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小百姓: 22-3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民国小百姓》 22-30(第1/17页)

    第22章 022 三合一

    只有一个小木马, 对三百多个学生而言,当然是远远不够的。

    但是有了这个小木马的示范作用,不用春妮催促, 方校长第二天跟韩老师主动又去了一次码头, 搬来了更多的木板。

    不知道方校长跟李二把头怎么讲的价,这回两个男老师忙得满头大汗,来回搬大半天,木板摞了三四摞,摞到半人高,最后擦着汗摊在了椅子上。

    这么多木板,凭春妮一个人, 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全部将它们变成漂亮的小木马。

    不怕,春妮随即点亮 “发动群众”技能。请几位老师跟学生们倡议, 叫他们有条件的,在家里找点什么锤子钻子,砂轮砂纸等等只要有关木匠活的工具,都带到学校来。临时把体育课变成劳技课, 让这些学生们识过数的给她拉墨斗卡标尺做记号,力气大的帮她锯木头刨木头花, 认真细致的帮她打磨木刺转角,几节课下去,那堆木板就有模有样了。

    春妮又叫那些年纪最小的学生帮她拼木马, 谁拼得最快最好,谁可以最先玩木马。学生们知道是给他们做玩具, 一个一个比着赛拼,生怕落到最后,做得别提多开心了。

    连夏生下课后都跑前跑后, 一会儿给姐姐端碗红糖水,一会儿帮她把帕子浸到冰水里给她揩汗,殷勤得简直成了个小马屁精。

    有老师打趣她:“小顾老师,这回咱们都成了你雇工,你想好怎么付咱们报酬吗?”

    春妮大气得很:“胡老师,那木马做完后我批准你先骑最大的。”

    胡老师笑骂:“去你的,我又没跟你说木马的事。”

    “那你说什么?”春妮喝口亲亲小弟特地给她冰的红糖水,给最后一只木马上完了胶。

    胡老师有些扭捏,先问她:“你这些板子都是剩下来的吧?还有其他用处吗?”

    “当然有啊,我都想好了,这些碎木头我没事搬到凉粉摊子那,做几个七巧板,鲁班锁给孩子们玩,那几块整点的,能做几个秋千板子,这个能做跷跷板……”春妮笑道:“胡老师,你要是再不开口,连木头刨花水都没有啦。”

    胡老师就是第一天引她参观学校的女老师,今年刚从女校毕业,长着一张显小的圆脸,光看脸的话,比春妮看着还像个学生,大伙没事就喜欢逗她。

    胡老师呆呆的,这才知道自己被逗了,啐她道:“就你调皮。那你要是不忙,给我做个板凳,站着给学生批改作业太不方便了。”

    “你的板凳呢?我记得不是有吗?”

    “前几天学校不是又收了些学生吗?我们的板凳都叫校长搬到教室去给学生坐了。”

    “敢情你们现在都站着办公啊?”

    “那可不,你说你做不做吧?”

    春妮盯着剩下的木板估算了一下:“那这样,你回去跟老师们说,要是他们能再找点材料过来,我给他们都做个板凳,这些木料先给你做。”

    胡老师开心道:“我去叫他们都来给你看摊子!”

    “等等,”春妮补充一句:“方校长就不用叫了,我不给他做。”

    “为什么?”胡老师想起前几天的传闻:“对了,听说前两天你跟方校长吵了一架,原来是真的啊。他怎么得罪的你?不对,方校长这样的好好先生也会得罪人吗?”

    春妮哼声道:“你去问他,别问我,好心当作驴肝肺!”

    “气得不轻啊。”胡老师没多劝,嘀咕着小跑去了老师办公室。

    没一会儿,剩下的老师都到了:“小顾老师,我家里没木料,能帮忙想想别的办法吗?”

    “你找小顾老师能有什么办法,不如我们周末去现砍几棵树呢。”

    “你傻啦,城里的景观树能随便砍吗?不怕被巡捕房抓去蹲大牢?”

    “那我们坐船去郊县砍总行了吧?”

    这就是纯粹的说气话了,开战以来,海城这条穿城而过的大江叫倭国人守得严严的。那些蛮横的倭国人连外国人的帐都不买,何况是他们?为了几根树杈子,完全没必要冒着被倭国军人羞辱刁难的风险出城。

    “校长。”几位老师一筹莫展,齐齐看向不知什么时候悄悄走到人堆外边的方校长。

    “咳咳。”方校长冲春妮笑:“大不了我跟韩老师再去趟码头问他们买,小顾老师,你估个数,做板凳还需要多少木料?”

    当着这么多人面,春妮不得不给校长点面子:“两三块。”

    “那是两块还是三块?”

    “啪”,春妮一斧头破开木条,不理他了。

    这下几个老师都瞧出了不对,互相使着眼色也不走远,站在教室门下瞧热闹。

    “咳,”方校长尴尬地说:“小顾老师,不带这样的,怎么还使上脾气了?”

    春妮心说:我要是使这一次脾气,你还一意孤行不听劝,等夏天结束,拼着这个摊子不要,我也非得让夏生转学不可。

    春妮咔咔徒手掰开箍在箱子上的铁条,看得方校长一阵肉紧:“小,小顾老师,你要知道,现在倭国人把手伸向了我们的孩子,我们要是坐视不理,让他们把孩子们祸害成为虎作伥的汉奸,那我们就是民族罪人了。”

    春妮眉眼不抬:“里边的学生们,他们哪一个上得起倭国人的学校?哪一个没受过倭国人的气?要是天天对着码头上那些畜生还养得出奴才秧子,这种人有什么可

    教的?”

    方校长干巴巴的:“……什么孩子,好好教总不会有错的。咱们读书,首先一条得明理不是?我们总得叫这些孩子明白,为什么咱们的国家会落到现在这一步吧。”

    “校长,你知道我意思。我说过你们宣传这些是错的吗?”春妮把话挑明:“我就认一条道理,这一片现在是倭国人的,咱们学校离他们就三百米远,就用个木栅子围起来。保不齐那些倭人宪兵什么时候想到,到咱们这转悠一圈,听见你们在教室里教‘倭国人侵略东三省,倭国人轰炸双城,倭国人在华北烧杀抢三光’,你猜他们会怎么着?”

    学校一直没有正经的教材,老师们都是随手取用材料教学,用的最多的就是报纸。

    现在即使是《申报》也很少再这样血淋淋报道抗战战场新闻,光看报纸,只怕会以为海城是世外桃源,战争从未出现一样。那些言辞激烈的报纸,春妮都不知道老师们是从哪找来的。

    “最坏不就是死吗?我们不怕死!”不知什么时候,几个老师又走了回来。

    韩老师最激动:“国家沦落至此,倭人把持着我们的媒体,总得有人把这些事说出来。总得有人告诉——”

    春妮被方校长气过一回,都气出经验了:“那是我怕死吗?我怕吗?我要是怕死,我会冒着被倭国宪兵侮辱的风险,主动拉着校长去码头为学生找材料吗?”

    春妮这些天在学校的时间多起来,早发现教的内容不太对劲。她先前一直忍着不说,因为这个时候正常华国人都不可能反对抗倭,包括她在内。她不想给人扣上绥靖的帽子踢出局,待到为学校做些事再开口。只要确定大家的立场一致,剩下的分歧可以慢慢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