铲平西游路: 6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铲平西游路》 60-80(第2/26页)

粉丝的教程不少,但徐墨阳记得全过程的只有龙口粉丝,不过他们好像谈的不是这个吧?

    “多少绿豆能出多少粉?”

    叶娘子目光灼灼的看着徐墨阳,她从不掩饰自己看重钱财,前半生的苦楚让她对贫穷有刻入骨头的恐惧,现在这么大一个生意摆在她面前,要是不抓住这个机会,她就是个傻子!

    “五斤绿豆,能出两斤粉。”

    徐墨阳想了想,又补充一句。

    “反正我那边是这样。”

    现代的豆子品种太多,加上肥料和各方面因素,出粉量应该会有误差,不过大概也不会太大。

    “我记得秦娘子买了些绿豆,把它们泡了,要是相差不大,农人那边交给我。”

    叶娘子很果断,直接问了秦娘子,又从徐墨阳这边得到了制作方法,便风风火火的把豆子洗干净泡了水,才有心思听豌豆黄,但在听到要加糖以后,便果断放弃了。

    “两成豌豆。”

    这是最后商量出来的农田种植比例,绿豆和豌豆八比二,一亩地可以给十斤粟米为定金,别小看这十斤米粮,青黄不接的时候没准就是活命的关键。

    商量完了最大的支出,徐墨阳总算是把心思转移到了自己身上——可能是长久没有接触人群,他能感觉到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正在退化,所以他需要叶娘子帮忙在西街摆个摊子,也不拘是卖点什么,总之周围要热闹些。

    用进废退,徐墨阳可不想变成与世隔绝的寡言面瘫。

    叶娘子有些诧异,但还是答应下来,只是徐墨阳这个条件……合适的岗位其实挺难找的,好在徐墨阳的时间方面还算宽松,让叶娘子有时间慢慢思考。

    绿豆粉丝的制作并不困难,洗干净的绿豆冬天浸泡12小时,加冷水磨成浆后放酸浆水等待发酵,倒掉上层酸浆水过滤下层淀粉,晒到半干的时候磨粉加水,继续加热放水搅拌,做成粉丝晾干就算完成。

    说起来简单,叶娘子他们却过了不少难关,那几天徐墨阳连采蘑菇孢子的事情都没顾得上,一心琢磨着酸浆水怎么做,什么样子的绿豆液体才能顺利从勺子里漏出来,怎么才能去掉粉丝上面的黄绿色增加迷惑性……好在结果是喜人的。

    在先后吃了绿豆酸浆面条,饴糖绿豆糕,以及各种各样的绿豆食物后,徐墨阳总算是做出了跟前世八分像的绿豆粉丝。

    最困难的一步搞定,售卖和推销步骤全都由叶娘子接手,这些对叶娘子来说是轻车熟路,几套推销手段配着合适的食物,很快便打开了销量,粉丝的保存时间也被“不经意”的透露出去,有几个小商队抱着试试的心思下了订单。

    叶娘子抓紧时间在附近的方式租了一个院子,买了大批的绿豆回来,又找了几个手脚利落的女郎,把绿豆粉丝的制作步骤变成了流水线模式。

    她心里跟明镜一般,那几个商队就是来试水的,只要她的绿豆粉丝的保质期经过考验,后面的订单只会跟雪花一般扑来,她要做的就是提前准备好成品,让人家可以拿了就走。

    作为掩护,绿豆粉丝的作坊对外说的是售卖绿豆面,有人打算卖煎饼果子,可以直接来叶娘子这边买搭配好了的原料,价钱也不算很贵,还省了摸索的功夫。

    叶娘子这边的注意力都在绿豆粉丝上,徐墨阳也重新把目光集中在蘑菇养殖和孢子提取上。

    他不贪心,能种出金针菇就好,在唐代韩鄂所著的《四时纂要》中,就有菌菇的种植方式,石声汉先生考证过,这其中种植的有很大可能是金针菇,就是不知道是几十年还是几百年后,但这些资料的确给了徐墨阳不少信心。

