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摆烂日常: 80-9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庶女摆烂日常》 80-90(第5/39页)

绾问:“陆安荀,你打算上哪弄一百万石粮去?”

    陆安荀迷糊着说:“目前只有把握筹五十万石。”

    “那剩下的五十万石呢?”

    “剩下的.”陆安荀困顿,翻身过来将人抱住:“夜深了,先睡吧。”

    见他如此,苏绾清楚,剩下的恐怕陆安荀也没有法子。

    兴许朝廷也明白燕山府能征用的米粮只有五十万石,而大军作战却需要一百万石,分明是将这个大难题全丢给了陆安荀了。

    难怪要把他从抚州派过来,朝廷那帮王八蛋!.

    次日,苏绾醒来时,陆安荀已经离开了。

    “他去哪了?”苏绾问。

    小厮道:“早上祁大人来客栈寻咱们大人谈事,也不知他们谈的什么,没多久两人就一同出门了。”

    苏绾洗漱完正在用早膳:“你说的祁大人可是从京城来的那位刑狱司大人?”

    “正是正是。”

    苏绾狐疑,昨晚追陆安荀追到客栈时,就听小厮说陆安荀去了瓦子,于是她又赶去瓦子。可到了瓦子酒楼后,不料在那遇到祁渊和襄王。

    陆安荀说他是第一次见襄王,但她看着怎么不像呢?

    她又想起此前在抚州问陆安荀是否主动求的差事,彼时陆安荀坚决否认。可现在看来,这里头绝对有猫腻。

    陆安荀或许暗中跟襄王接触过了。

    这个想法一冒出来,苏绾自己吓得大跳。

    陆安荀这是.站队襄王了?

    可即便她再不知朝堂局势,也清楚这个襄王非嫡非长,且京城还有二皇子虎视眈眈。眼下陆安荀随襄王来了燕山府,这步棋走得实在险。

    其他不说,就说这剩余的五十万石粮,若是凑不齐误了战事。不仅襄王受罚,恐怕连陆安荀都得丢命。

    想通这些,苏绾真的要被陆安荀气死了,他不声不响就做这么大个决定。

    用过膳后,苏绾在屋子里等了会,没见陆安荀回来,索性换了身男装去楼下大堂。

    她要了壶茶,边吃边等。

    池州是南北通行的枢纽,往来商客繁多,这座客栈的生意也极好。这会儿堂内几乎坐满了人,汇集天南地北的商客,谈论四面八方的买卖。

    也不知过了多久,有人急急忙忙跑进来:“陈当家,你现在快去衙门,你手下的商队出事了。”

    一个叫陈当家的忙站起来:“出什么事了?”

    “你今早运送出城的米粮全被官府扣押了。”

    话落,堂内顿时喧闹起来。

    “为何扣押米粮?”

    “小兄弟你快说清楚,我等也是运粮的商队,正经过池州歇脚。”

    “哎呀,你们何时到的?”

    “昨夜到的。”

    “那完了,估计被官府扣押了。”

    “你倒是说清楚啊,官府为何扣押?”

    “我也说得不甚明白,听说是东京城来的钦差查燕山府的田地案。所有过路米粮都得扣押,待查清楚没问题才放行。”

    “可我们只是商队啊,官府要查只管抓犯事的就是,与我们何干?为何要扣押我们的东西?”

    “唉,话不是这么说,你想想你运的是谁人的粮?”

    这么一问,那人不说话了,忙立即跑出客栈。他一跑,其他人也陆陆续续地跑出去。

    “咱们快去打听打听,万一咱们的也被扣可就麻烦了。”

    是以,不过片刻堂内就空了大半。

    苏绾坐了会,起身:“云苓,走,我们也去看看。”

    她顺着路人指引,来到府衙门外。

    门外贴着告示,上头写的内容跟此前那人说的大致不差。意思是钦差来查燕山府的田地,凡是可疑的商队皆扣押起来。

    而池州来往商队众多,从燕山府往南多数周转于此。是以政令一出,才一个上午就扣押了十数个商队。

    “现在全城戒严,禁军把守着呢,想走也走不了。”有人说。

    “那怎么办?”

    “能怎么办?等官府查呗,若你们的货是干净的自然放你们走。”

    “没其他法子了吗?”

    “还能有什么法子?”

    “钦差是哪个?”那人问。

    “你莫不是想贿赂钦差,可千万别这么做。你是不知,刚才就有人贿赂过,结果钦差把那人给抓起来了。”

    嘶——

    周遭抽气阵阵。

    “看来只能等官府查了,只不过官府到底是怎么个查法?得等多久?”

    “我哪里清楚,但听说先查田地,再查过往缴税情况。若是不够得补缴,若是欠税严重的不仅要补,还得连本带利罚。”

    众人一听,皆沉默了。

    他们都清楚手上运送的粮是怎么回事,燕山府的这些人哪里经得住查?一查一个准。恐怕,这批粮短时日内是要不回来了。

    苏绾听了会,也基本了解了情况。没想到陆安荀动作还挺快,昨晚才商谈好,今天就开始各处执行。

    她转身:“走吧,回客栈。”.

    陆安荀下令扣押燕山府所有运粮商队,这事闹得颇为轰动,不止池州,连其他地方也听了消息,众人议论纷纷。

    “他这是以扣押之名行强盗之举。”

    被扣押的乡绅们联合起来紧急商讨对策。

    “谁不知道?他陆安荀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你能拿他怎么办?”

    “他是朝廷派来的粮官,主要负责征粮。然而征粮官却干起了查案的事,偏他还真有这个权利。”

    陆安荀是皇上亲封的江南东、西路和燕山府的转运使,掌赋税、军储、纠察等一切事宜,就连当地知府也无以干涉。

    须臾,有人叹气:“我看还是算了,不然真等他查起来,到时候扣押的说不准还不够补税。”

    在座的人各自手上有多少田,这些田是怎么来的。这么多年在燕山府缴了多少粮税,欠了多少粮税,心里皆有目数。他们经不住查,查起来保不齐连手上的田都得掏出去。

    得不偿失。

    有人暗道倒霉:“朝廷怎么派这么个人来?跟土匪似的。”

    “可不就是土匪,偏他还巧立名目冠冕堂皇,我们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这些粮扣在他那我实在不甘心啊,那可是白花花的银子。”

    “说的像谁甘心似的。”

    空气安静了会,有人问:“能否在朝中找人通融通融?”

    “找谁?陆安荀可是朝中三品重臣,还能有谁可左右他之意?”

    “不必左右,只需在扣押的数目上稍微通融就是。木强则折,物极必反,想必他陆安荀懂这个道理。在燕山府地界,做得太绝就不怕横死异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