铲平西游路: 8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铲平西游路》 80-100(第3/28页)

大IP,但徐墨阳想了想,还是不打算用肮脏的金钱玷污他跟大圣之间纯粹的信仰关系,偶像与粉丝之间必须保持距离,不然就成了不懂得控制的脑残!

    徐墨阳一边想着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一边用还是不怎么好用的鹅毛笔写出各个注意事项,不小心就沾了半手的墨,星星在窗台高处看的捧腹大笑,一不小心就栽了下来,刚好扎进徐墨阳沾墨的手,金黄的毛发顿时多了不少黑色。

    “哇哦。”

    把星星揪着后脖颈拎起来,徐墨阳努力控制着自己的音调,眼中的笑意却还是泄露了真正的心情,气的星星一通乱叫。

    有本事你把我放下来啊,信不信我跳起来打你的脚指甲盖!

    “我们都去洗洗。”

    见星星真的要炸毛了,徐墨阳赶紧哄了哄,用干净的手托着小猴出门舀水了,秦娘子因为他搞出来的一系列生意忙得很,好在徐墨阳也不是真的什么都不会,只是动作难免大了一点,水花多了一点,一人一猴搞的狼狈了一点,但洗的还是很干净的。

    “星星,你要玩的话就在这一块,这些东西不能吃,知道吗。”

    把自己和小猴弄干净的这么一会儿,徐墨阳硬是出了一身的汗,见好不容易洗干净的小猴又想往全是灰尘的墙上跑,徐墨阳赶紧将它拎回来,把床上收拾一下,哗啦一下倒了一盒拼图出来让星星玩,这份是新做出来的,用的都是饱和度比较高的明亮色彩,属于小孩捕获器。

    “明天再出去玩,秦娘子没时间帮你洗澡了。”

    徐墨阳早就知道星星很聪明,现在的智力甚至达到了两三岁孩子的水平,这种简易版拼图对读书的孩子可能有些幼稚,但对聪明猴来说刚刚好。

    不久后,看着众人对这种色彩鲜艳的拼图蜂拥而至,百家姓千字文的都略微遭到冷落,徐墨阳才后知后觉的意识到,这个时代的审美好像跟他们那个时代不太一样。

    “吱。”拼完出去玩。

    星星看看面前的彩虹拼图,试图讨价还价。

    “要是可以自己洗爪子,回来也不洗澡,那就可以出去。”

    猴子的天性就注定了他们不太能坐得住,徐墨阳也并不打算对星星太严厉,能教就教,也不会故意去磨掉它身上的野性,毕竟说句不好听的,若是他出了什么意外,那星星……

    “吱!”成交!

    星星可不知道徐墨阳为它操碎了心,谈好了条件,自觉占了大便宜的小猴儿便乖巧巧的坐下来,开始将比它爪子还大的彩虹拼图放回原位,放着放着,眼皮就越来越沉,等徐墨阳把自己的思路初步梳清楚再回头一看,好嘛,自家的猴子枕着拼图睡得四仰八叉。

    好笑的摇摇头,徐墨阳从袖口摸出一张没有绣花的小帕子,轻手轻脚的盖到了小猴的肚肚上,又用手指点点小猴的头顶,才继续回书桌前思索拼图样式,最近叶娘子一直在抱怨拼图一出来就被抢光了,他待会儿还得问问秦娘子能不能买到合适的木料。

    在这种追逐拼图的风潮下,不少人家开始心动,先是仿照徐墨阳的拼图样式,再到自己开始制作各种创新图样,长安城外的树被一棵棵砍倒,或是精致或是粗糙的拼图也开始逐渐流入市场,以徐墨阳这边的拼图为标准,价格根据精致程度和尺寸上下波动。

    从平面到立体,从三字经到本草纲目,徐墨阳这边的拼图款式永远快人一步,因为出货量大,价格便宜又是第一个售卖,一直走在潮流的前方,在长安城中,如果你家里没有一套拼图,那你就奥特了,你全家都奥特了,连小孩都不愿意跟你家的孩子玩,因为你家孩子奥特了。

