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被迫考科举: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咸鱼被迫考科举》 100-110(第7/14页)

这点眼色都没有。其实有些话他不方便说,那位宋知州别说生气了,他压根就没将几位大人放在眼里,懒得计较,自然不见怒色。这几位大人在这儿折腾来折腾去,不知道究竟是为了什么。

    刘老汉不再说话,其他人则挨在一起,讨论明日该如何应对这位新官上任的宋知州。

    再不愿意见到,总归还是要见面的。

    第二日一早,州衙大开,诸位衙门同僚踩着点进去办差。众人正琢磨着一块儿去见一见那位宋大人,不想宋允知先叫人找上他们了。

    卢蒙往那儿一站,众人便不自觉的后退了一步。

    实在是他的体格太健硕了,哪怕最能吃、身材最圆润的李家祥在他跟前都显得格外弱小。

    卢蒙也不大喜欢这群人,语调平平,自带一股威慑感:“宋大人让你们挨个儿去见面,司仓格外?”

    李家祥颤颤巍巍地上前:“下官在。”

    说完他就恨不得给自己抽两个耳刮子,对着一个侍卫有必要这么奴颜婢膝么?但是想归想,他还是听话地跟着走了。

    进了大堂后定睛一瞧,李家祥第一感觉便是这位新知州年纪真小,生得再好、气度再不凡,也掩盖不住宋知州只有十三岁的事实。这样一个小孩子怕他做什么呢?李家祥情绪渐渐放松下来,可是在触及卢蒙与程武的目光后,都迅速警惕起来。

    可怕的是这两个门神!

    宋允知安抚地冲着他笑了笑,并且让对方坐下,给他上了一盏茶之后又开始与他话家常。

    李家祥本来还有几分警惕,怀疑宋允知是故意拉拢他,或者从他这儿下手分化他们的小团体,可聊了一会儿后,李家祥发现对方压根就是在闲聊,遂逐渐放松了下来。聊到起劲时,甚至还跟宋允知分享城中哪家酒楼饭馆最好,有什么招牌菜色。

    “宋大人若是日后去外头吃饭,可以报我的名,他们定会好生招待你。我跟这州城中的掌柜的都是老相识,关系可亲厚了。”

    宋允知:“……”

    很好,没必要再了解下去了。

    退下去后,李家祥摸了摸肚子还有些意犹未尽,若不是立场不同,他甚至能跟这位新任的知州大人做一做酒肉朋友。

    宋允知望着他富态的身影摇了摇头,这就是个装饭的桶,没有任何内涵,对他下手宋允知都嫌弃自己没品。

    下一个是司马林山,这家伙自打进门后便没什么话,整个人懒洋洋的,态度一般,宋允知问什么他答什么,说话也是能省则省。后面宋允知问了他几个政务上的问题,这家伙眼珠子一转便开始踢皮球了。

    宋允知心中了然,好一条划水的鱼。

    这个也没必要深聊,他赶紧让程武去叫司户黄度。这家伙倒是有些意思,得知陛下给他留下两个侍卫之后,态度骤变,立马多了几分谄媚。随即连话锋也变了,开始给他前面那两个上眼药。

    宋允知也不介意,仍旧跟他聊了一些衙门中的事儿。多亏了这棵墙头草,哪怕暂时不能将其收服,也还是能从他嘴里听到不少对自己有用的消息。短短一个上午,宋允知便将衙门中表面情况摸得差不多了,更深的他也没问,想来黄度也不会说。

    能随时都倒的墙头草,他敢说,宋允知也不敢信。

    后面他又陆陆续续见了其他官吏,并且成功的见识到了什么叫出头鸟、退堂鼓、看门狗还有缩头龟。好极了,他的衙门里头真是人才辈出,未来几年能跟他们一起共事,真是八辈子攒下来的福德。

    真好,京城那些官员们有心了,特意给他留下这么多的宝贝。

    程武默默给宋允知递上一盏茶,生怕小宋大人把自己给气坏了。

    宋允知仿佛看穿了他的想法:“我不生气。”

    也确实没什么好生气的,这些人,这说坏心眼那都是高看了他们,十个人的心眼凑在一块儿也办不成什么大事,只是稍稍有些拖后腿罢了。

    到了下午,衙门里头又来了一位新人——光州新调过来的别驾已经到了。

    宋允知还带着程武去瞧了一眼,对方明显跟光州衙门的人不是一个路数,虽然拖家带口一路过来,但是丝毫不见疲色,整个人精神饱满。只是面相看着不大好,刀削面,三角眼,鹰钩鼻,明明是一副笑脸,却让人觉得不好接近。眼角眉梢处流露出来的精明,直接吊打光州衙门这一众混吃等死的小官。

    宋允知眯着眼睛打量一番,搅屎的棍,齐活了。

    第106章 折腾 搅事精累到崩溃

    距宋允知与钟离赴任已有一月,这一月来,京城着实发生了不少事儿。

    北戎离开后,驻守在襄阳城的士兵已经准备回京了,但是难保北戎不会再次南下,朝中决定召回一批、留下一批,随春生这些新提拔上来的年轻将士都被留了下来。

    再有便是拨款重修襄阳城了,因费用开支过大,以至于朝中争了好些天才有定额。

    每逢战事总有一笔不菲的支出,不论是主动挑起亦或是被动迎战,都会损失巨大。这回有了襄阳城的例子,朝臣们越发觉得对北戎开战不值得。

    皇上日日见他们为此事吵得沸反盈天,却一个字都没听进去。他们责怪皇上不安分,皇上心中还怨恨他们紧扣着钱粮、迟迟不支援呢。两边互相责怪,朝中气氛很是紧张。

    再有便是对燕国的安抚拉拢了。之前为了燕国出兵,夏国不得不采取极端的措施,得罪了燕国大汗还有不少大臣。如今北戎退兵,夏国也终于对燕国软了态度,想着重修旧好。

    燕国君臣对此虽然不痛快,但是也不能真正切断与夏国的商贸往来。正是这回出兵才让燕国探明了北戎的态度,原来北戎真的畏惧两国联手。燕国人虽然恼怒夏国无耻,但是如今三国之间达成了微妙的震慑与平衡,燕国人更不想打破这份平衡。

    这份虚假的合作,暂时也还是继续维系着。两边纵然有再多的不愉快,也都只能忍耐,只是在往来的国书上夹枪带棒,狠狠讽刺了夏国一番。

    前朝诸事不顺,皇上看谁都不顺眼,等忙完了几桩棘手的事后,才想起来追问陈素他的状元郎如何了。

    陈素已经收到好几封允哥儿的来信,回禀道:“陛下,允哥儿已于五日前抵达光州,如今一切都好。”

    “一切都好?”皇上忽然追问,“吏部那些人没给他找事?”

    陈素抬头,同皇上心照不宣地笑了一声:“不过是些小打小闹而已,允哥儿自己能解决,陛下不必担忧。”

    吏部调了一位别驾去光州,这事儿也没瞒着谁,大家心中都有数。那位新任的别驾从前在任上时便极不安分,拉帮结派是他的拿手好戏。如今去了光州,料想他也不会改了习性。不过,这些乱七八糟的人皇上倒是也不十分的担心,权当是给允哥儿练手了。

    他跟陈素都觉得允哥儿一路走来太过顺遂,年少时一帆风顺往往不是什么好事,总得给他点挫折,才能叫他领悟官场上的生存之道。

    胡洪也果然不负所望,他自就任之后便热衷于在光州衙门中拉拢人脉上蹿下跳,一日也不曾安宁。

    从前胡洪在永州做官的时候,可是成功地挤走了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