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太她有点疯: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太太她有点疯》 60-70(第26/34页)

也不知道是你。”

    王君瑶忙介绍:“这是我们家之敖的太太林遇梵。瑞芳,你跟之敖谁大?”

    连瑾:“我们同年,我略大几个月。我们互相叫名字好了。”

    那是比林遇梵大好几岁,林遇梵笑着伸出手:“连瑾姐姐你好呀,我看过你好几本小说。”

    “我也刚看了你的《黄金大劫案》。”

    “电影还是小说?”

    “小说。电影我还没买到票。”

    林遇梵说一句,连瑾跟一句。

    王君瑶好奇:“你们刚才说在哪儿见过?”

    林遇梵:“上次我去喜姑家,刚好遇见一楼在搬家。我心里就想,这位姐姐真是时髦,没想到我们还是亲戚。”

    连瑾略微有些窘迫:“我也是才知道,我租的房子是遇梵你的。”

    大家坐下聊天,主要都是王君瑶说,刘芳附和。

    林遇梵和连瑾则小声聊最近文坛上的一些作品,两人口味意外相合。

    林遇梵听说过连瑾很孤傲,但今天见面,她发现对方还是挺正常的,不过你不主动跟她说话,她也不会主动找话题就是了。

    有些傲气,但不算是孤傲,而是不擅长交际。

    喝了茶,林遇梵邀请连瑾到外面花园里参观,在鱼池旁边,她们说起了《万象》杂志。

    连瑾道:“我看过里面的一些游记,还挺有意思。”

    这话说得有些隐晦,大概是《万象》杂志除了游记,其他方面没有吸引她的地方。

    林遇梵:“万事开头难,《万象》现在销量还不错,不过很多人都是冲着米仙买的杂志。我们最近也在想怎么增加文学性,怎么丰富内容。我们想要邀请一些知名作家加入《万象》,给《万象》撰稿。你也是我们想要邀请的人,这不正巧么,我冒昧问一句,连瑾姐姐你有没有兴趣加入我们?”

    连瑾笑着抿了抿唇,为难道:“真是不巧,我刚跟《风华》签约了。”

    林遇梵颇为意外,没想到《风华》动作这么快。

    “你跟《风华》签约了,也可以给我们撰稿的呀。”

    连瑾是因为缺钱,所以找《风华》预支了稿费,她也不好直说。

    “我签了三年,这三年内只能给《风华》撰稿。”

    目前《风华》在文坛上的地位比《万象》高太多。

    众多传统文人是更加认可《风华》的,而《万象》在文人眼中可能是一个走旁门左道上来的新杂志,能不能成功还是未知数。

    林遇梵也不想让连瑾为难,便也没再多费唇舌,只笑道:“那等你签约期满,有机会我们再合作。”

    连瑾答应了。

    虽然这个答应也没有任何意义。

    快到五点,连瑾告辞,王君瑶热情挽留,但连瑾还是没留下来吃晚饭。

    连瑾这人天生不爱麻烦别人,这次上门作客,也是因为家里母亲写信一定让她拜访,她才不得不来的。

    赵家花园这么有钱,连瑾也怕别人说她打秋风。

    林遇梵能感受到连瑾的敏感和骨子里的傲气,所以也没多勉强。

    *

    港城电台和方寸影业联合在木屋村棚户区搞防火知识公益活动。

    林遇梵亲自去现场帮忙宣传怎么防火,遇到火灾时该怎么自救等相关知识。

    她和贺晓晴等人在现场派发传单,铁龙更是带人去棚户区贴各种防火和自救宣传。

    彭太太作为慈善福利会的代表,她也来到现场跟林遇梵一起派传单。

    派完传单,大家在宣传棚里喝糖水。

    彭太太道:“我听沈太太说,你在邀请名作家加入你们杂志,是吗?”

    “是啊,慧玲帮我找了几个,都答应可以撰稿,但是什么时候撰稿,又都还没定。”

    “我跟你介绍个人,他最近缺钱,你可以稍微出高价,把他签下来。”

    林遇梵:“谁啊?”

    “夏野!”

    林遇梵差点被小汤圆给噎住,“夏野来港城了?”

    夏野是北派知名作家,擅长写乡野小说,他知名度比连瑾要高几个档位。

    彭太太轻声道:“上周刚到。租房子花光了积蓄,他带了本没出版的小说过来,想找出版社出版。”

    林遇梵略微有些激动:“你一定要把他介绍给我认识。”

    彭太太笑道:“我就知道你需要。你什么时候有时间?”

    “我随时都可以。”

    “那我跟他敲时间。”

    外面,有个背着小女娃的四十多岁妇人风风火火过来找旁边的工作人员:“你们宣传单还有吗?”

    “没了。”工作人员态度有些生硬,“你不是拿过了吗?”

    棚户区居民有些来拿宣传单不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收集纸张,以便晚上起炉子的时候用来点火。

    说白了,就是贪便宜。

    那妇人脸色依然笑眯眯的:“我刚才拿的不见了,我想再要一张带回去给孩子们看。”

    工作人员正要赶她走,被林遇梵制止,“我这里还有一张。”

    林遇梵把宣传单对给那位妇人。

    “谢谢,谢谢这位好心的太太。”

    妇人双手接过,她手背粗糙满是裂痕,背上的小孩转动着乌溜溜的眼睛,盯着桌上的饼干,满满都是对食物的渴望。

    林遇梵见状,赶紧把桌上饼干都给了那小孩。

    小女孩怯怯地伸手接着,看得出她很想吃,但她小小年纪,硬是忍着没有吃,只是紧紧抓着。

    妇人一再道谢。

    彭太太把桌上的橘子也都塞给了对方。

    等人离开,彭太太才道:“这里的人,主要是没地方住,只要好好工作,吃饱是没问题的。”

    林遇梵了解这边的情况。

    港城的房价确实是太贵,一般人买不起。

    木屋村都是内地逃难来的同胞没有地方住,临时找木板搭建的房屋。

    虽然居住环境差,但起码有力气就不会挨饿,比在老家强。

    林遇梵给小孩塞饼干的一幕被记者拍了下来,登在报纸上。

    本来她是做的好事,舆论也都是赞美的声音,结果招惹了红眼病。

    《风华》杂志最近一期销量略有下滑,以往每年春节后,杂志销量都会下滑,这是正常现象,但《风华》杂志的老板娘米尔太太把一切都归咎于《万象》。

    米尔太太是个中印混血的英国人,旗下杂志社有英文杂志,也有自诩为最有文化底蕴的中文杂志《风华》。

    她在港城就是文化圈泰斗的金主奶奶。

    没有哪个文人敢得罪她。

    最近林遇梵在港城文化圈和电影圈可谓风头无两,着实让自视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