    徐墨阳设计了不少图样,大部分都被众人认为不符合市场审美,只有一小部分被大批量生产,徐墨阳看着那些被认定卖不出去的拼图,始终有几分不甘心,最后灵光一闪推出了一批盲盒,将微瑕产品和这些拼图一起打包进去。

    因为提前说清楚这里面东西的品质,卖的价钱又比普通的要低上一些,倒是引起了不少人的兴趣,没几天这批盲盒便被分的干干净净,还接到了几个小订单,都来自那些被认定卖不出去的拼图,众人有些惊讶,徐墨阳笑而不语。

    总有人想独一无二。

    拼图作为一个新兴事物,在最开始的时候价格混乱了一段时间,后面便渐渐稳定下来,徐家摊子始终作为领头羊飞在风口上,甚至冬日还在西市开了一家拼图专卖店,只是这名字却怪得很,叫什么舒适生活,里面除了机巧图,还有一些怪模怪样的衣物,不似平时的宽袍广袖。

    “这是什么?”

    有客人来了兴趣,指着那套袖口裤腿都收的窄窄的,看上去颇有几分贴身,偏又有些蓬松的衣物问道。

    “这是羽绒服。”

    第83章 黄泥换米

    最近,长安悄悄流行起了一款衣物,看上去颇有几分蓬松,穿到身上却并不觉得沉重,那家中上了年纪的老爷子老太太穿了就不愿意脱,说什么连骨头缝都被捂暖和了,跟今年出现的火炕和肥皂一样,成为了最流行的过冬神器。

    在大雪纷飞的冬日,穿着小棉袄,再烧个小柴火,往炕上那么一歪,喝一口鲜灵灵的小绿叶鸡蛋汤,真是神仙都不换的好日子……就是代价有点大。

    徐家的羽绒服不好买,徐家教出的建火炕的匠人不好请,徐家种出来的冬日小菠菜更不好得,想要将三样在短时间内同时备齐,除了需要铜钱还需要运气,不是没人想靠着关系和财权让徐家优先给他们供应,但因为这种人家太多,反倒达成了微妙的平衡。

    而徐家借着火炕一事广收帮手,也硬气了一回——管你什么皇亲国戚王侯将相,统统按照下订单的顺序来!这样的硬气倒是让不少人高看一眼,想想自己如果动真格,那就是用美玉碰石,便也不好来硬的,于是徐家这生意竟也安安稳稳的做了下去。

    当然,长安其实不乏纨绔子弟,奈何徐家名声极好,在这个时代名声便是护身符,有那实在不甘心的继续打听,才发现徐家也隐隐约约有那满相靠山,原本打的一些念头也只能随风而去。

    不过这徐七郎是怎么得那满狐狸的另眼相待的?

    “一担黄泥能换小半升米?”

    徐墨阳有些惊讶,一升为两斤,按照四分之一的分量来算,再换算一下唐朝和现代的计量单位,也就是一担子黄泥能换上六两米,虽然是掺杂着米糠石子沙尘的,但对春夏便遭了天灾的百姓,这个价钱已经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差事了!

    一斤米能煮出两斤饭或者五斤粥,一担子黄泥能换来三斤粥,省着点吃便是一家老小的口粮,有些人口少的人家甚至还能存上一些粮食。

    在这个时代,粮食就是命。

    “火炕那边不是要做泥砖吗,大家都急着,前些日子的价钱还有高有低,最高的时候一担黄泥能换出一升米,我说的价钱是这些日子慢慢定下的。”

    敢在天灾时候还花钱的,至少都是家中有些底子的,用粮布抵钱也并不为难,但火炕实在是太受欢迎,那些学艺的匠人算了账,发现让人做一部分事情,自己空出时间干技术活要比独自做全套挣得更多,这市场可不就渐渐起来了。

    这黄泥换米的风声一放出去,长安城可是有不少人都动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