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被迫考科举: 140-150

推荐阅读:春诱莺莺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咸鱼被迫考科举》 140-150(第3/13页)

目了。

    以郑廷的暴戾程度看,未必没有这个可能。

    李家祥跟林山甚至要抱头痛哭了,赵安虞正要安慰,旁边的胡洪却警告道:“如今战事还未有定论,你们如此哭嚎,是料定了夏国会输?”

    两个人哭声一窒。

    胡洪懒得看他们这蠢样,他至今都想不明白,宋允知费劲收服这些蠢货究竟有什么意义,留着他们在跟前碍眼吗?

    真有战事的话,他们这些靠北的城池一个都不能幸免于难,只是或早或晚的问题而已。胡洪再次敲打:“与其在这边哭,还不如早日盘点兵器粮草。陛下既然派宋大人回来,竟然是做了准备的。”

    李家祥听他说得义正言辞,起初也被他给震住了,想着自己难成是误会胡洪了?但是没多久他又灵机一动,眯着眼睛质问一句:“那胡大人会不会送你妻儿去别处?”

    胡洪:“……”

    边上的林度立马冷笑一声,彻底看明白了,这人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若是胡大人能将一家老小都留在光州,再说这些话才有几分可信度。”

    赵安虞等人不擅长揭短,可林山等却是一句比一句刻薄:“胡大人最懂利弊,定然舍不得家人跟咱们同进退。”

    一群人虎视眈眈地盯着他,弄得胡洪很下不来台,他方才在屋子里议事的时候,便已决定将妻子儿女送回老家,但是眼下被他们一人一句挤兑成这样,再说要送反而不好开口了。

    胡洪也被逼出了一点血性,咬牙道:“你们怎么知我要送,莫不都是我肚子里的蛔虫?”

    李家祥哼了一下:“那就拭目以待。”

    反正他会盯着胡洪的,别想当逃兵。

    胡洪见他们就盯着自己,也是气不过,拂袖而去。

    虽然吵了一架,但是即将开战的阴影还是笼罩着每个人。

    宋允知花了几日功夫,才将他们渐渐给安抚,他没办法让一群胆小的人立马变得勇武,只能让他们拼命做好万全的准备,并且以自己的名誉担保,自己一定、一定会护他们、护光州周全。

    别的都不管用,唯独最后这句最能安人心,光州衙门的人,对宋允知总有种无脑信服。

    等到几日后,县城的官员过来议事后。也被宋允知依葫芦画瓢一通忽悠。

    宋允知斩钉截铁的样子,连程武都被他给震住了,等到没人时,程武还纳闷地问了一句:“允哥儿,你真有完全的把握能守好光州?”

    “没有啊。”宋允知答。

    程武陷入了无法名状的情绪中,他欲言又止,但又实在觉得不妥,纠结再说还是开口道:“那你不是在胡说么?”

    这样不好吧,程武心想。

    “我这是在鼓舞士气,给他们建立信心!”宋允知说得理直气壮。

    程武知道允哥儿歪理一套一套的,不过他说真的能将这群人忽悠住,也是挺好的。

    但很快程武就发现,允哥儿不仅忽悠了光州官员,他甚至还想继续忽悠其他州的官员。与此同时,当地的百姓也发现,光州北忽然进驻了一批士兵,人数庞大,据说足足有几万之多。

    这还只是头一批,不知道后面还会不会过来。

    联想到最近两国不太平,自驾这边也有出兵的打算,但是真没想到,自家的兵会进驻到光州。

    百姓们没开始慌张,自家知州跟衙门的诸位大人便出面了,再三保证会护他们平安,暂时不会出大事。

    甚至有人透露,宋大人来日也会去前线,即便真出了事,宋大人也会在前线守着他们。

    虽然宋大人不过是文臣,但只要有他在,似乎心里就安稳了些。

    夏国在光州以北布兵,郑廷也都看在眼里。

    有这几个月的准备,齐国剩余的兵力也休整好了,郑廷几日前巡视一番后,终于耐不住性子,下令进攻江南。

    只是这一次,朝中竟然有了反对之声,虽然声音不大,但也代表朝廷中有一部分人其实并不愿意开战,甚至没出声的人里头,也有一大半儿是不愿意用兵的。

    第143章 战前 大军向光州逼近

    宋允知尽管走了,但是他弄垮了刘易生,也给齐国的新贵推了一把,他的离开并没有让这些人停止往上爬,相反,这些人看到了前辈出头,于是越发冒进贪功,想着出人头地。

    之前只有郑廷的人被大肆封赏,他们这些人却没得到什么好处。

    可是,他们才刚爬到了一半,远远没有达到他们理想中的高度,结果,陛下竟然又想要打仗了。

    打仗?打仗关他们这些文人什么事?天下太平的时候,他们才能发挥余热,可一旦动荡起来,他们最多只能做一做后勤的活儿。

    好不容易有了起色的事业,又要再次搁浅,这谁能受得了?于是才有人打着胆子提出质疑,原本他们是不敢反驳郑廷的,可是眼下也顾不得那么许多了。

    两国开战,对于他们百害而无一利。不仅是这些人,其实就连一部分武将,包括被郑廷寒了心的王新都觉得眼下不打才最好。

    夏国虽然调兵,但是王新不觉得他们会主动进攻,那群夏国人要是有这个血性的话,也不会被北戎压了这么多年了。那就是一群胆小鬼,守城还有几分本事,真让他们攻城的话,可是一点经验都没有。王新放任这些人反驳郑廷,自己也没跟以往似的站出来力挺郑廷。

    郑廷反复看了王新一眼,可是对方始终不与他对视,这态度,俨然已经跟那些质疑他的没有什么差别了。

    郑廷心中不免多思。王新难道也要像刘易生一样背叛他?若非正处于这等紧要关头,郑廷绝对不会轻易作罢。

    ……可惜了,王新眼下动不得。

    朝中有异议,但是郑廷依旧不愿意改变想法,已经决定好的事情,郑廷不会轻易放弃。

    只是……他没想到反对的人竟然越来越多,最后连他母后也反对,母后应当是从前就不乐意,但是这回反对得更加激烈。她就差没有明着说,若是执意开战的话,就不认他这个儿子。

    郑廷有些身心俱疲。他望着不可理喻的母后,面上都染上了几分悲戚:“母后,您忘了我们母子从前受过的罪吗?”

    郑太后当然不会忘记,但事情已经过去这么久了,人总得朝前看,一直拘泥于过去,何时才能走得出来?况且,郑太后从不觉得他们受得罪跟夏国的贵族有直接关系:“当初夏国是抛弃了北地的百姓不假,这件事情着实是他们做的不地道,但是人谁无过,得饶人处且饶人,何必多做杀孽?”

    郑太后是支持儿子有仇报仇,有怨抱怨,但是那好歹有个度,如今他儿子杀的人实在是太多了,甚至连没有犯过错的人也要株连。

    “母后不希望你成为一个暴君,不希望人人都憎恨你,惧怕你,齐国好不容易建国,你为何就不能将心思放在正途上呢?”

    郑廷嘲讽一笑,他母后竟然觉得自己是在走歪门邪路?

    理念不同,郑廷也放弃了说服他母后的打算。一下不论他说什么,母后都不会理解,包括外头的那些人,只怕也觉得他是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