为有保护无辜囚犯的行为,加上有人为他作证,战后只被抓进去蹲了几天大狱,事情审明白之后就放了出来。现在被春妮招在学校里看门,正好跟

    “这怎么突然就要枪毙?他坑害人命,还是干啥伤天害理的事了?”

    “他那点老鼠胆子能害谁?这不是乡公所要重建捐钱吗?他们家拿不出来,那他确实又当了倭国人的官,不就这样了?”

    不就这样了?

    想起在教育局大摇大摆行走的徐公傲,春妮一声冷笑。

    第235章 235 值得

    离开刘家村前, 王大嘴给春妮领来个人。

    “你把洋花带走吧。留在这,她怕是没有活路。”

    “怎么?”

    “你是没看见,从行刑场上出来, 刘嫂子一家对她又打又骂。这丫头也不知道躲一躲, 看着可怜。你领她去城里,随便找个地方做工,有口饭吃饿不死就成。”

    春妮看她一眼,这姑娘只比她大三岁,却生像是老了她一辈。而今两只眼睛都乌了,头发叫抓得像鸡窝,也不知道理一理, 只睁着两只肿眼睛,木愣愣的往她脸上杵, 却又不是在看她。

    “她这里……”春妮指指脑袋,有些迟疑。她在刘家村住的那会儿,就没听见洋花讲过一句话,也不知道她是不是被一连串的变故搞得脑子出了问题。

    她那里如今养不起闲人, 要是这姑娘脑子有问题,那就不好安排了, 总不能专门再找个人照顾她吧?

    王大嘴一愣,他当时也是一时情急,要是不拉这一把, 洋花说不定当时就要被刘家人打死。刘家村地处偏远,而今政府也才新近接手这片地区, 这女孩子若是死在这种时候,全村人再瞒一瞒,只怕事情就这么过去了。

    好歹是条人命……王大嘴皱起了眉头。

    “我……没病。”

    洋花埋下头, 要不是春妮一直在注意着她,只怕连她的这句话都听不清。

    会说话就好,春妮同王大嘴对视一眼。问她:“那你会些什么?”

    她嗫嚅着嘴唇,半晌才吐出几个字:“烧……饭,做衣裳。”

    看得出来,她很怕春妮不要她,脖子都挣红了,也要多说几个字。见两人没作声,竟急得双膝一软就要跪下:“我什么都能干,求求你们,让我跟你们走吧。”

    这一急,说话也利索多了。

    “起来吧。”春妮叹了口气,摸出个发带给她:“先把头发理整齐再说。”

    洋花出来得及,除了一身衣裳,别的什么都没带。春妮回到海城,少不得还要给她添置些盆盆碗碗等必须品。

    学校其实一直在招人,春妮原本还有些顾虑,怕洋花做不了什么复杂工作,打算把她安排到食堂洗菜。不想,出了刘家村,洋花的话就变得多了些。她早年父亲还活着时,给她送到女塾里读过两年书,父母死后,虽然书没得读了,叔叔一家人也没有苛待她,女孩子该学的女红家事也都叫她学了,还帮着婶婶理过账,春妮最后把她安排到了女生宿舍做宿管。

    战争结束后,海城现存的学校迎来了新一波的招生高,潮。因为春妮他们学校动作快,很是抢了不少生源,各区县的交通还没完全恢复,有一批路远不便的学生便被安排了住宿。

    时间缓缓流过,天也越来越冷,海城的冬天要来了。

    不知道是让学生们闹过那一通,一个教育副司长接受申报的采访,怒斥了某些传言的恶毒无聊,表示德育为人之根本,教育司坚决不允许品德败坏的人担任公职,徐公傲那事算是没了下文。但问起为什么徐公傲可以逃避公审时,副司长却以“公家之事,常多有隐秘,必是上头有什么原因”云云一通没了下文。

    海城记者们找到了新的课题方向,纷纷深入挖掘起那些伪政府官吏们各自的去处。像是千辛万苦谋到伪政府教育部长的付鸿民,被新政府以通敌罪判了死刑,如今正在上诉。包括他那名叫“施之锋”的教育专员也在报纸上占了一片小小角落。此人是付鸿民的心腹,据说姓付的是在离城的船上被抓到的,连着这个姓施的也顺藤摸瓜,一并给抓了回来。

    在庭审会上,施之锋被人当庭指认,他跟姓付的在为伪政府办事期间,帮助伪政府骗取庚款资金供自己等人挥霍,包括向倭方送礼若干,并迫害正直爱国的老师学者,逼迫他们向倭国人投降。施付二人为了敛财,实是罪大恶极,民怨沸腾,被当庭判处死刑。

    施付二人自然不甘就此死去,但姓付的是真在政府混过,当的是政府货真价实的教育部长,宣判一下来他大叫不服,他狱外的家人也在外积极为他跑动关系,一时还没法动他。至于这姓施的,谁能有春妮了解他的底细?判决一下来,他倒是也跟着喊冤,却被人查出,他连“施之锋”这个名字都是假冒的,真正的“施之锋”还好好在双城待着,这人竟是个货真价实的骗子!

    这下汉奸加骗子,恨上加恨。付鸿民一时死不了,再不拿下他的狗腿子,叫新政府的威怎么再立下去?法庭竟是连二审都不再审,为平息民愤决定速审速判,判决下来没几天,姓施的就被押上刑场,一颗子弹结束了这坑蒙拐骗的一生!

    “施之锋”授首的消息出来后,春妮买下当天的报纸,丢进火盆里引燃,面向家乡的方向磕了三个响头。

    当年顾茂丰撞进春妮为骗取付鸿民手里的庚款而设的局里,主动提出用“施之锋”双城专员的身份帮忙。事成之后,有那么多的机会转身离去,他却一条道走到黑。都说人的命是自己选的,这话真是不虚。

    奶奶生前一直盼着顾茂丰回去好好过日子,却到死也没见着这个儿子。顾茂丰汲汲一生,抛弃了发妻老母,家乡和道德,去当拆白党,小白脸汉奸骗子也要往上爬,却得到这个结局,不知道有没有后悔。他死时连自己的名字都没同人说出来,怕也是有一分知羞的吧。这张报纸,就算是春妮跟妈妈和奶奶最后的交代。至于尸体,她是绝不会为他收的。

    这个下场,他值得。

    对春妮来说,顾茂丰的事不过是生活中一个小小浪花,水逝浪平,纵然这个时候有心发出两句感慨,因为懂的人不在,便也懒得说了。

    那天的报纸,她买了两份,一份烧,一份留着,哪天夏生回来了给他,也算对他有个交代。

    她想弟弟了。

    夏生的信,后来春妮又收到过两回。信里还是那些话,他一切都好,学得好吃得好,这里的人又好。他跟春妮学的一身的“报喜不报忧”,光是看信,只怕以为他去的是什么享福的乐窝。

    但即使是这样的平安信,她也有快一年没收到了。

    倭国人被赶跑了,法国人走了,美国人英国人也不知道会不会再回来,国内眼瞅着又要不太平了。

    这也是可以预料到的,在全民抗倭的这几年中,国内的军阀,大小政府私底下也没少过小动作,比如合作战场上坑友军当炮灰,当肉垫,这些已经是心照不宣的事,还有打着打着,突然对友军转头一击的……倭国人报纸从不避讳放出这些消息,他们最爱传播这些华国军队内斗的戏码。

    对此,像桂生几个小年轻还气得要命,春妮和常文远倒是看得淡。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