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摆烂日常: 25. 第 25 章 我跟百里言玉哪个好看?……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庶女摆烂日常》 25. 第 25 章 我跟百里言玉哪个好看?……(第2/3页)

什么都不知道,待过些日你就清楚了。津阳县虽说是个县城,可百姓们多以打渔为生,能收的税少之又少。若说田税,那就更少了,收不上税,哪有月奉,还不够养家糊口的啊。”

    苏绾道:“我们入城时见城外不少农田,怎么就收不上税?”

    “陆姑娘有所不知,那些田可不是百姓的。”

    “那是谁的?”

    “是......”主簿突然停下来,干笑了两下,然后道:“我怎么跟你们小姑娘聊这些?我还有事向县令大人禀报啊。”

    说完,他起身,去屋檐下等陆安荀。见陆安荀忙许久也没结束,又悻悻离去。

    过了会,陆安荀忙完,从屋顶跳下来。

    他问苏绾:“你跟他说什么了?”

    “我问他县衙为何如此破败,他说没人管,也没钱修。我又问津阳县有税收怎么会没钱?他却说百姓多以打渔为生,且农田不归百姓所有,根本没税。这人跟我打马虎眼,实在太狡猾了。”

    陆安荀笑了笑:“他说的是真的。”

    “你知道?”

    “早有所料。”陆安荀走到盆边洗手:“我此前跟你说津阳贼匪不一定是贼匪,能让官府都不敢管的,恐怕还是当地的豪强。此地贼匪能猖狂多年,说明豪强盘踞稳固,农田、商贸皆在他们手中。所以他说收不上税也没错。”

    “陆安荀,”苏绾突然觉得这烂摊子有点大:“你打算怎么办?”

    “什么怎么办?先把县衙修好,我好歹是县老爷,住的地方破破烂烂,以后出去跟贼匪对抗多没气势。”

    “......”

    .

    直到傍晚,日落黄昏,县衙才收拾妥当。

    津阳县地广人稀,县衙也建得宽广,总共三进的院子,从角门到正院再到后院,加起来大大小小数十间屋子。漏雨的瓦片全部换新,杂草也全部除尽,勉强住得下人。

    百里言玉端着碗苏绾刚做的酸梅饮子,玉树临风地站在游廊下嘲笑陆安荀。

    “真是令我大开眼界,原来中原人做官,还得自己动手收拾屋子。”

    陆安荀不想理他,背过身跟对面一帮人说话。

    对面坐着的都是今日新来报道的衙役,领头的是县尉卫峰。

    “你是本地人?”陆安荀问。

    卫峰摇头:“不是,我本是怀州人,随上任县令来这领了份差事,后来家中遭大水,村子没了,我就没再回去。”

    “你家中还有什么人?”

    “没人。”

    “你在津阳县可成家?”

    “没。”卫峰继续摇头。

    陆安荀沉默片刻,又问:“你对津阳县了解多少?”

    “津阳县一千一百户,几乎六成居住在岛上。县学有两座,只不过多是富裕人家子弟......”

    陆安荀道:“你知道我并不想听这些。”

    卫峰停下来,面色些许窘促。

    “行,”陆安荀起身:“等你想好了再告诉我,但我得先说清楚,若你想跟我混就得服从我。”

    “大、大人。”卫峰喊住他,犹豫了会,说:“是主簿不让我说。”

    “那你听他的还是听我的?”

    卫峰迟疑,随后道:“下官来津阳就是想干一番事业,上任县令没到两年就走了,大人您会在这干多久?”

    “不好说,”陆安荀道:“什么时候津阳县安定了,就什么时候走。”

    卫峰笑起来:“那下官听您的。”

    .

    没多久,厨子朱茂将晚膳做好。

    县衙大堂里摆了五桌席面,满满当当坐了人。除了陆安荀带来的人,还有百里言玉的商队,以及跟随卫峰来的十几名衙役。

    食材都是苏绾从当地现买的,所幸朱茂曾做过酒楼的厨子,干活利索。五桌席,近四五十号人的晚膳,他一个下午就做好了。

    夕阳已落入地平线,映照得墙垣通红。

    席上无酒,众人以酸梅饮子代酒,贺陆安荀新官上任。

    就这么地,津阳县县衙正式开张了。

    .

    新县令上任,要做的事情可不少。拜庙上香入乡随俗,清仓库、巡监狱,察城防、对簿点卯等等,都是官场惯例不能少。

    陆安荀忙了两日后,县衙主簿又露面了。

    他委婉提示:“县令大人,还有一样您没做啊。”

    “哪样?”陆安荀正在写告示。

    “呃......咱们津阳县有几位德高望重的乡绅,您初来乍到,还是携礼上门拜访为好。”

    陆安荀扭头:“你刚才说什么?携礼上门拜访?”

    “正是。”主簿道:“与乡绅交好,往后办事也顺利,这可是官场心照不宣的事。大人许是头一回当官不懂这些,下官帮着提点提点。”

    陆安荀笑了笑:“我乃津阳县父母官,他们不携礼来拜访我,倒让我携礼上门,这话说得有趣。”

    主簿神色不变,暗觉此人是个愣头青不通世故,估计这官没当两年就得卷铺盖走人。

    是以,接下来态度便没那么恭敬了。

    “大人此言差矣,为官之道当看清局势,不然......”

    陆安荀停笔:“你在教我做官?”

    主簿一顿,忙摆手道:“下官不敢,下官只是为大人着想。兴许大人来津阳县时就曾听说过一些事,下官只是不愿大人重蹈覆辙。”

    嘿!居然威胁他!

    陆安荀直言:“这些话不必你说我也清楚,但实话告诉你,我陆安荀来这做官就没打算这么快回去,我朝中有人,我怕谁?”

    一听这句“朝中有人”,主簿淡定的神色变了变,不再说什么,慌忙出了县衙。

    等人一走,苏绾走出来:“陆安荀,你瞎胡吹什么呢。”

    “吓他的。”陆安荀道:“等明日我再跟他说宫中有人。”

    苏绾噗呲笑出声:“他一个小小主簿,你唬他做什么?”

    “我不是唬他,我唬的是他背后之人。”

    “背后之人?”

    陆安荀将写好的告示吹干,交给丁三,吩咐:“把这些在县城各处张贴,要张贴在显眼之处。告诉百姓,从今日起,凡是有冤皆可来县衙诉状。”

    “是。”丁三人高马大,走路都要震三震,揣着一捧告示上街去了。

    做完这些,陆安荀转身对苏绾道:“既然津阳县收不到税,他为何还乐忠当这个主簿?其实他当的不是主簿,而是乡绅的眼睛。我先唬唬他们,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好方便我行事。”

    苏绾见他一脸坏笑,就知道他接下来要干票大的了。

    果然,陆安荀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还有两把没烧,这第一把就该轮到贼匪了。”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