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咸鱼被迫考科举》 150-160(第2/13页)
,性子也一天比一天寂静,一天比一天无望。战事失利没有把他逼疯,但是这些百姓的憎恶,已经彻底将他击溃。
相同的事情不知道发生了多少遍,郑廷知道这些百姓理解不了自己,他们也是被人愚弄、利用,不知道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究竟是谁。但是每每看到他们为了杀自己前赴后继,还是会止不住的绝望。
纵然五年、十年甚至几十年过去,自己在这些人心中仍然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暴君。
又一日,郑廷突兀地收到了他母后的来信。
母后听闻途中不少百姓遇害,有些还是耄耋之年的老者被杀,于是便写信来劝,让他善待这些百姓,别再杀人了。
郑廷伸手盖住了眼,看吧,连母亲也觉得他面目可憎。
郑廷叫来邓将军,询问道:“王新还没跟上来?”
邓将军一看机会来了,迫不及待地上起了眼药:“一直没跟过来,陛下待王将军情深义重,可王将军的小心思却多得很,没准已经跟林祁盛一样,已经悄悄投靠了齐国也未可知。也只有咱们这些人,才满心只惦记着陛下您的恩情。”
郑廷冷笑,对自己身边的人也感到了绝望。都是些挑拨离间、争名夺利之人。王新是有点小心思,但还不至于这么快就背叛他。
只是……他这个皇帝做的着实失败。
郑廷也没有为此苦恼什么,只是留下了一道召令便让王新离开了。
良久,郑廷望着虚空露出了略有些得意又苦涩的笑。
他失败了吗?或许还没有。
两日后,光州收到了一条不知真假的消息,齐国皇帝死了,死于自裁。但是临走之前,齐国皇帝还下了一道诏书,他已将他的财宝妥善安置好了,只要有人能杀掉夏国的世家权贵,即可拿到他的财富,杀一人得百金,杀的越多,拿的越多。
与此同时,一本记载夏国世家大族的名录在民间悄然流传开。
第152章 更迭 王新上位之后
宋允知叫人核实过,消息是真的。
齐国那群起义军禁不住诱.惑,为了当皇帝将郑廷看成了眼中钉。本身夏国就一直在挑拨离间,后来又有他们自己的起义军首领挑唆百姓与郑廷之间的关系,以至于百姓们对郑廷深恶痛绝,即便不要命也要刺杀对方。
回长安的途中,郑廷经历了不下数百次的行刺,规模有大有小,一轮接着一轮,让人身心俱疲。但尽管如此,郑廷也没有死在这些起义军人的手里,他死于自裁。
没有人能够要的了他的命,除非是他自己不想活了。且临死之前,郑廷还摆了夏国的世家大族一道。
宋允知也拿到了这份记载夏国世家大族的名录,记载的可以说是非常详细了,这也是宋允知百思不得其解的,郑廷究竟哪儿打听到这么详细的名录,真就是一个不落了。
他这几十年的筹谋,可真是一点也没浪费啊,照着这个名单一路杀下去,真能将整个夏国的世家都杀干净。
郑廷本人财富有限,但是他带人攻占了北戎之后,继承了北戎的全部遗产,尤其是北戎皇家的私库,那里面的财宝可不是一场、几场战争就能花完的。有这样的财富在前面吊着,只怕夏国这些世家大族们得日夜不得安心了。
世上从来不缺穷凶极恶之人,也不缺极端仇富之人,正好郑廷给了他们借口,为百姓诛杀为富不仁的贼寇,杀完了还有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的金银财宝,对他们而言简直一本万利。可以想见,接下来齐国民间跟夏国官场得有多不安定。
宋允知又是遗憾,又是感慨。真不愧是郑廷,死了还不忘要杀世家了。虽然生前没有完成目标,但是死后还能让世家大族提心吊胆,除了他再没有旁人了。
要说郑廷输了,真不至于,纵使人心尽失,他也还是那个眼里容不得沙子的郑廷。而且想做的事情,他都做了。
“郑廷的遗.体可送回长安了?”
打听消息的赵安虞摇了摇头:“据说,他留下手信,让人将他的尸身火化,骨灰撒在了山间。”
宋允知一僵,他这样的做派,就不怕长安城里的郑太后熬不住吗?可转念一想,郑廷大概也是憎恨自己母亲的,亲生母子彼此相疑,最终弄得一发不可收拾,他不想让母亲见自己最后一面,可在情理之中。
只是作为始作俑者,宋允知多少是有点心虚的。
“他可还交代了别的?”
“貌似将手底下几个信得过的武将妥善安置好了。”
郑廷干脆地自裁,几个还算忠心的部下,能安顿的他都安顿了,留给他们一笔不菲的财宝,让他们先退出朝廷,帮助他料理诛杀夏国权贵一事。
追上来的王新也受到了郑廷留下来的一笔钱,他没准备退,郑廷也不为难他,只随他去。
他巴不得这些人互相咬。
自裁听着悲壮,但是郑廷在做出这个决断时却有种报复即将得逞的快感。他对这个世界已经没有一丝一毫的挂念,但若是他的决定能够在他死后改变如今的格局,长久地震慑那群贵族,那也值了。
可郑廷却也还是留下了一堆烂摊子,最要紧的便是皇位空缺,且无继承人。
既然没有继承人,那便是能者居之。
先前那些起义军的首领更是发了疯一样准备进军长安,为了皇位,也不惜同自己人厮杀。
邓将军本来也想争一争的,但是陛下临死前交代了他去看着夏国贵族,邓将军虽然不大情愿,但这毕竟是陛下临终嘱托,陛下之前待他不薄,邓将军只好听他的话,先退下来。
王新没退,所以邓将军这些日子提到他都是万分鄙夷。
他当然知道王新为什么不急流勇退,想当皇帝呗,可他也不细想想,皇帝是那么好当的吗,就陛下这种运筹帷幄之辈,都折在皇位上,他王新又算是什么东西?从前不过是依附于陛下干些蛮力活,真跟人算计起来,他有几个脑子能算计过别人?
追随他的武将倒是有几个,但是文臣,几乎没有。
听说王新还想着将刘易生给重新挖回来时,邓将军就差没有仰天长啸了。刘易生那种叛徒,他跟陛下都处不好,跟他王新能处得好?再说了,本来平起平坐的两个人,如今成了上下级,刘易生心里能没点子想法?
反正他不看好王新。
邓将军一行人退得干脆,不过也在默默地关注局势。
王新势头的确很猛,他在郑廷的允许之下,接过了郑廷残留的大部分势力,根本不是那些小小的起义军能够比的。顺利抵达长安之后,他也是立马就入主了皇宫。
王新一家人喜极而泣,本来他们跟着郑廷出人头地就已经够欢喜的,谁知道后面还有更显赫的身份等着他们。
从平民变成官宦,如今更是直接成了皇族,自家真是祖坟冒青烟了。
王家老太太也换上了太后的衣裳,几个小辈过来请安时,都是一脸抑制不住的激动。他们这些天做梦都是美梦,日日都是笑醒的,到现在还对自己身份的转变不太适应。他们这些日子正在学习礼仪,距离学成尚且有一段距离,但是尽管如此王家人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