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除梦师》 26-30(第1/9页)
第26章 山嫁(七)
被迫睡了一觉之后,赵有为总算镇静不少。
他被洛筝踉踉跄跄扶着站起来时,萧月恒跟莫星寒也到了跟前。
萧月恒上下扫他一眼,确认只是有些虚弱之后问:“好点了么?”
赵有为轻轻点了点脑袋,然后深吸一口气说:“村里确实有祭祀习俗,每隔三年会举行一次,那阵子都很热闹……”
木尧村是一座特别偏僻的村庄,明明站在山顶能够眺望城市的灯火阑珊,却遥远飘渺得像是海市蜃楼。
村里人很难有出路,日子也没什么盼头,于是神明这种精神寄托一般的存在便诞生了。
山神,便是木尧村村民们的信仰。
赵有为不清楚村里关于山神的祭拜是因何而起,只知道从他懂事开始,父母就一再强调对山神要抱有崇高的敬意。
可与此同时,村里人对三年一次的祭祀仪式又格外忌讳,小孩子不小心提一句都会被厉声警告。
如果有外人来打听相关消息,有些村民甚至还会大发雷霆将人轰走。
诸如此类的做法,把本就神秘的“山神”渲染得更加扑朔迷离。
赵有为不止一次好奇过,父亲母亲在子时三刻点燃的香,拜的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神?
那些从半夜响到第二日凌晨的锣鼓声,又是在热闹些什么?
为什么祭祀要在夜晚举行?为什么村民不能参与?为什么锣鼓喧天又闭口不提?
种种疑点,都让身处其中的赵有为困惑不已。
所以说有时候人的好奇心还是不要太重,有些事情不如不清楚的好。
赵有为之所以会卷入这个梦,一方面可能是梦官挑中了他,一方面也可能是他清楚了祭祀原委。
“入夜时分,鸦停屋檐。这便代表,这户人家被山神选中了。”赵有为语气缓慢地说道。
洛筝听得云里雾里,到这儿终于忍不住插嘴:“选中来干嘛?”
总不能是成为下一任山神吧?
赵有为唠叨半天才说到重点,也是因为找不到合适的措辞来形容所谓的“祭典”。
于是他干脆沿用萧月恒此前的说法,一字一句道:“被山神选中的人家,家中未婚女将成为山神的新娘,出嫁时日在举行祭祀仪式的当晚。”
“‘新娘’,就是仪式上的祭品。”
“……”
赵有为说完,后院陷入短暂的寂静。
良久,洛筝才从嗓子眼里憋出一句:“祭品……是我解的那种下场吗?”
对于他的问题,赵有为选择了默认。
洛筝没忍住骂了句脏,咬牙切齿道:“这不是杀人吗?!”
是他疯了还是这个世界疯了?
洛筝不敢相信,当今社会居然还存在着这种以活人献祭的祭祀方式?
但事实就摆在眼前,由不得洛筝不信。
之前的猜想一一被证实,萧月恒反倒没觉得轻松。
他静默两秒,问赵有为:”既然祭祀仪式不让村民参与,你又是怎么得知这些内情的?”
一听这话,赵有为的脸色变得更加苍白。
半晌,他才哑着声音说:“因为我看见了。”
事实上,山神祭只有做法的法师、村长、喜婆、迎亲队以及山神选中的那户人家参与。
当天夜里的子时,迎亲队伍会从神台一路来到被选中的村民家中,举行一系列法事后再将新娘送往神台。
至于村子里的其他人,则会在此期间向山神祈愿,直到祭祀仪式结束前都不能随意离开房屋。
如果赵有为的好奇心没那么重,没在那天晚上偷偷出门,也许就不会撞见那场名为“献祭”的谋杀。
就在半个月前,木尧村刚刚举行过三年一轮的山神祭。
赵有为会对这场祭祀产生浓烈的好奇心,是因为上一回也就是三年前的那场祭祀,被选中的人家正是赵家。
当时赵有为只觉得荒谬,他们家根本没有未婚女子,山神选他们家是脑门磕到了么?
但村里人不管别的,祭祀仪式非举行不可。
法师还义正言辞地放下话,说赵家要是不配合,必定会惹怒山神,木尧村必遭大难。
赵光宗顶不住村里的流言蜚语,差点将胡小莲推出去顶了“新娘”的名头。
后来胡小莲似乎是做了些什么,才堪堪躲过这一劫。
听村里人议论,好像是给足了一定金额的香火钱。
可赵有为又不明白了。
既然可以破财消灾,之前那些被选中的未婚姑娘为什么不这么做?
要是她们这么做了,为什么他再没在村子里碰见过她们?
有关山神祭祀的疑点实在太多,赵有为铁了心要去一探究竟。
于是半个月前的祭祀夜,他偷偷从家里溜出去,沿着村里的小道一路绕到了神台附近。
所谓的神台,其实也就是河提上游一处平整地面上的大石块,赵有为小时候还跟好几个小伙伴在上头翻过滚。
而祭祀这天,石台四周被围上一圈红绳,绳上不仅贴着五颜六色的符纸,还悬挂着大小相同的银色铃铛。
神台前则是一张铺着红布的方桌,上面分别摆着两个大红蜡烛以及烧着三炷香的香炉,还有几个白色杯子,杯里盛着什么,赵有为离得太远没看清。
那位负责祭祀仪式的法师就站在桌前,一手挥舞着手杖,一手捏着纸符,嘴里念念有词却根本听不懂说了些什么。
赵有为在灌木丛躲好时,接亲仪式恰好进入尾声。
烛火摇曳,法师的影子拉伸在地面上,随着他夸张的动作不停左右摇摆。
深夜凉风习习,吹得符纸沙沙作响,铃铛的脆响叠着法师碎碎念的咒语,激起赵有为一身的鸡皮疙瘩。
等法师将手杖往地上一杵,跪在神台下方的几个人立刻紧随其后站了起来。
喜婆高声唱了几句词,接亲队伍旋即开始敲锣打鼓,排成一列朝着村庄行去。
队伍并不是很长,除了敲锣吹唢呐打鼓的三个大哥,其余人拢共都不到五人。
赵有为瞧着远去接亲队,心底直纳闷,总觉得少了什么东西……
大概是夜晚太深太静,队伍走了老远,赵有为都还可以清晰听见声儿。
又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久到赵有为差点打盹睡过去,唢呐声才再次由远及近。
赵有为用力闭了闭眼,强迫自己清醒过来,然后他扒住草丛,努力在不暴露自己的情况下将视野拓宽到最广。
终于,迎亲队最前方的红灯笼进入他的视线里。
暗沉夜色下,那些人一身的红色无比突兀,根本看不出半点吉利。
赵有为仔细端详着回来的队伍,总算想起来之前少了的东西是什么——花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