    这个时代的金针菇跟蘑菇一样,都是帽子大根粗的类型[1],徐墨阳不确定是蝴蝶翅膀还是本来就这样,但味道没有太大改变,就没什么大不了的。

    菌盖大还方便菌种的收集呢。

    就徐墨阳所知,菌种的采集方法大概分为三种,不过酒精采集他用不了,乳钟罩培养皿没有技术材料,他能用的,也只有效率最低的直接采集,而且要选好时机,找到合适的蘑菇。

    “还是离不开种田啊。”

    看着纸张上密密麻麻的字迹,徐墨阳再次深刻的意识到自己究竟要解决多少困难,但开弓没有回头箭,他只能做好收拾行囊去村里住的准备。

    蘑菇是雨后才出现的,而且生长的速度极快,他要收集孢子,就必须采到最新鲜的,最好是刚刚开花的蘑菇,上面刚刚显出一道道的条纹,如果从长安城里面买菌子,就他这手艺,一辈子都别想种植成功。

    “等到了村子里,我要吃小鸡炖蘑菇,培根金针菇,海鲜菇炒肉,杏鲍菇打汤!”

    徐墨阳不太熟练的收拾着自己的行李,愤愤不平的碎碎念,但他也知道,这只不过是一个美妙的幻想。

    贞观二年,大旱,雨后蘑菇出,留给徐墨阳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第63章 疙瘩汤

    最近的山林离长安城三日马车,盛产菌子,长安的菌菇价钱不算太夸张,那座物产丰富的山林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徐墨阳前世生在江南水乡,不太清楚西安附近是不是真的有这么一座山,不过的确帮了他很大的忙。

    叶娘子忙着绿豆粉丝的推广和销售,徐墨阳在做出绿豆粉丝以后就跟叶娘子定了契约,这个时代的一纸配方因为可以传给后代,所以往往是天价,徒弟拜师父,往往还需要先做三年杂活,徐墨阳肯把这些做菜的方子传给叶娘子,已经是仁善之至,拿走大部分利润也是所当然。

    但现在,徐墨阳觉得分成是时候变一变了。

    跟叶娘子的合同从保姆变成了雇佣,契约的年限延长到了二十年,徐墨阳本来琢磨着十年就差不多了,叶娘子死活不肯,愣是又加了十年,徐墨阳琢磨了一下岁数,觉得自己不介意给叶娘子养老,也答应下来。

    在这二十年间,徐墨阳有什么能做生意的方子,从拿出来的当天开始算,三年以内利润徐墨阳占八成,这还是徐墨阳好不容易谈下来的数字,按照叶娘子的说法,这三年如果拜师就是做杂活的,不说帮着徐墨阳做事,至少也要利润全部上交,徐墨阳好说歹说叶娘子才让了步。

    从第四年开始,利润就变成一半一半,然后徐墨阳这边的分成每年继续下降一成,等到徐墨阳只占一成利润的时候,分成就固定不变,持续到第二十年结束分成,以后这个配方叶娘子刻意随意取用,相当于卖给叶娘子了。

    当然,其中还有不少细节要慢慢商议,比如开始是制作成本,利润的保底数量之类的……但大框架定下了,后面就纯属细枝末节,慢慢磨就是了。

    徐墨阳是不打算在这个时代繁衍后代的,除了吃喝也没有太大的欲望,所以钱这种东西够用就行,叶娘子只要不是那种毫无商业天赋的,徐墨阳靠着给出去的配方完全能过着吃香喝辣的生活,闲着没事的时候出些钱帮着修桥铺路做些善事,这种小日子不香吗?

    儿孙自有儿孙福,没有儿孙我享福。

    徐墨阳盖着小毯子,美滋滋的躺在摇椅上,等着喝秦娘子做的疙瘩汤。

    半碗白面加两个鸡蛋用筷子搅拌,刚好搅合成一粒粒的小面絮,碗底还剩了一点干面,回头一起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