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完美耿贵妃》 80-90(第18/25页)
是谁都能做的,他亲爹,也是到了五十多才做了巡抚的。可这会儿,年羹尧也才三十岁。
去年呢,斡伟生番罗都等掠夺宁番卫,也就是四川发生兵变,皇上命年羹尧平乱,也就是此次,立下大功。
人回来是接受康熙奖赏的,如此人才,又是回来领功受赏,就是年氏,也得了胤禛允许,回了年家一趟。
“尚且未恭喜年妹妹呢。”耿文华就笑着说到,因着年羹尧的事儿,之前福晋训斥年氏的事儿也被轻拿轻放了,也就是训斥了一声,连个处罚,像是禁足,取消月例之类的,都没有。
后院女人嘛,这地位,一是看男人宠爱,二是看娘家地位。
年氏……两者都有。她觉得,胤禛还是很喜欢年氏的,他素来是个有节制的人,但年氏那边,三五天总要去一次的。
整个后院,也就耿文华这里,能和年氏稍微抗衡一下了。但耿文华靠的是什么呢?一个是五阿哥和小格格,一个也是她那些,奇思妙想。
“不算什么大事儿,不值当贺。”她哥哥立功出政绩,这都是常事儿了,年氏笑着说到,左右看看:“怎么不见小格格呢?”
第88章 第 88 章 这不是有王爷吗?
“天儿冷, 带着她出门怕吃了冷风。”耿文华笑着说到,示意了一下:“年妹妹可要尝一尝?”
“不了,我怕上火。”年氏赶紧摆手,但顿了顿, 还是落座:“耿姐姐, 我听说, 王爷给了你一个印刷坊?”
耿文华就吃惊:“哪里听说的?没有的事儿, 我不过是平日里写一些小孩子喜欢听的小故事, 想着印刷了卖几个钱, 王爷知道后, 就给了我一个地址, 让我送过去印刷。若说是王爷将这印刷坊给我了, 那是没有的。”
用是可以用的, 但并不是给了耿文华。
而且吧,耿文华最近是有些犹豫的, 因为她发现, 她那些绘本,不像是她想的那样赚钱。有钱的能买得起书本的,更愿意买四书五经之类的, 对科举有益的, 没钱的……连纸张都买不起, 更不要说买她那绘本了。
但偏偏, 她那绘本,成本还不低。文字是不多, 但是画画不得要钱吗?尤其是那画画,必得要新雕刻版,一本书雕刻好几版, 偏印刷的不多,简直就是拿钱砸出来的印刷。
所以,她也在想,是不是先将这东西给停下来。或者,是不是有更好的,印刷方式。
做生意这种事儿呢,有赚钱的时候,也有赔钱的时候,都很正常。她绝不会因为一个儿童读物不成功,就怀疑自己的赚钱能力。这个生意不成,有许多限制因素,比如印刷技术,印刷材料等等,和她本人能力没有太多相关。
但是这个市场,她并不能放弃。
并不是赚钱多少的事情,而是……这种儿童读物,说是儿童读物,两三岁孩子读的,可实际上,对于民间百姓来说,大约是刚刚好的。这么说吧,大清人口一亿四百万,大约有四百万是读书人,剩下的一亿,别说是读书了,估计连个好听名字都没有。这种人,你若是要开启民智,用什么法子最好?
发四书五经让他们去研读?
儿童读物当然他们也是不会读的,但是这种故事简单,对白简单,逻辑简单的书,是最容易流传的。一个村子,但凡有一个读书人,这种儿童读物就能普及开来。
但一个村子,哪怕是有十个读书人,这四书五经,顶天了也只有十二个人会读。
这就是差别。
开启民智,需得从最简单之处着手。就好像当年建国初期,国家开扫盲班,大家都不识字,那怎么办呢?简化字体,让人能快速的记忆,快速的临摹,快速的学会。
儿童读物,名义上是给五阿哥写的,实际上,是耿文华给所有百姓写的。
写的什么呢?目前来说,是教导五阿哥先学会说谢谢,请,以及让他学会保持安静的。道理很简单,她觉得,该将民间百姓,当成小儿来对待,这才是目前最好的,潜移默化的改变方法。
她并不能,也不敢,去直接养兵马来挑战半封建半奴隶社会儿的君主制度,但她作为从一个中国人,她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大清往历史上记载的方向走。
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现在她撒播了种子,一亿人,哪怕是只有十个人因此得益,也不算她白费功夫。
年氏立马问道:“你都印刷了些什么?可以拿去售卖吗?王爷可是准了?”
耿文华立马就反应过来了 ,印刷坊不是大事儿,年氏主要的目的,就是这个印刷售卖的问题了。当年因着太皇太后的事儿,顺治登基之后,就特意在后宫和前宫之间,树立了牌子,写着后宫不得干政几个字。
人家呢,是母子两个斗气。
但是那话怎么说来着,上有所好,下有所效。于是,从朝堂上到民间,妇人就多了一层约束。原本明朝时候,因着各种朝廷律法,还有程朱理学这些,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就低的很。可满人不同,满人入关之前,女性的地位虽然也不高,但至少,管理部落之类的事情,也还是能插手的,甚至你有能力,分男人一半权利都行。
可满人入关,却是少数人统治多数人,这代表什么呢?代表满人并不能一下子就驯服汉人,于是就有了嘉定十日,屠尽扬州之类大的事情。
人是杀不完的,满人入关也不是单纯只为了杀人,人杀了,江山还是得要的。一边是被杀的差不多,剩下的吓怕了汉人,一边是人数少,急需调整政策稳定江山的人。于是,两边就互相妥协。
满人下剃发令,汉人主张礼仪——满人入关之前,对汉学礼仪,确实是不算很精通的。
毕竟满人人少,再者治理江山也需要很多汉人官员,于是这个礼,就不得不学了。
两相结合,宫里不许女人干政,外面就不许女人议论正事儿,民间就不许女人抛头露面,一层层往下推,一层层往下压。到如今,女人别说是议论朝事了,就是写本书印刷出版,那都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年氏来问耿文华这些话,自然不是想和耿文华讨论什么女人的地位这类的事情的。她是才女,素有才名,胤禛原本呢,也喜欢听她吟诗。
但这两年,胤禛忙的很,就少有时间弄这些风花雪月的事儿了。有这个空,他还不如去看看耿文华今儿有没有新点子,做没做什么好吃的。
于是年氏就开始有些惶恐,深觉得,胤禛对她,不如当年她刚入府时候了。
她的优势在于哪儿?在于这才名上,既然耿文华都可以印刷书本售卖,那她,是不是也能将自己的诗集整理一番呢?就算是不整理自己的,那王爷的,皇上的,总能翻找出来一些吧?
“我不过是弄些小孩子玩意儿,王爷知情,不过,我也打算停下来这事儿了。”耿文华不知道年氏心里所想,只有些不好意思的笑道:“小孩子看的,简单的很,年妹妹若是感兴趣,回头我送年妹妹几本书。”
不等年氏说什么,耿文华就叹气:“我原先是有个计划的……年妹妹可知道我那布偶铺子?我原想着将书本和这些结合起来的,却没想到,这生意竟是不好做。”
所以,你年氏有什么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