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耶耶李世民种田开挂: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为耶耶李世民种田开挂》 30-40(第12/16页)

?”

    兕子扁扁嘴:“老房上课严苛,不如平日那么好相处,耶耶又不是不知道。”

    李二陛下闻言哈哈大笑,拍了拍闺女的脑壳:“放心吧。便是不论緤花的产量,单单纺纱机与织布机的改进,便已经足以叫满朝文武都夸赞你一回了。”

    “阿耶这回,就光明正大地下诏书赏赐你……加食邑至四百户,再在长乐公主府边上为你择地开一座公主府,以作外出居所,如何?”

    这话来的太过突然,叫兕子和长孙皇后都有些吃惊。

    本朝一向依据礼制办事,公主食封三百户,长公主再加三百户,从无例外。

    昔年,就连长乐嫁娶婚仪的礼仪,都没能越过永嘉长公主去。怎么忽然之间,陛下就要叫兕子高出一众公主的规格呢?

    再说公主府。兕子如今不过八岁,还不到越过城阳、高阳择驸马的年纪,陛下早早为她修葺府邸,难道是为了公主府内的官署和府卫队?

    长孙皇后微微蹙眉,摇了摇头。

    大唐虽出过一位参政的平阳昭公主,死后还以军礼军乐下葬,极尽荣耀。可长孙皇后却知晓,平阳身后亦有无数独自吞下的血与泪,苦与痛。即便她走了这许多年,驸马柴绍每年到了忌日前后,依旧悲痛不已。

    作为阿娘,她不希望兕子要走的是那样一条荆棘路。

    想来,陛下也该如是。

    第38章 38 你们仨碰瓷呢!

    金风送爽, 又到一年秋猎时候。

    李二陛下决意带着皇室子弟和朝臣们前往白鹿原好好放松一番,并在归来之后,再为兕子颁诏论功行赏。

    当阿耶的, 也算是未雨绸缪吧。

    这二年, 兕子在农田事务上屡见佳绩,只靠糊弄是瞒不过朝野那帮聪明人的。储君之争并未真正平息,兕子又与承乾一母同胞, 兄妹真情,想要更好地保护她免入泥沼, 就得叫她拥有与之相匹的力量。

    思来想去, 李二陛下决意先手一步, 通过公主府转圜, 破例一点点放权。

    帝王的如意算盘打得都挺好, 只可惜, 秋猎中途还是出了些意外。

    许是因为提议赋税改制的狂言,太子殿下秋猎中途再度遇险, 与众人失散了整整五个时辰。白鹿原一带是野猎区域, 地势东高西低,整体形成一个黄土台塬, 而中心则被一条横亘东西的荆峪沟分割开, 沟内山泉流水, 时缓时急, 是秋冬时候野兽最喜欢藏匿的地点。

    而据跟散了的军府守卫说, 太子殿下便是失踪在了荆峪沟附近。

    李二陛下盛怒之下,再度想起了太上皇从前提醒过他的话。

    东宫治下军府自成“十率”,原先在李建成手里时,十率府兵也称得上能与中央禁军相提并论。而今呢, 就在这巴掌大的眼皮子底下戍卫太子安危,竟能将人跟丢了?果真是病猫都不如,丢人现眼!

    李二陛下恼归恼,心里也清楚其中因果。

    他这些年苦心经营,已经从南衙禁军中完全抽调出左右屯营飞骑,就设在玄武门外,以各将军分别统管。在这之上,他又打算从中分离出精于骑射,勇猛健硕的“百骑”军团来初步组成北衙军。

    这样一支由帝王直接统领的高级戍卫军,来得不算容易。

    东宫十率便是因此而受到了压制。

    帝王收敛心神,火速命禁军全力去寻太子殿下,不计一切代价,先要将人好好带回来。

    李承乾掉落荆峪沟底,一路被那些酸枣刺拦着,才算是没什么大碍的落了地。

    沟底的光线昏暗,唯有潺潺流水声不绝于耳。

    李承乾检查过全身各处的小伤口,确认都只是些枣刺刮伤之后,便拄着长弓宝剑起身,向水源声摸索行去。

    若有人寻来,沿河行走是最容易被发现的。

    天色渐暗,沟底野兽出没之际,终于有一小只禁卫队找到了太子的踪迹。

    李二陛下在营帐内等候许久,看到承乾一身衣袍沾染鲜血,大腿隐隐还有暗红不断向外渗透时,一双眼登时红了大半。

    他匆忙上前,亲手扶着嫡长子坐在大帐内的御座之上,冷着声就要宣太医。

    李承乾被按在御座上动弹不得,只好虚弱拱手笑着:“阿耶,儿臣有很重要的事,要与您说。”

    李二陛下知晓,承乾这孩子除过刚患腿疾那会儿,行事都极有分寸。索性挥挥手叫人退下,又担忧道:“什么事这么急?不能等太医瞧过了你的伤之后再说。”

    李承乾脸色苍白,咬牙站起身,在李二陛下面前独自平稳地走了一小圈:“如阿耶所见,儿臣的腿疾,似是大好了。”

    不等李世民回神大喜,承乾又压低声音,肃声道:“另外,儿臣此番坠入荆峪沟,并非意外,而是被人混乱中推了一把。”

    ……

    储君之争,是权位之争,有时候并非皇室子一力所能避免的。

    李世民心中门儿清,承乾此番赋税改制还是过于心急,提的莽撞了些,外加东宫嫡长子才出生,位子坐得愈发稳了,那些被触犯利益的人可不得急眼。

    帝王当机立断,回宫次日便严惩了当前护卫东宫的十率军府人马,并以太子安危为由,将玄武门左右屯营调出一批精锐,直入东宫,掌十率军府,直接向太子负责。除此之外,李二陛下还捎带着将“百骑”也悄悄建起来了。

    一时之间,朝堂上吵成了西市菜场。

    李二陛下听着臣子们唇枪舌剑,你来我往的对辩,倒是瞧不出有什么情绪起伏。他只等着这些人发表完各自的意见后,才从御座上甩了甩袖,唠家常一般知会臣子们:

    “东宫嫡长子降生,乃是国之大喜。按着礼制,朕除过扶持太子之外,便只有悉心培养太孙一条路,才能不使兄弟反目,稳固国之安定,也能叫诸爱卿一颗忠心落定,再无左右飘摇为难呐。”

    这话意思就很明显了。

    即便太子没了,朕也不会打破礼制传位给他的兄弟。你们趁早死了这条心吧!

    这还是陛下头一次在满朝文武面前如此坚定自己的立场。

    众人面面相觑,竟无人敢再言语。

    ……

    有储君的事情在前打头阵,兕子破例加食邑、开设公主府,就显得不是那么出格了。

    晋阳公主有奇功在身,于万民更有数不尽的诸般恩德。

    先不论近日才传颂开的緤花纺织技术,就说从前唐军饱食大胜,战马脾胃调和,灾民渡过水旱天灾大丰收,陇右屯兵再不必饿着肚子戍守边陲……这一桩桩,一件件,可都离不开晋阳公主在南山的作为。

    公主年幼,一心系于耕种之事,可他们这帮人心明眼亮,绝不能也把这些只当做寻

    常农人的稼穑。

    晋阳公主之功,于大唐千秋万代,益处良多;

    更重要的是,她不像昔年的平阳昭公主手握兵权,在军中威望极高,令人难免担忧。只是一心农事,不理政务的话,陛下想要破例给些荣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