铲平西游路: 10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铲平西游路》 100-120(第18/28页)

丁,则从同族亲近之家抽取兵役名额。

    若是大夫包庇伤者,责任将一直追溯到府一级,在一地包庇多人,当地来年甚至可能增加赋税,这些话都被翻译成了大白话,由小吏在每一个村落宣读,基本堵死了大多数漏洞,没人肯用自己的前途去换取那少少的钱财和诸多的怨恨。

    民间一时哭声震天,却也只能含泪替丈夫/儿子/孙子准备出征的行装,唐皇似乎保留了最后一丝怜悯,允许大军年后出发,给了众人最后一点团聚的时间。

    也因着如此,即使已经快到年关,各地也没有多少过年的气息,倒是长安周边的草纸制作手艺飞速流传出去,因为有几个年纪大些的妇人发现,草纸贴身的御寒效果极好。

    棉花在宋末元初才大规模传入中国,唐初御寒手段有限,贵族不缺钱,可以穿昂贵的丝绸裘衣过冬,穷人家只能在衣物中塞入芦花稻草木屑取暖,更穷一些的,甚至会跟西方的中世纪一样,抱着牲口睡觉保持体温。

    草纸能保暖,在家中男丁即将上沙场的时候,便意味着他们可能多了一条命!

    要知道,有许多的士兵并不是在战场上殒命,而是在日常行军中造成非战斗性减员,尤其是冬天的时候,睡着睡着就没了呼吸并不是什么夸张的说法,而是发生在军营中的惨烈事实,为了取暖,许多士兵睡觉的时候都是相互搂抱保持体温的。

    几个妇人激动的将这件事情传出去,于是本来有些冷却的造纸再次火热起来,人们不顾已经开始逐渐结冰的溪水与河流,用通红肿胀的手搅拌着大缸中的秸秆,成群结队的前往各处去买石灰,而一些手指最灵巧,最聪慧的女郎聚集在一起,思索着怎么将草纸发挥出更多的作用。

    群众的力量是恐怖的,没过多长时间,一件原始版的纸衣便做了出来,接下来是纸鞋,纸袄,纸帽,甚至还有人制作出了纸手套。

    草纸御寒的说法传向各地,于是四面八方的人穿着单薄的衣物来到长安的村落,或是在旁帮工学着草纸制作,或是直接用铜钱或物件换走大批的草纸,于是这种不起眼的纸张以惊人的速度流传开来,并很快根据各地特色衍生出了更加柔韧的竹纸,能防水的油纸等。

    而徐墨阳的“一文钱”故事也随之传遍了大江南北,有人给他起了个带着点诙谐的外号——铜钱郎君,是“只收一个铜钱攒功德传手艺的好心长安徐家郎君”的缩写,有点没文化,却包含着百姓的祝福和赞叹。

    徐家即使算上秦叶两位娘子,也只有一个男丁,完全不符合这次的征兵范围,加上徐墨阳知道自己心软的性子,刻意逃避知道兵役方面的消息,草纸流行的消息被他完美避开,直到几个村子雇着板车,用筐子装了满当当的铜钱送过来,徐墨阳才知道草纸引发了怎样的风暴。

    “……我依稀记得,纸张是可以做被子的,同样暖和。”

    徐墨阳查资料的时候查到过纸张做衣,但因为只是一扫而过,他在冬日也并不缺暖和的衣物,便一直没有想起来,直到村人带着满当当的铜钱上门,他才从记忆的角落中挖出了这份不多的资料。

    “回去我便让大娘她们试试。”

    村人们纷纷眼睛一亮,黑瘦的脸上挂上了灿烂到有些刺眼的笑容,有个略微强壮的村人更是拍着胸脯开口,毫不怀疑徐墨阳的话。

    “屋中还有女眷,将筐子搬到院中便可。”

