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小百姓: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民国小百姓》 50-60(第8/14页)

才抄下二十多页, 绘制了四张图纸。

    直到被两名丫头轻声提醒,两位沉浸于书画的人醒悟过来,才发现不知什么时候,天快黑了。

    告辞出卫家之前,春妮请两名丫鬟问过管家,将《天工开物》借出了卫公馆。

    她兴冲冲地直奔学校,将书放到方校长面前,对方还搞不清状况:“小顾老师,你今天没干别的事,就抄了一天书?”

    春妮翻到《杀青》篇让他看:“看,造纸的方法!有了这个,咱们可以试着自己造纸了!”又往前翻回《精粹》:“这上面的水碓,可以用木头制出后,利用水流的力量来舂米,我们村都不知道可以利用水流舂米!”

    还有牛转绳轮汲卤,以前听都没听说过。

    春妮凭她在村里住过十二年,下过田下过地的经验判断,这绝对是一本宝藏书!

    方校长戴上眼镜,念出封面上的字:“《天工开物》,这是什么书?”

    春妮差点以为自己听错,在前一世,基地为防他们出去搜集物资不认识好东西,曾特意提过《天工开物》这本书。

    能让基地特意提起的古籍,至少在华国历史上占据过极其重要的地位,方校长他居然没听说过?!

    此时师生两个都不知道,《天工开物》这本书成书于明代末年,因书中有“东夷”“狄”等字样,涉嫌辱及前朝宗室,被前朝禁毁过。直到前朝覆灭,民国初年有学者从倭国寻回倭语译本,将之再度 译回华文,方令失传三百多年的世界第一本百科全书专著重新回到祖国百姓的视线。

    真正的原版《天工开物》直到新华国成立,才由民间藏书家献出来重新刊印。

    春妮他们手上拿的,就是前几年在海城商务印书馆才发行的的再译本,而商务

    印书馆的制版也在一年多前毁于战火。

    但因为这是一套古代科技书,且文人圈子和普通人并不相通。战乱和军阀割据又近一步限制了书籍的流通,目前这本书知道的人相当少,更不用说广为传播,实际应用更不必提。

    也不知道它是怎么混进的卫家书房。

    华国古代特有的农村封闭环境,乃至于很多农村还在使用一千多年前的农具。数年前双城政府曾经推广过农具改良,但限于资金不足,政府影响力等问题,这项政策更多只停留在纸面上。

    “你等等,我去打个电话。”方校长捧着书匆匆离去。

    一个小时后,学校外边响起汽车轰鸣声。

    常文远走进学校:“书在哪?我看看。”

    他接过书翻了翻,同春妮道:“借我两天,拿回去找人抄录之后马上还你。”

    春妮奇道:“你们大学也没有《天工开物》?”

    常文远道:“我来之前问过。先前馆藏的有几本,但倭国人以图书馆有些房间现在是倭军的文件处为由,拒绝让我们进入。这套《天工开物》先前存放在古籍室,分属古籍再刊类,没能带出来。”

    “他们绝对是故意的。”方校长怒道。

    春妮很大方地让常文远拿走:“纳尔逊管家给了我十天时间看书,你还回来前,别忘了给我们抄一套。”又翻到《机械》那一页,道:“我听常先生说过,那些迁到西南去的教授们如今住在乡间,需要自己种地。这上面的农业机械,说不定你们也用得上。还有不少技术,我们内陆的农村到现在都没有,有机会别忘了造福乡亲们。”

    常文远仔细过了两眼,扬起眉毛:“还真是。行,我会跟伯父提提,请他重视起来的。”

    说完正事,他想起来问:“这本书你们从哪得到的?”

    方校长将玩具厂最近的项目说了一些,不等说起跟卫家的渊源,常文远一针见血:“我们国家目前没有油画印刷的技术吧?你们要自行研究?”别说华国,就是全世界,也没听说谁成功印刷出了油画。指望学校这个草台班子,这怎么可能?

    春妮承认:“我们是有这个打算,但知道这不是个短时间做到的事,所以准备先从简单的入手。”她顺手从抽届里取出一套《太阳》积木:“看,这是我们的第一代产品。”

    常文远摩挲了一下拼图上的太阳:“有点那个意思。你们的油墨色彩是怎么做到这么鲜艳的?据我所知,市面上这么浓郁的金色需要加金粉吧。”

    春妮正要解答,忽而觉出了不对:“你怎么对这些这么了解?”

    常文远微微一笑:“你忘了我是学什么的?我们学建筑的也要对漆料有所了解。”

    话虽如此,但彩色油墨跟漆料是两回事吧?

    不过,春妮又想起他送夏生的那个飞机模型,可能对方做飞机模型涂装跟彩色油墨有相通之处?

    常文远又说:“我们学校以前也有印刷室和合作的印刷厂,要不要我帮你们介绍几个制版行家来教教你们?”

    “当然好了!”方校长大喜过望:“他们什么时候能来?”

    常文远抬腕看表:“我尽快安排。”他迟疑了一下,“你们学校还招不招老师?”

    方校长正想摇头,看见他的神色,问道:“小常先生可是有什么事想说?”

    “是我们学校的学生。他们有些去不了内地,我帮他们问问,你们这里有没有工作机会。”常文远道。

    “这样啊,”迟疑的变成了方校长:“我们学校虽然下个学年有招聘老师的计划,但目前老师是满额的。”

    “这些学生中,有学物理化学的吗?”春妮突然插嘴。

    得到常文远的点头承认之后,春妮转向方校长:“校长,咱们招几个学物理化学的老师吧。正好研究彩色油墨,制版或许能用得上他们呢?”

    “不用这么麻烦。”常文远立刻道:“我们学校有学机械和应用化学的学生,可以把他们介绍到学校来,你们觉得怎么样?”

    这还有什么不好的?

    师生两个当即答应下来,跟常文远定好,让他们元旦节日过后来面试。方校长生怕自家条件不够优厚,还跟常文远说,有住宿问题的学生,学校可以免费提供住处。

    春妮看了看掩在黑暗中的校舍,没好意思提醒校长,他说的住处,现在水电没通,有好几间房子还开着天窗呢。

    学校虽然利用圣诞节的三天时间抢盖了一排房子,但时间毕竟太短,这几间房子大多数只是搭完了房梁,细节处还需要完善。最要紧的是,瓦当砖块要钱,请老师要钱,学校的预算不是无穷无尽,下一期的工程建设还不知什么时候可以定下来。

    说到底,还是赚钱的问题。

    缺钱是第一生产动力。

    春妮第二天去卫家时,怀着无比的动力,将卫家书房再度扫荡一遍,果真又找出几本科技类的书刊,问过纳尔逊管家之后,将其带出了卫家书房。

    连续去卫家两天,眼看林老师的油画临摹也走上了正轨,春妮自觉功成身退,跟纳尔逊管家提出了告辞。

    纳尔逊管家对他们的印象很好,这两天中,位于二楼的书房不是没有其他人造访。包括小少爷和他的家庭教师,他们都曾在里面逗留了不短的时间。这两个年轻人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