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咸鱼被迫考科举》 150-160(第5/13页)
税、徭役能够少一些,那就更好了。
宋允知仿佛看穿了他们的心思一样,请示过陛下之后,便对外允诺,待两国合并之后,北地百姓免除一年田税,并且等夏国进驻长安城后,会测算天下的良田,改丁税为地税。
丁税是按照人丁来收税,即便家无恒产,但只要家中有人丁便得交钱,换成地税之后,则会根据土地的多少来测算税额,家中田产多的要多交税,田产少的少交税,若是施行得当的话,无疑是对百姓有利。
其实,夏国如今还是丁税呢,那等穷苦人家,每每为了丁税缴纳费尽心力,可今年补齐了还有明年,层层盘剥下来,压力着实不小。
宋允知早就想改革税制了,无奈朝中改革的阻力太大,他先生努力了这么多年都撼动不了,更不用说宋允知这个小年轻了。好在这回碰上了两国交战,又碰上了收复北方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正好可以借此加恩于百姓。
一旦北方从丁税改为了地税,时间长了,江南地界自然而然也会随之变动。否则一个国家两种税法,总归是多有不便的。
宋允知提出的意见之后,皇上迫不及待就答应了。
其实他也早就想改了,只是他狠不下心来做这个恶人,眼下君臣两个一拍即合,都有些跃跃欲试。
郑廷的死不仅让宋允知有不小的震动,就连皇上也跟着反思了许久。他的确出生富贵,无上的富贵,从小到大从未吃过苦,也无法想象一个普通人为何能对权贵有如此大的恶意?但即便想象不了,理智也能告诉他,这必然是受了天大的委屈,一定是当初那些当权者不做人。
而且这些权贵还不是一个两个,百姓无论何时都是最底层,倘若他这个一国之君还不想着与民谋福利,那穷苦百姓就真的成了人人可欺的存在了。届时,早晚会出现第二个第三个郑廷。哪里有欺压,哪里就有反抗,这就是现实。
他得试着改变,也得收一收这软弱的性子,所以皇上直接以强硬的态度应下了这件事情。
倒是原本支持宋允知的人,眼下多了几分微词。想要和平收回夏国那自然好,他们也觉得不用诉诸武力省时省心还省钱,但是没必要牺牲这么大吧。
他们如今是在江南不假,但是以后少不得要去长安城,没准最后连京城也要搬去那边。到时候他们在那儿置产,岂不是也要跟着受限?
一群人嘀嘀咕咕,背地里已经将宋允知给骂了个遍。觉得此人太过招摇,陛下不过是派他去收复失地,他搁那儿一天一个主意,回回不重样。夏国的百姓是被哄高兴了,可夏国的那些地主们能愿意吗?
礼部尚书这话刚问出来,便被冯尚书给白了一眼,觉得这话问的实在是没水平:“你也不看看郑廷之前杀了多少地主乡绅?杀了多少达官显贵?”
北方的权贵早就被他郑廷给杀干净了,稍微张扬一些的,说是满门被灭也不为过了,如今被留下来的,那都是胆小谨慎,从没做过恶事。他们从前不敢做,如今自然也不敢。
说到底,还是郑廷杀了太多的人了,把反对者都杀光了,谁会反对?
哦,就连他们其实也不敢明着反对的,毕竟他们还有求于宋允知,生怕宋允知撂挑子不干。
这小子,还真会挑时机,这事儿活该被他办成了,换了别的人都没有这么鸡贼的。
冯尚书对宋允知又是讨厌又是佩服,归根究底还是服气多一些,能这么搞事儿的人不多了,这么会搞事,还总是能全身而退,更是少见。
自从改丁税为地税的消息放出去之后,夏国军简直如有神助。
身为前锋的随春生跟谢霆几人本以为有一场恶战要打,没想到攻防战等同于无,全是攻心战。
打到最后,连那些兵卒都不愿意同他们动手了。
今日还有个齐国的小将率领两千人马主动来投靠他们,他来投诚只问一句话:“宋大人,您承诺改革田税是真的吗?还有这一年不征田税,是否都能兑现?”
他不仅是替自己问的,还是替万千北地百姓问的。免除一年田税,对百姓而言太过重要,甚至直接决定了这场战争的走向。
在此之前,众人只是得知了这个消息,并没有从宋允知嘴里得到过证实。
如今,宋允知便明明白白地告诉他们:“是真的,你若是不信,这里还有我们陛下的亲笔书信。”
他将陛下的回信取了出来,那上面还盖着帝王的印玺。
此印一出,所有的疑惑都化为乌有。
宋允知接着给他们画大饼,其实也不算画,他能看出来陛下的改变,知道将来北方汉地必然会迎来一场大变革。
郑廷虽然走了,但是他带来的影响是无穷无尽的。朝臣担心自己的性命,陛下也会担忧江山社稷是否长治久安,继续像从前那样肯定是行不通了,唯有改革,还能将这滩死水给弄活。
这事儿宋允知心里已经有七八成的把握,但是旁人没有啊,落在随春生等人眼中,宋允知便是不走心地忽悠。
他们听着都有些不好意思,这么骗人家,若是来日兑现不了岂不尴尬?尽管这话不是他们说的,但是允哥儿代表了他们所有人。
等到这群人在允哥儿的“哄骗”下,精神奕奕地出去准备游说更多的百姓后,随春生摸了摸自己的良心,觉得于心不安。随春生没在众目睽睽之下给允哥儿难堪,只是私下拉住了人:“允哥儿啊,后面那些话,真的是陛下说的吗?”
“陛下没说过啊。”
“那你还说得那么信誓旦旦?!”
宋允知摆摆手:“早晚都能兑现的,担心什么?”
陛下都没说要兑现,你竟然敢放这种大话,随春生这下子更担心了,他害怕允哥儿到时候收不了场。
反正不管怎么样,北方的汉人算是彻底稳住了。他们口口相传,将宋允知的承诺又给扩散开,欢迎夏国重新入主中原的呼声越来越高。后来即便有些起义军想要将宋允知等人赶出去,也会有些百姓站出来反抗。
他们为的不是夏国,而是自己的粮食、今后的田税。
如果齐国的皇帝也能给他们减免税收,也能加恩于他们,百姓不会倒戈这么快。但是他们等了这么久,也没等到长安表态。一个对他们不闻不问,一个却愿意哄着他们。选择谁,不是一目了然吗?
王新不是舍不得给好处,他是实在没有钱,郑廷死后人倒是给了他,钱却没留下多少。维持朝廷正常运转还要花费不少,他如今是拆东墙补西墙,自己都捉襟见肘了,哪有余力去补贴百姓?
很快,宋允知等人便畅通无阻地抵达了长安城,与王新直接对上。
王新哪怕是集结了所有能够用得上的兵力,仍然不能与之一战。人心倒了,纵然有他这个皇帝坐镇也无济于事。短暂交手之后,王新便知道自己必输无疑了。
对峙半月后,王新还是投降了。
敌不过,不仅他没有想打的意思,朝臣们也一早就没了,他们想着快点结束这场闹剧,不管结果如何,好歹让他们安生一段时间。这些时日跌宕起伏的,他们也真是受够了。
长安城门打开,登基才不过两个月的皇帝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