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咸鱼被迫考科举》 140-150(第11/13页)
怜的失败者。
邓将军吓了一跳,这话可太扎心了。
光着寥寥几行字,看的人心惊肉跳,其余的还有什么邓将军想都不敢想。
他偷瞄着陛下,发现陛下脸上双目渐渐赤红,阴翳的脸色透着森然寒意,忽然之间,那封信便被撕得干干净净,连带着桌案上的一应物品都被一把扫到了地上。
邓将军大气儿都不敢出一下。
他祈求齐国百姓能够安稳一些,不要真像那宋允知所说的那样,否则他们陛下就要真疯了:“陛下莫生气,宋允知不过是在危言耸听,因为百姓所做的这些,他们只会有一种感激,您可都是为了天下人。”
郑廷攥着拳头,呼吸急促,眼睛却仍盯着地上的纸屑。
那些百姓当真会理解他吗?
邓将军忙道:“微臣会派人送信过去,让朝廷跟各地官府好好教化百姓,会让他们知道陛下的用心良苦,不叫他们着了夏国的道。”
邓将军觉得自己也不容易,为了安抚他们陛下,什么事儿都得干。
彻底刺激了郑廷后,宋允知这边也还在趁热打铁,又让他先生领着江南文人写了不少诗词,这回是写给北地的文人看的,表达他们对南北同胞本为一体的强烈感情、对于两国和平的美好祝愿。先不管有用没用,反正写了再说。
文人是最吃这一套的,他们先前是被夏国抛弃了,但是夏国建国已近百年,好几代人都还保留着原先夏国统治北方的回忆。比起北戎人,他们更愿意承认自己夏国人的身份。
从前夏国人对北地汉人讳莫如深,轻易不敢提及,如今因为战事放下身段讨好,立马击中了北地文人的心。
有文人已经联合上书,祈求朝廷迅速平息战事了,甚至对发动战事的皇帝陛下也颇有怨言。本来两国平安无事,为何一定要打个你死我亡?
消息传到郑廷耳中,激得他再次发起了对光州的猛烈攻势,甚至直接下令让王新调兵来光州,他定要一举歼灭光州。
好在宋允知早就有所准备,算是撑住了。
这一战,两边都损失惨重,光州医馆的伤病都快要住不下了,其他几州也连带着分摊压力。
郑廷这边亦是如此,可他全然不在乎,准备趁光州兵力空虚之际再次发动战事,他这不管不顾的态度,叫齐国百姓彻底寒了心,而更让郑廷意想不到的是,自家军营里头竟然有人敢行刺他。
第149章 反击 由败转胜的开始
行刺之人很快便被制服。
郑廷是喜怒不定,也疑心身边人,但是该带的守卫却一点也没少,尤其在如今各方面暗流涌动的情形下,保证自己安全是必须的。
好在他身边带了人,行刺之人刚准备动手,便被发现了。
郑廷理所当然以为他是夏国的探子,亦或是被夏国的糖衣炮弹给收买了,于是便让人直接拖下去审问。可审问的结果却出人意料,此人跟夏国没有半点干系,从未接触过夏国的任何人,本人也是彻头彻尾的乡里百姓,因为家境贫寒,他甚至没有名字,身边的熟人都叫他曹二,因他在家中行二。
在乡下,像曹二这样没有名字的人还有很多,男子没有名字,女子更没有,他们一辈子也没有一个正经的名字。
曹二对郑廷动手的原因很简单,他们家中只有三兄弟,他与兄长从军本是为了军中的那点月钱,结果月钱比当初承诺的要少不说,他的兄长还因为郑廷的指挥失利而命丧黄泉。他没有死,但也从登云梯上掉了下来,摔伤了胳膊。
若只是如此,曹二还能忍,可最让他不能容忍的是,他唯一的弟弟也被官府给拉去参军了。
这个军营如今是什么模样,曹二跟千千万万个小卒心中最清楚,每一次进攻光州,都要折进去数以千计的人,这些人有的直接就死了,有的伤了也落下了终身残疾,即便侥幸活下来,日后也会成为废人,哪里还有容身之地?
曹二不怕成为废人,但他怕他唯一的弟弟也会跟他有同样的遭遇。若是他们兄弟三人都没了,寡母肯定也活不了了。
无人引导,曹二自己就先将怨念转移到了郑廷身上。
等到郑廷不信这审问结果,亲自过来查看时,曹二甚至敢对着他破罐子破摔:“若不是你这个昏君,我大哥、堂哥他们也不会死,村中的玩伴也不会断手断脚。你口口声声说要一统南北,说要歼灭贵族,要让百姓挺直了腰板做人,可你如今都带给我们什么了?”
反正已经刺杀失败,留给他的下场左右不过是一死。曹二已经被折磨得不成人形了,心中滋长的恨意让他无所畏惧,即便是死,他也要将这些话都说出来:“如今不仅是我恨你,军营中谁人不恨你?你带给百姓的只有杀戮跟悲剧,没人真心信服你这个狗皇帝!你这个刽子手,你残害了多少人心里没数吗?没有一个百姓不恨你。”
邓将军见他胡说八道,赶紧让人将他拖下去,还背着郑廷给狱卒使了个眼色。这人对陛下不敬,待会儿直接砍了就是,还让他啰嗦什么?
可曹二的控诉与刺杀,对郑廷的打击却不轻。他怔怔地望着自己的一双手,他杀了人?
在郑廷看来,他只是杀了北戎人,那些人本来就该死。可因为战争惨死的汉人,并不是他的本意。
战争,本来就会死人。他们的牺牲,能够换来天下太平,能够换来更多人平等、有尊严地活着,只要再给他一年,不,给他半年就好了,光州支持宋允知,但是夏国那么大,不可能每个地方都能团结一心,只要光州不堪重负,他便能成功。
可是,为什么这些人就是不能理解他呢?百姓的憎恶,比母亲对他的误解还要让郑廷无法接受。那一瞬间,郑廷仿佛觉得,自己一直以来所有的努力都没了支点,一股空前的无力充斥在他周围,似要将他整个人湮没。
为什么,他们都不能理解他?
邓将军小心谨慎地宽慰着陛下,只是作用不大。
更叫人担忧的是,曹二是公然行刺,纵然已经伏诛了,但是影响极为恶劣,惹得军中议论纷纷。
为了平息非议,邓将军当众宣布,曹二是被夏国的探子给蛊.惑了,这才做出这等大逆不道的事。曹二已经对他的罪行供认不讳,但是陛下大度,怜惜他受到贼人蒙骗,所以并不会祸及对方家人。
这依然是格外开恩了,换了别人,便是诛九族也不为过。
只是这些话,并不足以让众人信服,尤其是曹二村中同他一道参军的伙伴。在他们的印象中,曹二一直是个老实懂事的农家汉子,出事之前也同他们吃睡在一块儿,他哪有机会被夏国的探子给笼络住?
不少人笃定此事有鬼,理由也简单:“夏国若真要策反,去策反朝廷官员、亦或是军营中的将军,可不比策反一个无名小卒要划算多了?”
曹二是谁?他不过就是个小兵,上阵杀敌时被要求冲在前面的无名之辈而已。这样的人,有什么值得夏国费心筹谋的?他们更愿意相信,曹二是不忿皇上心狠手辣,更不忿他的兄长因为战事而亡,所以才决定痛下杀手。
只可惜失败了。
没错,对于此事,不少人心中偷偷觉得很是可惜。若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