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为耶耶李世民种田开挂》 40-50(第14/15页)
奇数,定数,将天元推算成乘率,即得出了用数和总数。
“……所以啊,一共得米七百三十八石,甲卖出二百九十六石,乙卖出二百二十三石,丙卖出一百八十二石。”
兕子兴致勃勃,按照秦九韶的解法演算一遍,这回不光是李淳风,连同其他同僚都听的如痴如醉。
除此之外,她便又列举了贾宪的“增乘开方法”,沈括的“隙积术”……
李淳风很快就发现,兕子出题都很务实,几乎都涉及农田粮食买卖、牲畜进出、水利事务等惠及民生相关。
这次更正历法疏漏,陛下有意晋他为太常博士。
从宣义郎到太常博士,虽品阶变得小,只从从七品下变为从七品上,可宣义郎不过是个文官散官,太常博士却是太常寺属官,掌祭祀之事。凡国有疑事,以备咨询。
李淳风虽一心沉醉天象,却不是个完全的痴人。他心中清楚,此番升任,离不开晋阳公主的提点。
而太史局内,受公主点拨幡然开窍的人,可不止他一个。
不过一月时间,陛下那头就因大大小小的功绩,前后提拔任用十数人。这些人多还留用太史局内,只是一番人事变动之后,形成了新的上下阶级。
而晋阳公主,竟比他们这些升任之人还要开心。
李淳风终究是因为几道数学题,对兕子带上了天然的滤镜。
他想,公主果真如传闻一般,实在非凡呐。
……
兕子的确非一般人;
这会儿已经巳时末,将要接近午时了,暖阳穿过窗缝溜进殿内,爬上床帐,她还卷着被子睡在床榻上,满脸香甜地嚼了嚼嘴里的空气。
松萝蹑手蹑脚进来,身后跟着几个小宫娥,往内殿圆桌上放下木托盘。
香气四溢的辣椒炒肉,带着浓郁汤汁的把子肉,外加一盅酸汤番茄鱼,一屉栗子蒸糕,都不用她们唤,公主自己就能醒过来了。
兕子在扑鼻的香气中一骨碌翻身坐
起。
昨夜她加班加点,帮着太仆寺写了一册养猪指南,忙活到后半夜才睡下。
因这东西关系到往后整个大唐的养猪大业,小女娘便写得十分细致。
从小猪仔的养育要点,到谯猪术的使用,再到成长期的饲料配比,病害防护,以及种猪配种注意事项和母猪的产后护理,桩桩件件,都被她细致考虑到,写在了指南中。
松萝一边给兕子梳着头发,一边忍不住心疼:“公主可莫要再熬通宵了,有什么事儿,您口述吩咐婢子,婢子再转告底下的人便是了。”
兕子笑着用后脑勺蹭了蹭松萝衣襟:“这不是太仆寺下牧场改制,时间紧,任务重嘛。咱们帮着他们,等长白猪都转交过去了,庄子上事务也能松快下来。”
宋管事,连同公主府属官都因此忙活了大半年。她的人她自然疼惜,想要快些甩手给阿耶了。
再者说,推广长白猪的附加任务完成了,还有足足八千的生命值积分等着她呢。
说不心急都是假的。
小女娘收拾妥帖,已是饥肠辘辘了。
她再顾不得多说什么,扑向一桌美食,大快朵颐起来。
松萝在旁服侍着,偶尔舀米盛汤,只觉得她家公主吃相真好看,最难得的是,还能叫人看得生出食欲。
难怪皇后娘娘每次同公主用膳,总能胃口好一些呢。
吃饱喝足,兕子终于有工夫去瞧瞧自己的好感值了。
【叮。】
【宿主当前朝臣好感值:6203点。】
【已经达到兑换杂交水稻稻种的标准,请问宿主,是否立即进行兑换?】
兕子早就对这个亩产至少两千斤的稻子好奇了,哪里还按捺得住,当即选择了兑换。
在这个麸皮都能充一餐饭的食物匮乏时代,想吃一碗白花花的大米饭,对百姓来说,实在是太大的奢望了。
兕子的愿望,就是先叫大唐百姓都能吃饱饭;
然后,再吃得起这一碗大米饭。
【杂交水稻,是后世平行世界中的一项伟大创举。在二十世纪的□□期,粮食减产,饥饱成为最大的问题,华夏就此将目光从红薯、西瓜转向了水稻。】
【1973年,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首次将三系杂交水稻育成,达到亩产500公斤以上;】
【此后数十年间,杂交水稻一路培育为超级杂交水稻,亩产越过1000公斤大关。】
【向宿主介绍这些,是为了提醒您,杂交水稻是袁隆平和一代研究员的毕生心血。它不光难在培育,每年留种也有其难度。】
兕子:“…………”
这么重要的事情你不早早说明?如今都兑换了才说半句藏半句的。
小女娘黑着一张脸,勒令系统赶紧讲清楚。
【留种方法有二:一是将杂交水稻的雄系不育系与高产优质种结合,得到杂交种子保存;二是挑选出高产优质的杂交种与本土高产优质稻种,杂交,获取新稻种。】
【稻种一般可保存一到两年,也就是说,每隔两年,宿主都得重复留种的事务。】
【在留种流程中,万界庄园仅可为您提供书面指导。具体事务,还需要宿主在大唐寻找通稻田事务的人才,来辅助留种平稳进行。】
兕子听得晕头转向,终于弄明白了。
也就是说,她这次花了六千好感值兑换来的杂交水稻种子,只能享受一次。
赶在水稻丰收之前,她若不能找到擅长此道的人才,设法留种,这丰收之喜就完全化为了过眼烟云。
想要再种,就又得花费六千好感值……
哪有那么容易再薅一次六千呢。
兕子难得老气横秋地叹息一声。这就是只此一次的机会,她必得握住了才行。
值得庆幸的是,距离水稻播种期还有好些日子。
如今是十四年秋,最晚可在十五年小满前后,雨水充盈的时节种下水稻。
这一来二去,便有半年时间给她寻人。
兕子估摸了片刻,还是觉着不放心,索性起身去寻李二陛下。
请阿耶帮忙,广搜江南擅长种稻的人才,就能最快地组建出一支种稻队伍来。
她才不要自己猫着,瞎废苦力呢。
……
贞观十四年的年末,长安城初雪骤降,街市都冷清许多。
立正殿内,火墙烧得正暖。
长孙皇后与李二陛下对面而坐,正比划着手中的针线,打算为女儿们再制一些保暖的物件。
李世民酸唧唧道:“去年,新城得了副手套,兕子顶着个新小帽儿,城阳和长乐各有一双绒毛的兔儿鞋。就连几个小子都混到一双鞋垫呢,只朕什么都没有。”
长孙皇后掩唇笑道:“多大的人了,还爱跟孩子们争。怎么不提从前在秦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