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被迫考科举: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咸鱼被迫考科举》 110-120(第5/13页)

事儿跟我没关系,肯定是你自己得罪了宋大人。”

    他开始倒打一耙,这么一通指责下来,李家祥甚至开始变得有几分理直气壮了。对,他没错,若不是胡大人非要一下交代那么多的事情,他又怎么可能会因为记不住所以全都忘光。明知道他记性不好还一下子说这么多,其心可诛啊胡大人。

    胡洪被气得半死,甚至怀疑就是李家祥在宋允知面前议论他的是非才导致如此,偏偏他还抓不到对方的把柄。

    几日后,宋允知发现胡洪又有了新动静了,他招揽林度等人不成,又开始跟赵安虞这些新人套近乎。

    啧,真是个搞事儿精。

    胡洪也算是官场的老手了,最擅长的就是拉帮结派,吏部那些人也正是看中了他不安分才将他调到这儿来。胡洪最喜欢借着帮衬指教的名义拉近关系,继而将对方卸下心房,彻底归于他麾下。这法子他从前在永州屡试不爽,尤其是在他手中握有一定权力之后,都用不着他怎么费心,便有人前赴后继地朝他贴过来。

    只可惜,胡洪这回却失算了,这批新人一心奔着做大事、让宋大人刮目相看而去的,实在没有什么心思配合胡洪表演。

    其实一开始胡洪过去指导他们办事时,这些新人们还愿意听一听,装作一副受教的样子。

    胡洪心中得意自己的手段,真有些倾囊相授的意思了。

    可关键在于,他的话实在是太密了,而这些新人们满脑子想的都是力争上游,他们有太多的事情要干。如今这些人都处于没有上峰带、也没有具体□□物的阶段,天高海阔,任其发挥,所以他们要准备的、要做的事情就更多了。日常事得做、公文也得学着写。忙成这样,他们实在没 有心思配合胡洪。

    不过几日,胡洪便发现那些人又变了态度,见了他之后,一个个竟然低着头装作忙碌的样子快不离开了。

    胡洪脸上的笑容甚至还没来得及绽开便凝滞了。

    怎么回事?

    他回头去看,那些人却越走越快了。

    走远之后,李甫才如释重负地同赵安虞道:“可算是摆脱了,若是被胡大人给缠上,没有半个时辰是脱不开身的。”

    他们被分到了商务厅这边,而许多出身好的人却被分到了农务那边,眼下他们这儿没资源,农务那边的人没有务农经历,都是一筹莫展。

    时间宝贵,真舍不得分在胡大人身上。或许胡大人同他们说的那些话当真是肺腑之语、金玉良言,但都不是他们眼下最需要的。这种话,闲暇时候他们愿意听,可如今忙的时候真的听不起。李甫也觉得苦恼:“你说他为何就是抓着咱们不放呢,司农、司库那几位大人比咱们不是有地位多了?人家才是正儿八经的官呢。”

    赵安虞想起这位胡大人的出身,这位同知州大人一样,都是新来的,找他们能为何,自然是为了收拢人心呗。赵安虞不好说人是非,但却再三提点同伴:“不管是什么原因,总归误了咱们的事儿,往后看到他还是离远点儿吧。咱们是知州大人招进来的,日后只对知州大人负责、听大人差遣就是。”

    这边两个人对胡洪避之不及,那厢被扔下的胡洪已经快要控制不住自己的表情了。当日,胡洪便被迫放弃了拉拢这批新人的打算。不过他从来不觉得是自己出手不当,只觉得是这群人不知道天高地厚,竟然敢拒绝他!

    他们知不知道自己拒绝的人是谁?!

    真是群有眼无珠的蠢蛋,跟李家祥一个德行。

    胡洪消停了,宋允知还有点失望,他还等着胡洪大显身手,自己也好跟他斗上几个回合,结果,他就这么放弃了?

    没劲。

    吏部也不中用啊,选过来的人不过是看着厉害,内里虚得很。没多久宋允知便抛下了胡洪,跑去巡视春耕了。去年下半年起,光州百姓也跟着挣了不少钱。今年春耕不缺种子农具,加上开春之后天气适宜,整个春耕期间并没出过什么纰漏,宋允知巡视期间一切顺顺利利。

    他自己在外巡视,衙门里头的人可被他折腾得不轻。林度等人被迫背诵衙门章程,被迫改了记账方法,可怜他们这些老骨头,潇洒了这么多年以后脑子都不灵光了,费了好大一番功夫才适应了变化。

    而年轻人显然比他们要更耐折腾一些,尽管困难重重,但还是完成得异常出色。只是若说能担事儿,宋允知还是更看好赵安虞。

    一群人平级的人想要将事情办好,总得有个领头人,赵安虞虽然出身不显,但是却极富有领导才干,不过半个月的功夫,他便已经混成商务司那边当之无愧的话事人了。

    他自己不认识什么商贾,便先跟农务司这边几个人打好了关系,靠着他们引荐,结识了光州城内的几位有名的大商贾。而后又借着光州衙门的幌子,顺理成章从这些人口中打听到了各地大布料、瓷器等大商贾。多番核实之下,初步定下了一份请帖的名录以及后续筹备章程,由赵安虞带头,先呈给宋允知过目。

    宋允知虽然不知道赵安虞究竟是怎么做的,但是只要他能让这些人真心实意信服他就好。若是赵安虞能将这回商会的事情办好,他不介意再提拔他一番。

    低头翻阅赵安虞送过来的章程后,宋允知不由得微微一笑。这东西跟以往衙门中的文书很不相同,是仿照着他年后写的规划来拟的。在前期筹备中,还将每个人负责的部分都点了出来,谁也没有贪功。

    宋允知看完这份详细的章程,一时间还真没挑出什么毛病来,于是同众人道:“东西先放我这儿,明日我叫人过来商讨一番,看看有无添减之处。”

    赵安虞等人闻言,哪怕压了压,可是嘴角的笑意还是难以遮掩。这段时间虽然苦了点儿,但只要大人认可,他们的努力便没有白费。

    他们来衙门办事,不就是奔着有朝一日出人头地去的吗。苦一点累一点都无妨,只要能看到希望。

    翌日,宋允知便召集林度、胡洪等人,商议请这些人入光州是否可行。

    胡洪在众人还未开口之际便先泼了一盆凉水:“兹事体大,即便咱们商议好,朝中若是不答应,只怕也会落人口舌。”

    宋允知揣着手:“这就不劳您费心了,本官已将此事悉数禀明陛下。”

    胡洪:“……”

    有后台了不起啊?

    宋允知下巴抬得高高的,还真就了不起。

    他这一句暗含炫耀的话一出,胡洪便不得不闭嘴了,剩下林度等人无不敬佩地望着宋允知。这段时间的经历让他们明白,宋大人是真的简在帝心,圣眷优渥。大人做的这些事儿其实都有些不同寻常,但是陛下却从未责怪过,相反还全力支持。

    不知道相隔不远的庐州知州是否也是这个待遇?且不管对方如何,反正他们是抱定宋知州的大腿了。

    大半日讨论后,林度等人又下去再次核实了一番,他们能打听到的消息自然比赵安虞等人更全面,于是请帖中有足足添了三十来号人。这还是初次参加商会,宋允知担心弄得太盛大衙门中人没有经验,最后落得不好。若不然,名单中人还得足足再增添一倍。

    请帖誊写好后,便从广州出发,散去大江南北。

    而商务司等人也顺利领了个职,赵安虞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