    徐墨阳说着,从角落找到了几个小篮子,拍拍上面的土灰,每个篮子里面放上一把挂面,想想又加上几块老姜,便挨个把篮子递了过去。

    “你们走了这么久的路,按说应该在这吃顿饭,但我这边着实有些不方便,便收拾了些木头的拼图,拿回家给孩子们添个乐子也是好的。”

    徐墨阳不可能说这里面放了粮食,除非他想被人盯上,拼图就没什么了,这东西家家户户都有,也就村里人能看个稀罕,连一直盯着徐家的邻居们都不会在意。

    “这……”

    村人接过篮子的时候便发现了不对经,你来我往的推拒了几个回合,还是感激的收下,有那不识趣想当场指出不对的,早被旁边人眼疾手快的堵了嘴,让篮子从邻居们眼皮底下拿走的时候,谁都没有发现不对劲。

    村人们推着空荡荡的板车一路猛走,篮子被挨个放到徐墨阳送的背篓里,被最强壮的村人背在身上,他们出了长安,走到一片空旷的荒野上才停下脚步,让强壮村人把背篓放下。

    “这是……”

    很快,接二连三的惊呼声响了起来,没两下就变成了捂嘴的呜呜声,这次就连最镇定的村人也没法保持冷静,他的双手捂在两个人的嘴巴上,他的嘴巴也被两只手捂着,其他人的姿势也差不多,自己的手在别人的嘴上,别人的手在自己的嘴上,主打一个互相帮助。

    但谁都没有反对。

    这可是粮食啊!

    现在的粮价涨到了什么地步呢?一个篮子里的粮食便足够换到他们运来的所有铜钱,而且还有多,更被说那些硕大的老姜了。

    “徐七郎仁义啊。”

    不知是谁开了口,众人纷纷点头,先不说那贵重的粮食,冷天最易得风寒,村人请不起大夫,最好的治疗方式就是煮上一碗浓浓的姜汤灌下去,然后睡一大觉。

    “我们定要守口如瓶,不能给徐七郎添麻烦。”

    有那机灵的村人立刻想到了保密,在他的提议下,众人都发了毒誓,才纷纷散去各回各家。

    在村人欢天喜地回家的时候,徐墨阳已经重新缩回了邸店的角落,又双叒叕开始进行珍珠故事的尝试记录,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他每次想写的时候,都会被一些事情打断,弄得好几张白纸墨迹斑斑,却硬是没写上一个字。

    不过这次肯定不会了!

    徐墨阳信心满满的立下flag,然后重新回忆珍珠那波澜壮阔的人生。

    珍珠在失去韩家老侯爷的宠爱以后,跟同样是老侯爷的一对兄妹产生了感情。

    准确来说,姬妾只有兄妹中的兄长,跟珍珠定情的是那位当绣娘的妹妹,但兄妹从小生活在一起,表示珍珠若是想跟妹妹在一起,那兄长也必须接收,看在兄长跟妹妹长得有几分神似,以后她们出府生活也必须有个孩子的份上,珍珠答应了。

    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珍珠跟原本的小姐相见了,小姐因为不得丈夫的喜爱郁郁寡欢,两人相见抱头痛哭,方知各自的苦楚,后来两人便时常见面,因为自小生活在一起,待对方更与别个不同,小姐那边还好,珍珠这边定情的兄妹却是吃了醋。

    在几次耍小性子之后,珍珠这边阴差阳错的将另一个姬妾的私情暴露在了光天化日之下,韩家老侯爷气的脸都绿了,对后院来了个彻查,有类似情况的直接打死,即使是清白无辜的,不论男女也要灌上一碗避孕药。

    因为妹妹当时在跟兄长说话,下人不分三七二十一,也给她灌了一碗药,珍珠和那位兄长侥幸活了下来,妹妹却因为体弱,灌了药以后下身便不断流血,没几日便香消玉殒。

    可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将珍珠转手给韩老侯爷的谢家上门认亲来了,说是家中嫡子幼年被拐子拐走,最近抓住了拐子,顺藤摸瓜发现嫡子在韩老侯爷府中。

    是的,生活就是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