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被迫考科举: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咸鱼被迫考科举》 110-120(第2/13页)

置,已经奉承宋允知好多时了。

    这俩人也是最近才有了点动力,他们衙门的人不多,属官是满了,但是差役还是不足,更不用说大人还想借着招文书来弄一批有能耐的人进衙门。二人心里清楚自己是什么位次,若真来了神通广大的,他们哪里还有地位?拦是拦不住的,不如先趁着这个机会好好讨好大人一番。

    宋允知知道他们的担忧,这些人虽然没什么本事,但是在光州扎根多年,人脉不浅。若要彻底抛开他们,宋允知自己也得少许多助力,于是他道:“也别围在我身边了,有这个功夫多去外头瞅一瞅,看看相熟的人里面有没有我能用得上的。若有,只管举荐上来。虽然没有品阶,但日后由吏入官也不失为一个出路。只有一点,人得机灵,蠢的不要。”

    胡洪挑眉,宋允知就不怕举荐之后,身边都是林度他们的心腹?到时候几派相争,宋允知还能有多少权力?

    林度二人在短暂的愣神过后,便是狂喜。比起被那些不知道来路的人哄了大人,还不如他们安排两个自己熟悉的。到时候真上位了,好歹心里向着他们。

    就连边上神游天外的林山也醒过来了,跟上前讨好宋允知,也说自己这儿有个极出色的后辈。

    几人一个比一个谄媚,胡洪不由得深吸一口气,是他想错了,这些个蠢人,他们知道什么叫争名夺利?

    宋允知许诺一人给一个名额,剩下的几人,他准备来一场考试筛选一番。

    跟州衙选举书吏这消息一起放出来,还有衙门重金奖励手工业各种器具改良创新者,不论是农作、纺织、冶炼铸造,只要能提高生产效率,衙门统统有奖励。

    这两条消息一出,刚安静了几日的光州上下再次沸腾起来。

    第112章 选拔 光州书吏考试

    一月后,辗转数个州的黄绕终于在年底前顺利抵达京城。

    回府学后,他便怒气冲冲地将光州的事跟山长还有几位先生统统说了一遍。

    其实即便他不说,府学的人也都一早听说了。近来宋允知跟光州可谓是风光无限,京中各处都在讨论他们,还有人遗憾宋允知走得早,叫京城的人少了许多热闹。今年没去光州的人,还准备明年开春往再那边跑,真不知他们哪里来那么多的精力。

    光州的新鲜事一桩接一桩,快叫人目不暇接了。黄绕如今说的这些,也不过就是比外头听到的略微详细一些罢了。到了自己的地盘,黄绕说话也显得肆无忌惮了许多,他对宋允知以及光州的恶意终于不用再遮掩了:“那小兔崽子一天一个主意,若是由着他胡来,只怕庐州上下早晚要被他踩到泥里!”

    王山长长叹一口气,带着浓浓的无力感:“并非是我等不出力,实在是陛下偏心。你不在京城,不晓得这些日子发生的事。早在宋允知借着象骨大肆敛财之际,朝中便有人看不过去,联合诸位官员弹劾他。只是陛下看重宋允知,无论如何也不肯发落,反倒责怪这些弹劾的官员整日不务正事,眼红旁人。”

    瞧瞧这话说得多偏心。

    闻风奏事本就是御史的指责,他们弹劾也没有任何错处,就是因为对象是宋允知,便要遭受这无端的指责,世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黄绕本来还想抱怨两声,听见他们一个个垂头丧气,也觉得没意思起来。良久,他才闷闷地来了一句:“我总觉得,钟离如今的状态不对,似乎被宋允知那小子给打击得一蹶不振了。”

    王山长迟疑了一瞬,他没见到钟离的情况,对此有些不大相信:“应当没有那么严重,兴许只是离了熟悉的人,略微有些不大适应,给他点时间就好了。”

    黄绕闻言却没能这么乐观。

    对上宋允知,能适应起来才怪呢。这家伙就是个怪胎,没人能治得了。

    隔日,黄绕进城拜访好友时,路上竟然还听到有人一边走一边提起宋允知。

    黄绕停住,恼羞成怒地瞪了他们一眼。

    怎么哪里都都少不了宋允知,烦不烦!

    宋瑜被瞪得消了声,下意识往后退了几步,直到贺延庭气势十足地瞪了回去。

    有毛病吧,光天化日发什么疯?贺延庭可不惯着这样的人。

    黄绕也没想到对方会反击,冷哼一声,趾高气扬地走了。

    宋瑜满心不解:“方才咱们似乎并没有惹到他?”

    “谁知道呢,没准是读书读傻了。”贺延庭认识这个黄绕,允哥儿曾经得罪过的人他都有点印象,就是不知道今儿这个为何抽风了。

    他们在讨论着允哥儿,无独有偶,皇后宫中的皇上也正好提及了宋允知。

    皇上才自言自语了一句,说不知道允哥儿近来在做什么,下首坐着的谢蕴却自然地接道:“他如今想必正在选拔人才呢,前两日终于定好考卷了。”

    皇上诧异地看向身边的小姑娘:“蕴姐儿怎么会知道这么清楚?”

    萧宝玄探出脑袋:“表姐同允哥儿关系可好了,很久之前就认识。”

    他能认识允哥儿,还是因为姐姐的缘故。

    这一点,皇上还真不清楚。没想到允哥儿还真挺招小孩子喜欢,与他同龄的或是比他小的,基本都喜欢他。

    也是,毕竟允哥儿那么讨喜。

    入冬之后,已经有不少人报名参加光州书吏的选拔。

    虽然只是吏,而非官,并且众所周知,由吏入官挺难考的,但是这仅有的十个名额依旧珍贵无比。若是上一任知州招考,肯定没有这么多人报名;但宋允知过来了,他一上任便在光州境内所有的百姓露了一手,如今光州乃至周围一带的百姓都知道,这位知州大人乃是有能之人。

    眼下这一条又一条的新政令颁布下去,光州会在他手里会变成什么样子,任谁也不知道。但有一点,若是能跟着知州大人,肯定有出头的机会。

    别说那些一心想要出头的平民百姓,就算是不少商贾子弟、耕读人家,也都指望着靠着这个名额给自己改换门庭。

    外头人抢得越凶,林度等人便越庆幸,幸好自己在知州大人面前多少有点面子,还拿到了内定的名额,哪怕一人只有一个名额,他们也感激得不行。

    鉴于大人不喜欢蠢人,他们也不敢为了人情随便推选一人上去,回去之后还真是精挑细选,挑了最聪明的供宋允知差遣。

    这群人不用通过考试,但是原定的考试仍要继续。

    宋允知想在年前将这件事情定下来,考题出完了之后,考试也马不停蹄地开始了。这回足足有五百人报名,衙门里甚至没地方给他们坐,最终借了城里乡试的场地一用。

    就连阅卷也是请了往年乡试的考官。宋允知好吃好喝地待着他们,这些考官自然也不会不愿意出力。

    这选拔书吏,不至于像朝廷选拔进士一样,考的都是比较基本的东西,不过应涉及的知识面广泛,想要出挑也不容易。

    考试一日便结束了,等到诸考生陆陆续续离开考场之后,才发现衙门早已派人在门外架起了棚子。

    考生考完了之后能在这里领一碗热汤,两个馒头。

    赵安虞也捧上了一碗热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